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陶冬天下
08/01/2018

全球增長前高後低 美國就業不急未徐

#美國 #就業數據 #稅改

  整個白宮被Wolff的一本書氣得暴跳如雷,半個美國被極端氣候凍得要死,但是這些並沒有影響美國股市上周的心情,S&P500再創新高,道瓊斯攀上25000點關口,全球股市紛紛在2018年第一個星期呈上亮麗的成績單。美國非農就業增加人數回落而工資增長加速,股市升、債市跌,增加風險權重成為市場的主旋律,risk on,melt up(意譯「熔噴」,meltdown熔斷的反義詞)。強勁的經濟數據、到來的稅務改革和加速中的工資增長,將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抬高了6點,利率期貨價格顯示市場認為聯儲在3月份再次加息的可能超過7成。伊朗局勢動盪,觸發資金對石油供應的擔心,布蘭特石油價格一度站在每桶68美元之上,不過未能企穩。加拿大就業數據尤其搶鏡,匯市預計央行升息,加元在上周表現出色,美元指數略降。黃金突破近期牛皮,再升17美元。

 

  美國12月非農就業增加了148K,時薪環比升0.3%。就業增長慢過市場預測中位數190K,時薪上漲符合預期,不過明顯高過上期的0.1%,居民調查結果也不算強,U-6失業率反彈。這是一組略為令人失望的數字,但是在已經達到完全就業的情況下,勞工數據應該說不算差。值得關注的是時薪增加的攀升。一個月的數字,未必已經構成新的趨勢,尤其還包含著去年颶風所帶來的統計失真,不過肯定會讓新一屆公開市場委員會將注意力聚焦在工資通脹上。筆者預計聯儲在今年加息三次,首次應該在今年3月。2019年能否如耶倫班子預言般再加息三次則很難講。

 

  新年伊始,美中歐三大經濟體的PMI數據可圈可點,預示上半年度增長動力仍在上升中,美國減稅和各國商業活動提速正在改善全球經濟前景,也成為支持股市繼續向好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呈前高後低狀。目前的增長強勢來源於過去幾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復甦終於由消費領域蔓延到投資領域,不過流動性擴張已經接近尾聲,美國引導跨國公司將資金搬回國內,更會收縮美元的海外流動性,拉高海外資金成本。特朗普稅改的意義長遠深刻,但是對於美國經濟的短期刺激效果未必有市場想像的那麼大。中國經濟正處在去槓桿時期,嚴厲監管導致流動性回抽,同時經濟重心移向服務業消費,對世界其他地方的拉動效應下降。

 

  本周市場焦點:1)美國聖誕節銷情,這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好的一次12月零售;2)伊朗政局、兩韓冬奧運會談(2015年以來首次接觸)。另外別忘了特爺。

 

  本周記每周六刊出,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09/07/2024

西歐小國的特色:領導人作風親民

#威少看世界 #荷蘭 #呂特 #西歐 #北歐 #瑞典 #帕爾梅 #遇刺 #暗殺 #反移民 #民粹 #美國 #政客 #大國博弈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流傳一段視頻,荷蘭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呂特(Mark Rutte),7月2日卸任後騎單車離開首相府(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19999926129785.html),很多人對此感到意外,國家領導人出門沒有專車接送,而且也沒有警衛貼身保護?這是不是在作秀?但在荷蘭人看來,這一幕並不令人驚奇,因為呂特一向喜歡騎單車返工,並非為塑造親民形象而作秀。首相騎單車上街,與荷蘭特殊的社會環境有關。

 

  在荷蘭,騎單車是全民「集體活動」,從小學生到王室成員,幾乎人人都喜歡騎單車。據媒體報道,1700萬人口的荷蘭有2000多萬輛單車,而且因為荷蘭屬於低地國家,地面平坦,都市設計很照顧騎單車的人,專門設有單車道,旨在減少甚至避免出現單車與機動車爭道的不安全情況,這促進了單車這種環保交通工具的流行。另一方面,荷蘭社會治安比較好,領導人面臨的安全風險較小,因此首相才可能每天騎單車上下班。看這段視頻讓我聯想到一些往事,特別是西歐、北歐踐行「社會福利主義制度」的小國,其社會環境與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存在巨大分別。

 

7月2日卸任的呂特,為荷蘭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AP)

 

社會安全網保障全面,國家領導人作風親民

 

  與荷蘭相似的丹麥、瑞典等國,都有比較全面的社會安全網,人們安居樂業,貧富差距沒有美國、英國、法國那樣懸殊,即使收入較低的人也能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民眾受教育程度較高,守法意識較強,治安相對較好。1985年9月,我曾作為中國新聞代表團的英語繙譯訪問過北歐的芬蘭、丹麥、挪威、瑞典等國,這四個國家都是富裕的小國,民眾安居樂業,其中以瑞典最為典型。我們當時參觀了瑞典的電訊設備製造商愛立信,還獲得瑞典首相帕爾梅(Olof Palme)接見。

 

  在首相辦公室,帕爾梅與代表團成員進行了簡短交談並合影留念,這是我第一次與外國領導人交談,所以事前還有點緊張。但帕爾梅平易近人的作風、溫和的語調,讓我們感覺非常親切,就像是朋友間聊天,於是主客雙方很禮貌地就國際問題交換了看法。帕爾梅當時是國際知名的左翼進步派領導人,他曾公開反對美國發動的越南戰爭和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執政期間,他堅持不結盟政策和瑞典的武裝中立國策,成為國際舞台上備受尊敬的政治領袖。他知識豐富,有法律背景,能講流利的英語和德語。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他辦公室書架上擺了一套微型世界名著,每本書大約與一盒香煙的體積差不多。那套叢書包括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和狄更斯的《雙城記》等許多不朽作品,小巧華麗,裝幀精細,是少見的裝飾品。

 

瑞典前首相帕爾梅在任期間,堅持不結盟政策和武裝中立國策。(AP)

 

  那次訪問,對我認識西方社會很有幫助,比較突出的一點是訪問的國家領導人比較親民。陪同我們的丹麥外交部官員說,有時在街上停車等紅燈,發現旁邊另一輛車的駕車人竟然是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而與帕爾梅首相的交談,則增加了我對西方政治領袖和瑞典國情的了解。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我們那次拜訪之後不到半年(1986年2月28日),帕爾梅就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大街上被人刺殺身亡,我當時曾在內地報紙上發表過一篇悼念文章。瑞典警方懸紅緝拿兇手,但卻徒勞無獲,多年之後仍無足夠證據來確認兇手,並將其繩之以法,這真是一大悲劇。

 

  此事我記在心中很多年,2018年夏天我和家人去北歐旅行時,在斯德哥爾摩特別預訂了瑞典議會大廈有英語導賞的參觀票,以便更深入了解瑞典國情和與帕爾梅遇害相關的情況。在瑞典議會大廈內,有很多議會領導人的雕像,據導賞員林妮婭(Linnea Tolf)介紹,眾多雕像中,只有一位不是國會領導人,那就是已故首相帕爾梅,可見他在瑞典人心中的地位。林妮婭說,上世紀80年代瑞典的治安狀況比現在好,有一天晚上,帕爾梅和夫人去看藝術表演,在演出結束後,他們打算從劇場走回自己家。由於路途不遠,帕爾梅就讓他的隨身警衛早點回家休息,他自己和夫人以散步的速度走回家,類似的情況以往有過多次。但誰也沒料到,這次出了意外。在快走到他家時,有人從背後開槍將他暗殺,帕爾梅被送到附近的醫院時已經身亡;他夫人也受了輕傷,但很快康復。事後警方懸賞緝拿兇手,鎖定多位嫌疑犯,但始終未能抓到並確認真正的兇手,令這起謀殺案成為懸案。2000年3月瑞典檢察官宣布,證據顯示其中一位嫌疑犯最有可能是兇手,但他已經自殺,所以追查兇手的工作宣告結束。換句話說,即是該案至今未能水落石出,因為仍不知道兇手謀殺帕爾梅的確切動機。

 

  在瑞典議會參觀時,我多次詢問相關情況。林妮婭介紹說,在帕爾梅被暗殺後,瑞典修改了相關的法律規定,為保護國家領導人的安全,首相必須住進首相官邸,不可以再像帕爾梅那樣住在自己家中。而現在的首相官邸,就在議會大廈對面,她還指給我們看那座小樓(見下圖)。

 

白色的小樓就是瑞典首相官邸Sager House(圖片由作者提供)

 

  參觀結束時,與導賞員聊天才知道,專門用英語給外國遊客介紹瑞典議會大廈的林妮婭竟然會講很標準的漢語普通話,我問林妮婭是否在中國學習過中文,她回答說曾在南京大學留學。由於瑞典人從小就學習英語,所以大家都可以講英語,但掌握漢語則需要真工夫,林妮婭不一般。

 

歐洲政客打「反移民牌」,民粹主張在歐洲有市場

 

  瑞典和丹麥、荷蘭等歐洲國家一樣,實行高稅收、高福利政策,吸引了很多外國移民。有人將治安環境變差歸咎於外來移民增多,這也是歐洲右翼政客近年人氣飆升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和美國的特朗普一樣,在競選中把反移民主張當作「王牌」來打,吸引了不少選民支持。但是30多年前在帕爾梅遇刺時,瑞典並沒有那麼多外國移民,照樣還是發生了這起慘劇,可見問題並非那麼簡單。然而,普通民眾有時容易被政客的煽動所「忽悠」,我們參觀議會時,配合林妮婭「照看」我們這組外國遊客的議會警察就對我說,帕爾梅時代是個分水嶺,他去世後各方面都變差了,瑞典的社會也變了,人也變了,似乎是對人口組成的變化感到不滿。這位看上去至少50多歲的警察給我的感覺是接受了這種觀點,將社會矛盾歸咎於外來移民。事情雖小,但顯示出反移民的民粹主張在歐洲有市場,所以政客會打出「身份牌」,以分化民眾,爭取選票。

 

林妮婭在做導賞,而旁邊的議會警察對現實很不滿。(圖片由作者提供)

 

小國領導人親民,美國政客常作秀

 

  儘管幾十年來社會出現很多變化,但歐洲一些小國的領導人仍然保持著親民的傳統,這在外國可能是難以想象的。國家領導人不極力表現出自己有高於他人的地位或智慧,不將自己塑造成超越凡人的「神一般存在」,也不把和普通人一樣生活視為「屈尊紆貴」,這有利於他們了解民間疾苦,決策時不會「堅離地」,同時也更容易受到尊重,客觀上更有助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美國政客在競選拉票時經常哄吻選民的小孩,以包裝親民形象;圖為拜登探訪社區。(AP)

 

  相比之下,美國政界領導人最擅長的是用公關手段包裝自己,在公開場合的親民形象往往都是公關團隊造出來的,這與歐洲小國很不一樣。美國政客在競選拉票時經常要抱起選民的小孩,哄一哄,吻一下,尤其是向女性選民拉票時,這種作秀簡直就是指定動作。所以,英語裏有Baby Kisser(親吻嬰兒的人)這個詞,多數字典的簡單解釋就是一個詞:「政客」。這個稱謂說明了政客在美國人眼中的地位,但還應當指出,逢場作戲並不是美國政客的「專利」。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