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威少看世界
17/10/2023

「止跌」的中美關係出現新變數

#大國博弈 #中國 #美國 #中美關係 #外交 #以色列 #巴勒斯坦 #以巴衝突 #哈馬斯

  拜登政府圍堵中國、打壓中國企業的基本對華政策,近期發生微小變化,雖然依舊視中國為競爭對手和潛在威脅,但不再將全面封殺作為目標,轉而要求中國對美國企業進一步開放市場,以便為美國公司爭取到更多利益。這一轉變始於美國財長耶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今年夏天對中國的訪問,而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上周率團訪華則進一步展現了美方的意圖。這一轉變令中美關係暫時擺脫了「螺旋式下降」,若想保持這種短時的穩定,就需要雙方繼續管控分歧,而兩國對於以色列軍隊大規模攻入加沙的不同立場,則是雙邊關係中的一個新變數。

舒默訪華為美企爭取利益 

  按照美國參議院的議事規則,多數黨領袖等於是參議院議長,掌握著參議院的權力和資源,能夠左右參議院的議事日程,而身為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只在個別情況下參與參議院事務。舒默是紐約州選出的參議員,與華爾街關係密切;訪華團成員克雷波(Mike Crapo)是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兩年前共和黨在參議院擁有多數席位時,他是銀行委員會主席。他們當面向中國官員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進一步開放中國的金融服務業市場,顯示出金融界對美國政界的影響力。

  在結束訪華前的記者會上,舒默的開場白像是隔著太平洋向美國商界領導人「匯報工作」。他首先提到他們要求中國向美國企業提供平等競爭機會和公平的營商環境,包括取消對外資的多種限制性措施,如「強迫轉讓技術」、「必須成立合資企業」(後來答問時還提到「合資企業的51/49佔股比例限制」)等等,並點出3個重要領域:半導體、金融服務及航空航天。舒默在答問時強調,「這些會議持續了很長時間,因為我們談得非常具體。這不僅僅是一般性對話,我們要求對所有這些問題採取行動」。從中國官方電視上也可以見到,在與習近平主席見面時,多位參議員都有發言,可見不同利益集團的代表都希望藉此機會提出自己的訴求。

 

習近平與舒默一行會晤了80分鐘,比預期時間多一倍。(AP)


中方接待高規格著眼大局

  中國官方高規格接待舒默一行,體現了北京對改善兩國關係的誠意。在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和商務部長王文濤會晤之外,舒默一行還與習近平會晤了80分鐘,比原來預期的時間多了一倍,而且習近平「很投入」,這一點給舒默留下深刻印象。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也在記者會上說,「我們的討論詳細到4年多來從未有過的程度,我覺得中國領導人為這些會晤做了非常認真的準備」。


  實際上,這次的特殊安排顯示,中方不僅願意解決具體問題,推動雙邊經貿關係恢復常態,同時更重視中美關係的總體走向,著眼於大局。自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之後,美國政客對中國的看法愈來愈負面,新冠疫情期間更是拼命詆毀中國,在國會內已形成一面倒敵視中國的惡劣氛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會對中美正常的經貿交往設置了許多障礙,舒默本人的對華立場也很強硬。這次率團訪華,顯示出他的態度有所改變,北京則透過相關的安排,讓他感受到中方對他的尊重,也令他能夠對美國商界有所交代,同時更希望在這次訪問的基礎上,推動國會對中國的態度出現一點點積極的改變。

中東局勢已構成「節外生枝」

  就在舒默一行訪華期間,出現了哈馬斯攻擊以色列的嚴重事件。舒默是生長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猶太裔,他對「中國官方最初的聲明沒有譴責傷害平民生命」感到很失望,並向中方表達了這一點。在記者會上,他對中方後來發布新的聲明予以糾正感到滿意。舒默一行隨後改變了先後出訪中、韓、日的日程,離開中國後迅速趕回美國。他很快就帶領另一個參議員代表團前往以色列,展示美國國會對以色列的強力支持。前天(15日)他們在特拉維夫訪問期間還遇到空襲警報,不得不躲入避難所暫避。舒默表示,參議院將與拜登政府合作,盡快通過向以色列提供緊急軍事援助的撥款提案。

 

美國政界支持以色列報復哈馬斯的突襲,而中國則偏向同情巴勒斯坦人。(AP)


  未來一段時間內,以色列對哈馬斯的全面攻擊和中東國家的各種反應,會令世界局勢出現新變化,也會影響中美關係的發展,因為中美兩國對目前局勢採取的立場相距甚遠。美國政界整體上是無條件地支持以色列報復哈馬斯的突然襲擊,而中國的官方立場則偏向同情巴勒斯坦人的艱難處境。王毅在與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通電話時表示,「以色列的行為已經超越自衛範圍,應認真傾聽國際社會和聯合國秘書長的呼籲,停止對加沙民眾的集體懲罰」。除了基本立場上的分歧之外,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等國際場合也可能出現某種對立,而這類「節外生枝」事件有可能對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產生影響,甚至直接影響到一個月後習近平與拜登在APEC會議期間舉行的元首峰會。

 

09/07/2024

西歐小國的特色:領導人作風親民

#威少看世界 #荷蘭 #呂特 #西歐 #北歐 #瑞典 #帕爾梅 #遇刺 #暗殺 #反移民 #民粹 #美國 #政客 #大國博弈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流傳一段視頻,荷蘭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呂特(Mark Rutte),7月2日卸任後騎單車離開首相府(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19999926129785.html),很多人對此感到意外,國家領導人出門沒有專車接送,而且也沒有警衛貼身保護?這是不是在作秀?但在荷蘭人看來,這一幕並不令人驚奇,因為呂特一向喜歡騎單車返工,並非為塑造親民形象而作秀。首相騎單車上街,與荷蘭特殊的社會環境有關。

 

  在荷蘭,騎單車是全民「集體活動」,從小學生到王室成員,幾乎人人都喜歡騎單車。據媒體報道,1700萬人口的荷蘭有2000多萬輛單車,而且因為荷蘭屬於低地國家,地面平坦,都市設計很照顧騎單車的人,專門設有單車道,旨在減少甚至避免出現單車與機動車爭道的不安全情況,這促進了單車這種環保交通工具的流行。另一方面,荷蘭社會治安比較好,領導人面臨的安全風險較小,因此首相才可能每天騎單車上下班。看這段視頻讓我聯想到一些往事,特別是西歐、北歐踐行「社會福利主義制度」的小國,其社會環境與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存在巨大分別。

 

7月2日卸任的呂特,為荷蘭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AP)

 

社會安全網保障全面,國家領導人作風親民

 

  與荷蘭相似的丹麥、瑞典等國,都有比較全面的社會安全網,人們安居樂業,貧富差距沒有美國、英國、法國那樣懸殊,即使收入較低的人也能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民眾受教育程度較高,守法意識較強,治安相對較好。1985年9月,我曾作為中國新聞代表團的英語繙譯訪問過北歐的芬蘭、丹麥、挪威、瑞典等國,這四個國家都是富裕的小國,民眾安居樂業,其中以瑞典最為典型。我們當時參觀了瑞典的電訊設備製造商愛立信,還獲得瑞典首相帕爾梅(Olof Palme)接見。

 

  在首相辦公室,帕爾梅與代表團成員進行了簡短交談並合影留念,這是我第一次與外國領導人交談,所以事前還有點緊張。但帕爾梅平易近人的作風、溫和的語調,讓我們感覺非常親切,就像是朋友間聊天,於是主客雙方很禮貌地就國際問題交換了看法。帕爾梅當時是國際知名的左翼進步派領導人,他曾公開反對美國發動的越南戰爭和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執政期間,他堅持不結盟政策和瑞典的武裝中立國策,成為國際舞台上備受尊敬的政治領袖。他知識豐富,有法律背景,能講流利的英語和德語。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他辦公室書架上擺了一套微型世界名著,每本書大約與一盒香煙的體積差不多。那套叢書包括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和狄更斯的《雙城記》等許多不朽作品,小巧華麗,裝幀精細,是少見的裝飾品。

 

瑞典前首相帕爾梅在任期間,堅持不結盟政策和武裝中立國策。(AP)

 

  那次訪問,對我認識西方社會很有幫助,比較突出的一點是訪問的國家領導人比較親民。陪同我們的丹麥外交部官員說,有時在街上停車等紅燈,發現旁邊另一輛車的駕車人竟然是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而與帕爾梅首相的交談,則增加了我對西方政治領袖和瑞典國情的了解。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我們那次拜訪之後不到半年(1986年2月28日),帕爾梅就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大街上被人刺殺身亡,我當時曾在內地報紙上發表過一篇悼念文章。瑞典警方懸紅緝拿兇手,但卻徒勞無獲,多年之後仍無足夠證據來確認兇手,並將其繩之以法,這真是一大悲劇。

 

  此事我記在心中很多年,2018年夏天我和家人去北歐旅行時,在斯德哥爾摩特別預訂了瑞典議會大廈有英語導賞的參觀票,以便更深入了解瑞典國情和與帕爾梅遇害相關的情況。在瑞典議會大廈內,有很多議會領導人的雕像,據導賞員林妮婭(Linnea Tolf)介紹,眾多雕像中,只有一位不是國會領導人,那就是已故首相帕爾梅,可見他在瑞典人心中的地位。林妮婭說,上世紀80年代瑞典的治安狀況比現在好,有一天晚上,帕爾梅和夫人去看藝術表演,在演出結束後,他們打算從劇場走回自己家。由於路途不遠,帕爾梅就讓他的隨身警衛早點回家休息,他自己和夫人以散步的速度走回家,類似的情況以往有過多次。但誰也沒料到,這次出了意外。在快走到他家時,有人從背後開槍將他暗殺,帕爾梅被送到附近的醫院時已經身亡;他夫人也受了輕傷,但很快康復。事後警方懸賞緝拿兇手,鎖定多位嫌疑犯,但始終未能抓到並確認真正的兇手,令這起謀殺案成為懸案。2000年3月瑞典檢察官宣布,證據顯示其中一位嫌疑犯最有可能是兇手,但他已經自殺,所以追查兇手的工作宣告結束。換句話說,即是該案至今未能水落石出,因為仍不知道兇手謀殺帕爾梅的確切動機。

 

  在瑞典議會參觀時,我多次詢問相關情況。林妮婭介紹說,在帕爾梅被暗殺後,瑞典修改了相關的法律規定,為保護國家領導人的安全,首相必須住進首相官邸,不可以再像帕爾梅那樣住在自己家中。而現在的首相官邸,就在議會大廈對面,她還指給我們看那座小樓(見下圖)。

 

白色的小樓就是瑞典首相官邸Sager House(圖片由作者提供)

 

  參觀結束時,與導賞員聊天才知道,專門用英語給外國遊客介紹瑞典議會大廈的林妮婭竟然會講很標準的漢語普通話,我問林妮婭是否在中國學習過中文,她回答說曾在南京大學留學。由於瑞典人從小就學習英語,所以大家都可以講英語,但掌握漢語則需要真工夫,林妮婭不一般。

 

歐洲政客打「反移民牌」,民粹主張在歐洲有市場

 

  瑞典和丹麥、荷蘭等歐洲國家一樣,實行高稅收、高福利政策,吸引了很多外國移民。有人將治安環境變差歸咎於外來移民增多,這也是歐洲右翼政客近年人氣飆升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和美國的特朗普一樣,在競選中把反移民主張當作「王牌」來打,吸引了不少選民支持。但是30多年前在帕爾梅遇刺時,瑞典並沒有那麼多外國移民,照樣還是發生了這起慘劇,可見問題並非那麼簡單。然而,普通民眾有時容易被政客的煽動所「忽悠」,我們參觀議會時,配合林妮婭「照看」我們這組外國遊客的議會警察就對我說,帕爾梅時代是個分水嶺,他去世後各方面都變差了,瑞典的社會也變了,人也變了,似乎是對人口組成的變化感到不滿。這位看上去至少50多歲的警察給我的感覺是接受了這種觀點,將社會矛盾歸咎於外來移民。事情雖小,但顯示出反移民的民粹主張在歐洲有市場,所以政客會打出「身份牌」,以分化民眾,爭取選票。

 

林妮婭在做導賞,而旁邊的議會警察對現實很不滿。(圖片由作者提供)

 

小國領導人親民,美國政客常作秀

 

  儘管幾十年來社會出現很多變化,但歐洲一些小國的領導人仍然保持著親民的傳統,這在外國可能是難以想象的。國家領導人不極力表現出自己有高於他人的地位或智慧,不將自己塑造成超越凡人的「神一般存在」,也不把和普通人一樣生活視為「屈尊紆貴」,這有利於他們了解民間疾苦,決策時不會「堅離地」,同時也更容易受到尊重,客觀上更有助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美國政客在競選拉票時經常哄吻選民的小孩,以包裝親民形象;圖為拜登探訪社區。(AP)

 

  相比之下,美國政界領導人最擅長的是用公關手段包裝自己,在公開場合的親民形象往往都是公關團隊造出來的,這與歐洲小國很不一樣。美國政客在競選拉票時經常要抱起選民的小孩,哄一哄,吻一下,尤其是向女性選民拉票時,這種作秀簡直就是指定動作。所以,英語裏有Baby Kisser(親吻嬰兒的人)這個詞,多數字典的簡單解釋就是一個詞:「政客」。這個稱謂說明了政客在美國人眼中的地位,但還應當指出,逢場作戲並不是美國政客的「專利」。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