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Talk Of The Town
17/05/2017

爺嫲指3歲孫是裙腳仔 港媽感委屈 (晴報)

#親子

  部分孩子特別「黐身」,或惹來旁人閒話。有媽媽指3歲兒子病後變得欠安全感,變得「黐身」,被祖父母及其他家長批評他像「裙腳仔」,為此感委屈。社工指幼童病後想多些肯定及安全感,父母需理解這是短暫性,毋須介懷別人的評價。

 

 

  孩子依賴父母也是錯?一名媽媽指兒子讀K1,早前因染病需入院治療近一星期,幾乎每日要打針,變得驚恐。這位媽媽在帖文指︰「老爺奶奶覺得我太著緊個仔,搞到佢變咗裙腳仔。兒子返學要抱佢到學校門口先落地,其他家長就話佢係裙腳仔。」面對他人對兒子的批評,事主覺得很委屈,又認為以「裙腳仔」評價一個3歲小孩並不適合。

 

入院後回家 缺乏安全感

 

  不過,大部分網民都撑事主,直言「3歲又唔係30歲」,不應標籤孩子是「裙腳仔」。有過來人指,其奶奶都批評孫女太「黐身」,但她只會當耳邊風。亦有家長指,孩子在大病後易有陰影,父母要多陪伴也是人之常情。

 

  聖雅各福群會社工梁翠雲指,幼童入院一星期,對他們來說是不好的經驗,回家要慢慢建立安全感。「若家長知悉孩子『黐身』並非常規情況,可向其他人解釋這是過渡期,要多給孩子呵護,毋須對別人的說話太上心。」

 

家長應肯定自己管教方式

 

  梁續指,過去接觸許多早產或身體有缺陷的嬰兒,他們出生後大半年常住院,幼兒階段對母親特別依賴。「譬如媽媽去廁所也會喊,因他們自小體弱多病,情緒方面要多予肯定。」她提醒父母勿因別人評價其育養方法便猶豫不決,「若人家講一句『寵壞晒』,父母對孩子便又抱又放」,孩子更難建立安全感。

 

  東華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李麗梅表示,幼童兩歲後或上幼稚園後,因接觸群體生活,會漸漸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既然媽媽知道兒子的不安是來自入院經驗,只屬短暫性,應循序漸進幫他建立安全感。」她建議家長要清楚及肯定自己的管教方式,不用因別人一兩句說話而變得緊張。面對子女「扭計」時,要了解背後原因,再給予適當回應。

 

 

04/07/2024

3至8歲孩子的社交發展

#理財 #社交發展 #親子 #親子相處 #親子理財

  我們過去接近十年推廣兒童、青少年和親子理財教育,強調親子相處做得好,理財教育也會做得好,兩者的關係很密切。所以未來我們會多點討論親子相處的方法和技巧,特別引用《親子相處的魔法——愉快教養100招》,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林俊斌副教授及張溢明先生合著。

 

  以下內容摘錄自《親子相處的魔法、快樂教養100招》:

 

  我們談談三至八歲孩子的社交發展里程碑。

 

 (Shutterstock)

 

社交篇

 

3 - 4歲孩子的社交發展:

  •    願意和同伴交談,例如說出自己的名字和喜好
  •    能在大人的領導下參與遊戲,並遵守遊戲規則
  •    能主動尋求同伴的協助,願意分享玩具

 

4 - 5歲孩子的社交發展:

  •    能主動安慰和幫助別人,例如「你不要難過了」
  •    能建立特殊的友誼,例如見到某位同伴會特別高興
  •    懂得守規矩,例如在遊戲中接受「小數服從多數」

 

5 - 6歲孩子的社交發展:

  •    願意接受遊戲的勝負結果
  •    能向同伴解釋遊戲的規則,例如「玩遊戲一定要公平、要排隊」
  •    能說出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    能坐好與家人吃飯15分鐘

 

6- 8歲孩子的社交發展:

  •    與同伴比較的傾向變得明顯,例如小明拿到93分,我才拿到83分,我今次表現得不夠好
  •    自我概念變得複雜,明白自己可能在某方面做得較好(例如認知);在另一方面做得較差(例如運動)

 

按:摘錄自【親子相處的魔法、快樂教養100招】

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林俊斌副教授及張溢明先生合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