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陶冬天下
03/07/2018

資產種類表現分化 市場走勢美元主導

#貿易戰 #美國 #美股 #美元

  貿易和石油上周牽動著市場的心,歐盟峰會也使歐洲資產大幅波動,資金的風險偏好依然低下,全球股市遭遇歷史上第二大金額的資金淨流出。特朗普政府繼續在單邊主義貿易制裁的路上狂奔,不僅針對中國出口和投資聲言制裁,對其傳統盟國歐日加墨也盲拳胡掄,並威脅退出WTO協議。全球股市繼續狂瀉,不過及至上周四(28日)白宮在對華制裁問題上口風有所緩和,股市收復部分失地。中國央行推出定向降準,不過對中港股市的刺激效果不佳。歐盟領袖經過徹夜溝通,終於在移民問題上達成共識,默克爾內閣避免了崩塌,歐元上揚。歐洲CPI通脹首次觸及央行目標2%,不過核心通脹依然低迷,讓德拉吉暫時無需加速退出;為聯儲所重視的核心PCE六年來首次達到2%,鮑威爾的加息壓力有增無減。不過市場的焦點主要停留在貿易戰上,國債市場對通脹數據反應不明顯,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收報2.85%,十年期與兩年期利差再創新低,德國十年期收報0.31%。委內瑞拉、加拿大原油減產之餘,美國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已經箭在弦上,布蘭特原油價格每桶一度衝上79.7美元。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虛擬貨幣被點名可能成為洗錢工具,或潛在威脅美國大選,虛擬貨幣慘遭集體屠戮,比特幣跌穿6000。

 

  全球風險資產今年開局大利,首個月的股市表現在許多國家都創出十年最佳。然而,接下來的就是苦日子,鮑威爾接任聯儲主席後美國就加快了加息的步伐,市場對此反應強烈,接下來歐洲也準備停止購債計劃,發生變化的貨幣政策對股市債市帶來重大衝擊。特朗普對鋼鋁進口產品實施懲罰性關稅,隨後對中國高科技產品課徵關稅,各國聲言強力反擊,一時間全球貿易秩序遭受破壞,股市暴瀉。委內瑞拉經濟崩盤、中東緊張局勢、沙俄攜手穩定產量、美國恢復對伊朗石油禁運,原油價格大起大落。美國與朝鮮合演了一場鬧喜劇,中東局勢出現多處火頭,地緣政治再次成為市場擔心的源頭。美元大幅升值,資金流入美元區,新興市場貨幣暴跌。2018年的宏觀形勢,是2012年歐債危機以來最複雜的,其多點爆發的特性更極為罕見。這個應驗了筆者去年年中關於波動性上升、風險增高的警告,不過最壞的時間恐怕還沒有過去。

 

  2018年的日曆剛好翻過一半,美國科技股投資者笑得合不上嘴,港股投資者賺了又賠回去了,A股投資者……不談也罷。今年上半年,各大資產種類中美國科技股一騎絕塵,FANGS收益超過平均25%,S&P500也算交得出功課,S&P600小股則表現更佳。另一個出眾的大資產種類是石油。除此之外,多數股債市場表現都不理想,新興市場股債匯市更是哀鴻遍野,這和資金回流美元區有直接的關係。儘管風險驟起,資金去槓桿,黃金卻沒有佔到便宜,黃金的避險功能日漸薄弱。CSI300在各大股市中表現最差,在所有資產種類中最差表現獎就當之無愧地落在比特幣身上。美元匯率,是上半年分析資金流向、把握市場價格的關鍵抓手,這一點應該在下半年也不變。美國增長、美國利率、美國貿易政策、美國地緣政治、美國科技股盈利前景、美國中期大選結果、美國總統的推特,牽動著美國人以及世界錢的心。

 

  本周焦點:貿易糾紛、非農數據和聯儲會議紀要。美國政府預定在7月6日對500億美元中國科技產品徵收進口關稅,中國政府已經警告會同等同量回擊,甚至「數量型」與「品質型」並舉;7月1日美國與歐盟也可能在貿易問題上亮劍。6月非農就業預計增加180K,時薪上衝0.3%(同比2.8%)。聯儲在6月會議上加息25點,並對經濟和就業市場表達了更樂觀的看法,所以市場很想一窺會議的細節,瞭解決策者對長期趨勢的看法(如利率會不會升上中期中性水平),同時知道貨幣當局有沒有涉及貿易糾紛和減稅措施等話題。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16/05/2024

【FOCUS】「川建國」VS「拜振華」,對華加關稅亂鬥

#拜振華 #鋰電池 #半導體 #關稅戰 #電動車 #貿易戰 #中美關係 #中美貿易戰

  加徵關稅的昏招,令拜登和特朗普樂此不疲,似再次應了中國網民關於「川建國」和「拜振華」的調侃。白宮周二(14日)宣布,三年內分階段大幅提高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對象包括鋼鐵鋁、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半導體等。惟此招對本就對美出口微乎其微的電動車、光伏、鋼鋁影響有限,更早已被證明「未傷人先傷己」。

 

進口佔比微乎其微,出拳出在棉花上

 

  艱難拼連任的拜登,正有意對特朗普「東施效顰」。據白宮最新聲明,將對來自中國的180億美元進口商品分三年提高關稅,以回應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保護美國工人和企業。

 

艱難拼連任的拜登,正有意對特朗普「東施效顰」。(AP)


  其中,2024年內,提供電動車關稅從25%至100%,鋼鐵和鋁產品關稅0-7.5%至25%,電動車鋰電池關稅從7.5%至25%,太陽能電池關稅從25%至50%,注射器和針頭關稅從0%至50%,個人防護設備關稅從0-7.5%至25%。

 

  對中國出口「新三樣」的領頭羊電動車,加稅至100%聽起來石破天驚,但事實上,美國去年進口最多的電動車分別來自德國、韓國、墨西哥,總計超177億美元,來自中國的進口僅約3.8億美元。此外,中國造太陽能電池,過去逾十年來基本沒有直接出口美國(主要經東南亞出貨);美國去年自中國進口鋼材、鋁材亦僅分別為59.8萬噸、23萬噸。換言之,拜登出拳如同出在了棉花上。

 

新稅不利抗通脹,中國反應不同2018

 

  拜登此番關稅戰來勢洶洶,但下注顯然仍追不上「狂人」的步伐。因應拜登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稅至100%,3月曾表示對墨西哥製造的中國汽車徵收100%關稅的特朗普,最新將稅率叫價提高至200%,並揚言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至少60%的關稅。

 

美國來自中國的電動車進口去年僅約3.8億美元。(AP)


  不過,回看特朗普2018年挑起的對華關稅戰,實際效果跟預想出入甚大,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去年3月就指,研究顯示,美國進口商承擔了特朗普關稅的「幾乎全部」成本;關稅每增加1%,價格就會上漲約1%。紐約聯儲2019年亦指,2018年的對華關稅令美國家庭平均增加419美元成本,包括額外稅負及效率損失。而全美零售商聯合會最新則稱,「在消費者抗擊通脹的時候,政府最不應做的事情就是對進口產品額外加稅。」

 

  值得一提的是,跟2018年時,中國先後三輪對美國祭出加徵關稅報復,且都以牙還牙式的在同日生效,今次回應暫只停留口頭上的「必然措施」,顯然謹慎得多,大有對「川建國」、「拜振華」政客亂鬥靜觀其變之意。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