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陶冬天下
04/02/2022

Omicron在2022年結束疫情?

#Omicron #新冠肺炎 #陽性清零 #陰性清零 #動態清零 #流行病

  美國有一對夫婦,在除夕夜舉辦party,邀請了另外四對夫婦參加。為慎重起見,大家相聚之前各自做了新冠病毒快速測試,結果十個人中有九個呈陽性反應。大家商量的結果是,九位元呈陽性的朋友相聚happy,那位沒有被感染的留在家裡自己吃飯。

 

   這是一個黑色幽默味道極強的故事,笑聲中摻著痛苦、無奈,甚至家庭悲劇。疫情甚麼時候結束?我們甚麼時候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好消息來了,Omicron病毒或許能夠結束新冠疫情。

 

(iStock)

 

  在最近一期柳葉刀裏,有幾篇關於新冠疫情的文章,其中一篇出自華盛頓大學IHME中心主任Chris Murray的文章最引人矚目。Murray受委託為拜登政府做疫情建模,對疫情發展、傳染率、住院率和病死率的預測一直很准,筆者已經跟蹤他兩年了。這是一位久孚盛名、廣受尊敬的疫情專家,他這次大膽預測新冠大流行可能在不久結束,標誌性時間點是2022年3月。根據現在疫情蔓延趨勢,他預測到三月份全世界一半的人口會感染上Omicron。

 

  由於突變,Omicron附著於上呼吸道的能力比之前的變異株強10-30倍,這使得它的傳染性超強。但是它在肺部的繁殖能力卻只有之前變異株的三分之一,這就決定了Omicron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較其它新冠病毒低很多。

 

  病毒的生物本性是求生存、求繁殖、求擴張,殺死寄主對實現這個生物目標不利,所以病毒的演變過程,一般是向傳染性增強,致死率下降的方向發展。新冠病毒的演變,符合生物規律。

 

  Omicron集合了多種變異株的突變,它可以對其它變異株產生保護力,因此幫助人類建立免疫屏障。被Delta病毒感染過的人還可能被Omicron感染,但是被Omicron感染過的極少再被Delta感染。在病毒之間的競爭中,主流病毒會壓縮其他病毒的生存空間,如今美國的新增感染中95%以上是Omicron病毒感染。

 

  從某種意義上講,Omicron是以輕微感染為代價,換取免疫能力,在筆者眼裡這就是天然疫苗,而且是接種速度極快的疫苗,所有國家都可以獲得的疫苗,研發成本和製造成本為零的疫苗。

 

  按照這個邏輯,今年春季發達國家中多數人已經對病毒產生了抗體,於是就可能陸續開放邊境。人類無法對病毒清零,但是可以逐漸築起免疫壁壘,同時大幅改善治療手段。這樣就有可能和病毒共存了。

 

  在人類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思路的抗疫路徑。一種是動態清零,嚴拒病毒於國門之外,一俟發現感染個案便不惜代價窮追猛打。這種思路的代表是中國,中國實現了新冠疫情清零,經濟率先復蘇。迄今為止,中國以及部分亞洲國家在防範和消弭疫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另一種是群體免疫,在公共醫療體系不至於被壓垮的前提下,逐漸讓民眾感染新冠病毒、產生自身抗體、建立社區免疫堡壘。這種思路的代表是英國,英國的「佛系抗疫」在2020年招致感染大爆發,醫療體系癱瘓,政府被迫修改社交距離政策、封城堵路,但是之後英國的抗疫思路仍然是建立在擴大群體免疫基礎上的。

 

  英國的Omicron疫情來得極快,去得也極快。新冠單日感染人數在一月初創下最高紀錄(比Delta疫情的水準幾乎高了一倍)後掉頭急跌,同期死亡人數的上升也比Delta時候緩慢很多。根據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的資料,或是接受了疫苗或是已經受到感染,百分之九十九的英國人體內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抗體超過42ng/ml)。英國政府宣佈取消所有社交距離限制和強制口罩令。

 

  美國不少城市的新增感染、住院率、死亡率的統計資料,與英國的形態吻合,但滯後若干星期。相信美國政府也會在不久將來放寬抗疫措施。照此趨勢,發達國家的確有可能在今年春季逐步開放邊境,跨國出行不再是難於上青天的事情,在經濟活動和生活方式正常化上也許可以邁出重要的一步。

 

  重啟跨國旅行上,中國的進展可能會慢一些,不過估計也會慢慢開啟。國務院最近發佈了「適時啟動入境旅遊促進行動」的技術指南,也在為「健康、安全、有序」地恢復中外人員往來做準備。

 

  其實上述所講的兩種抗疫路徑,都是動態清零,一種是陽性清零,不允許新冠病毒存在,另一種是陰性清零,讓所有人都對病毒產生抗體,開放經濟活動。

 

  陰性清零的一個重大風險是,新冠病毒可能製造出新的、比Omicron更兇狠的變異株出來。病毒變異無時無刻都在發生,新冠病毒變異已知已經有上千種,只是多數變異未必適合人類,也就沒有上到WHO的希臘文名單中。但是風險隨時存在,而且Omicron或許對新病株沒有保護力。

 

  針對新冠病毒,人類建立了五條防線,個人防護、封城堵路、疫苗接種、藥物治療、群體免疫。每條防線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環境下作用不同、效率不同、成本也不同。Omicron的死亡率跌到0.2%以下,略高過流感的平均水準,與甲型流感差不多。當藥物可以提供有效治療的時候,當群體免疫開始提供抗疫堡壘的時候,防疫手段或許需要作一次重新評估。

 

  從經濟學角度看,凡事都有機會成本。極端抗疫措施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不可持續的。新冠疫情期間,殺死經濟的不是病毒,而是人們的恐慌。如何在生命安全、經濟繁榮和生活自由之間作平衡,是決策者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新冠病毒可能長期存在,其性質逐漸從pandemic(大疫情)轉變為epidemic((流行病),我們必須學會與病毒共存,通過疫情管控和特效治療藥物,在公共醫療體系不被擠兌和低病死率的的前提下與病毒共存。疫情什麼時候結束?Omicron也許幫到忙,但並非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是我們的心,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放下我們的恐懼,逐漸恢復我們的正常生活。

 

(本文原載于財富雜誌,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09/01/2023

殺到埋身,點防疫

#防疫 #疫不過三 #Omicron #XBB

  1月8日通關,每日有5萬國內同胞可以來港,亦有5萬港人回內地。時間一久,好歹都會有較多病毒在港浮游,陰人中招機率增。但大家要復常,這個險不能不涉,關鍵是怎涉。

 

  除非有新變種病毒,又或有現於美國盛流行的XBB.1.5病毒由美國入侵香港,不然以在國內或香港已流行的Omicron病毒計,對大家的殺傷力應不大。

 

  外國傳媒一直宣傳國內不再封控就爆疫,這是必然的,但如續封控,又謂你違人權。二十大後,明顯是阿爺衡量經濟與病情,在餓死與病死之間是明顯作出了個選擇,就是不要餓死,但又努力防止病死。這是否不可能達成的矛盾?不是,因為靠的是科學和數據。

 

  1.中國醫史上,是有「疫不過三」的認知,其指大疫在三年之後,是會減退。原因應是已多人染疫,多人有了抗體,疫便再惡不了。2020年疫起,2023是三年了,疫可望退。筆者在11月24日有《疫不過三》文,可參考。

 

  2.老祖宗智慧上有: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完於春分,滅於清明。千百年來,皆如此。

 

  所以,解封了,我們要更加注重個人防護,熬過後面幾個節氣!做好個人防護!要自由,如今有了;不要管,如今也不管了。但也應要戴口罩,少出行,少聚集,勤洗手,多通風!

 

(iStock)

 

  這個老祖宗智慧在今冬疫情中亦見體現到,有在台山和江門辦廠的朋友,其廠疫情於12月16日起犯病。基本上有三分之二工廠染疫,平均休息6天便癒,無一人重病入院。這個例子可能偏小,但對投資者言,這個訊息是重要的,反映今次阿爺是揀對了要放封防之時。

 

  如在2020年新冠原種肆虐時不封,當時的致死率是逾3.4%。

 

  如在2021年Delta變種肆虐時不封,當時的致死率是2%。

 

  今時Omicron的致死率是0.1%至0.01%,在致死率如此低時仍封,則不病死也可能會餓死。

 

  今時解封代價相對較少時,就可能是外資肯來買中港股票的原因,他們著眼的是中國經濟在2023年可望生。

 

  3.但如今時在美國盛流行的XBB.1.5侵港,因為其傳播率可達1:18,而可能的病情未太了解,投資者對此要存戒心(見圖)。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指出,截至2022年12月30日,新冠7天平均每日住院人數為42,140人,較前兩周增加了4.2%。重症7天平均入院人數上升到每天5,125人,比前兩周增加了9%。

 

  美國華裔公共衞生專家丁亮(Eric Liang Feigl Ding)警告,XBB.1.5是至今免疫逃逸及傳播能力最強的變種病毒之一,它比其他病毒傳播快得多,恐怕會引發下一波大規模疫情。

 

  在香港開放控疫後,染病人數應會急增,事實上,在聖誕節之後,是否大家身邊不少朋友已宣布中招呢?但港府新增病例仍每日在2萬宗下,何故?是染疫者真少了?筆者認為是因為Omicron的病情可以較輕,不少染疫者自己閉關,不報政府便是,1月8日多了國內同胞來港後,報染疫的人會否多了,待觀察。

 

  無論是有封控還是無封控,防中招重責,是在個人,不在政府,因條命是你自己的。

 

  近日國內有篇網文,值得大家看看。

 

  上海的數據出來了:

 

  最新感染率為64%,包括2%無症狀者,44%正在陽中,18%已經陽康。

 

  關於陽性患者症狀持續時間,87.5%的患者在8天之內轉陰康復,但也有4.4%的人持續時間長達11天以上。

 

  這次病毒確實不能當普通感冒也不是大號感冒,得的人會有感覺跟平時感冒不一樣,感覺不燒了好像是好了,可是一直說不出來哪裏不對勁?這次病毒不發燒後的康復期比較長,有的人失去嗅覺、味覺、甚至一直餓或是一直不覺得餓,還有的人一直咳黏痰,還有的人一直就睡不醒渾身沒勁,更有的就是走快了或者說話著急了就喘不過氣來;也有人以前吃水果沒問題病後一吃水果就拉肚子等等一系列問題。

 

  這次病毒感染後隱藏著巨大的健康隱患,心肌炎就是其中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

 

  呈陽症狀往往是由一些病毒引起,而這些病毒可以經過呼吸道進入血液循環,再到達心臟。如果這時身體恰好因為疲勞、作息不規律等因素而導致抵抗力下降,就會引起心肌炎。對於陽後出現的這三種症狀,可能是心肌炎,一定要引起重視:

 

  第一,心慌,感覺快好了,但是出現明顯的心慌或是缺氧感覺,心跳特別快每分鐘100次以上。這是由於心肌細胞受損,心功能下降,被迫通過加快心率的方式進行代償。

 

  第二,全身乏力,感覺快好了,但是乏力症狀不緩解,甚至出現了胸間憋氣等症狀。這同樣是由於心肌細胞水腫,導致肺循環瘀血,進而出現胸悶憋氣。

 

  第三,眼前反覆發黑或暈倒,陽後出現莫名其妙的眼前一過性的發黑,甚至昏倒,一定要注意。很可能是心肌炎導致的心肌傳導阻滯引起的,是心臟停跳的前奏。

 

  總而言之,大家如果病毒感染就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繼續讓身體處於疲勞之中。如果出現以上這三種情況,希望大家一定要及時做好防護。另外,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康復過程中千萬別洗澡,洗洗局部就可以了,比如可以洗腳洗臉洗屁屁等。冷飲這個物種應該是我們一生無論大人孩子都不要碰觸到的,至於為甚麼不需要再科普了,不信邪的請隨意!還有就是不要馬上恢復劇烈健身運動,小孩子不要瘋跑或狂騎腳踏車等。很可能平時不覺得有問題的活動,病後不注意就會對身體造成致命的傷害!望大家多保重啊!居安思危警鐘長鳴。重視康復期,大家各自保重!

 

  假如中招了,要留意之後的調理,減少長新冠的可能性。筆者在3月時有文談此,可【按此】參考「中招後遺症和調理」文章。

 

  炒股好,但也要防中招,以免股在股票行,人已在天堂。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