中國要聞

22/07/2024 08:18

雷軍:小米造車因遭美國制裁,堅持不收購不代工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趙嘉駿22日報道》小米(01810)於上周五(19日)於北京舉行新品發布會,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發表年度演講時提到,小米於2021年1月被美國制裁,惹來董事認真討論造車的可能,但雷軍認為造車風險太大,其後組成6人調研小組,70多天內前往逾10個城市,調研85場,面談超200人,當中蔚來(09866)創辦人李斌和小鵬汽車(09868)創辦人何小鵬均力勸他造車。 *智能電動車勢不可擋,目標位列全球前五*   雷軍指出,隨著調研不斷深入,愈來愈感受到智能電動車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所以他在同年3月24號給董事會匯報稱,智能電動汽車大勢所趨,而汽車行業正在和消費電子行業相結合相融合,認為「有必須幹」,但如果不能位列全球前五,小米汽車有可能就活不下去,意味著至少需投資100億美元。他在3月30日正式回覆董事會時指,「如果這件事情小米必須幹,如果大家覺得我合適,為了小米,我願意挺身而出」,又稱他當時只有七字:「雖千萬人 吾往矣」。 *小米汽車曾獲數家創投開價,最終拒絕百億美元估值*   雷軍透露,曾有數家VC(創投公司)向小米汽車開價,估值達100億美元,他坦言對小米汽車獨立上市曾感心動,但深思熟慮後拒絕,因造車需時長且難度很大,需要小米集團的每個人都能毫無保留的支持,全力以赴一起造車才有勝算,最後決定「小米全是自己的,全部整套風險全部自己扛」。 *堅持不收購不代工,三年完成造車屬標準時間*   雷軍強調,小米創業初時屬輕模式,從模式創新開始,初期速度很快,但根基不紮實,後來遇到很多挫折,因此認為再次創業時,決定不走捷徑,不收購不代工,從核心技術做起,「十倍投入認認真真造一輛好車」。  雷軍憶述,去年年底,小米SU7初次亮相後熱度特別高,但其後撲面而來的是各種批評,及漫山遍野的調侃和嘲諷,當時經常被網民質疑「蘋果造車十年都幹不成,憑啥小米三年就能幹成?」。不過他指出,電動車產業已經很成熟,認為三年完成造車屬一個標準時間。 *年初SU7定下7﹒6萬輛銷售目標*   雷軍又透露,集團於今年初為小米SU7定下7﹒6萬輛的銷售目標,形容該目標瘋狂,當時集團沒有退路,只能拼命往前衝。而在發布初期獲得巨大成功,加上在所有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集團於5月發布新交付目標,年底保底交付10萬輛,力爭12萬輛,是刷新行業紀錄的奇蹟。
23/08/2024 19:03

中信資源:CACT被裁定須賠償逾115萬人幣,已提出上訴

  《經濟通通訊社23日專訊》中信資源(01205)公布,就對CA COMMODITY TRADING PTY LTD之法律訴訟,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已對該申索進行再審並作出再審判決,認為並無證據顯示CACT方面有任何欺詐的意圖,因此CACT毋須與德誠及其他被認定有過失的被告對威海所蒙受的損失承擔共同責任。  然而,儘管CACT被裁定不存在欺詐行為,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於再審判決中進一步指出,德誠的欺詐行為不應為CACT帶來利益,裁定CACT須賠償威海所遭受的部分損失。根據再審判決,CACT須向威海支付的款項為CACT向德誠出售該等鋁品的所得款項,及CACT為收購該等鋁品而支付的款項兩者之間的差額,加上應計利息,總額釐定為約115﹒31萬元人民幣。  儘管公司接受再審判決中裁定CACT並無欺詐行為,但CACT仍已尋求中國法律顧問的法律意見,並認為其對要求CACT作出賠償的決定提出上訴具有充分理據。為此,CACT已於2024年8月23日就各再審判決提出其上訴。(hp)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