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威少看世界
07/06/2022

拜登拒降關稅,意在中美脫勾

#貿易戰 #大國博弈 #中美關係 #關稅 #供應鏈



  通脹升溫令美國很多家庭感受到經濟上的壓力,拜登總統的民意支持度也不斷下降,而壓抑通脹並減輕美國普通人生活負擔的一項有效措施,就是取消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因為美國家庭的日常必需品多數為中國製造。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日前在接受傳媒採訪時透露,拜登總統親自責成政府團隊研究降低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以緩解通脹壓力,預料將涉及家庭用品和單車等輕工產品,對鋼鐵和鋁製品的關稅將會保留。
 
  中國領導人曾希望拜登上台後能夠終止其前任發動的貿易戰,取消部分對華高關稅。但北京把拜登「想得太好了」,拜登政府對改善中美關係毫無誠意,反而試圖用「對華政策的兩黨共識」來壓制美國工商界的批評,甚至以建立新的經貿框架來孤立中國,推動中美逐漸脫勾,以便在21世紀的戰略競爭中戰勝中國,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iStock)

 
高關稅助供應鏈脫離中國
 
  5月23日,在東京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拜登,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對中國的高關稅損害了美國消費者和商業利益,而且(高關稅)屬於非戰略性,你是否打算降低部分關稅?拜登回答說,他正在考慮這個問題,這些關稅是上一屆政府加徵的,他回到美國就會與耶倫討論這件事。對於拜登這個「積極的信號」,陪同他訪問日本的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琪第二天表達了不同的立場。她對彭博社表示,是否降低對中國的高關稅要從「戰略角度」來考慮,因為「我們必須專注於重新調整對華貿易與經濟關係」。按照彭博社對戴琪立場的解讀,維持高關稅不僅令美國在中美貿易談判中處於有利地位,而且有助於全面調整美國的對華戰略,所以美方並不急於為緩解通脹壓力而降低關稅,因為通脹壓力是短時的,降低通脹還有其它手段可用。
 
  戴琪後來就這個問題對日本媒體進一步作出解釋。5月30日,日本經濟新聞旗下的「日經中文網」發表對戴琪的獨家專訪,稱「美國政府正在討論降低對華制裁的關稅,戴琪表示『必須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考慮』,表明了慎重的態度」,「戴琪表示,推高進口產品成本的對華關稅對將供應鏈分散到中國以外具有一定的效果」。
 
  戴琪似乎是在「洩露天機」,確認華盛頓已將對華貿易(包括高關稅)作為美國對華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從中長期的角度加以考慮,不在乎短期內的效果,重點在於推動美國逐漸減少對中國商品的依賴,以削弱中國在中美貿易談判中的話語權。此外,長期保持對中國產品的高關稅將促使美國企業尋找其 他國家製造的替代品,甚至可以鼓勵一些製造商將工廠從中國遷出,客觀上降低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所佔的比例,從而打擊中國的製造業。如果這套政策取得成效,則中美貿易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脫勾。
 
出發點是與中國全面競爭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5月26日的重要講話也把這一點講得比較清楚,雖然他說拜登政府未來十年的對華戰略是「投資、協同、競爭」,但實際上前兩點是為第三點服務的,而出發點就是要在競爭中戰勝中國。這明顯是「冷戰」時期的思路,即認定美中之間是一場非贏即輸的「零和遊戲」,不會有雙贏,或者說華盛頓不希望見到雙贏,因此必須用盡一切手段爭取贏家是美國。按照這一總方針,美國計劃增加在印太地區的人力物力投資,與「志同道合」的盟友加強協調,建立更有效的安全保障體系,既包括原有的軍事同盟,也包括澳英美(AUKUS)和美日印澳(the Quad) 等針對中國的新戰略架構。在經濟領域則維持現有的對華高關稅,推動「印太經濟繁榮框架」(IPEF) 的發展,努力將中國排除在外。
 
  由於美國的戰略部署以牽制中國或孤立中國為出發點,因此白宮沒有理會日本提出的要求。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月在與拜登會談時,希望美國重返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但未得到美方積極回應。戴琪在接受專訪時明確表示,美國兩黨都強烈反對CPTPP,因此美國將專注於IPEF。鑑於華盛頓並不打算對IPEF成員進一步開放美國市場,反而要求各國在勞工權益、環保治理等方面滿足美國制定的標準,所以IPEF對東亞各國並無太大吸引力,加入該組織的國家只是想給美國面子。
 
用人權綁架跨國企業
 
  拜登政府正在用切香腸的方式逐步推動中美脫勾,其中一個新措施是本月21日開始生效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該法規定,除非進口商能向美國政府證明產品供應鏈中不涉及強迫勞動,否則下列產品將被禁止輸往美國:所有在新疆生產的產品;與某些受美國制裁的企業有關聯的產品;在有運送少數民族工人去工廠工作的場所製造的產品。
 
  美國政客以捍衛人權為理由,限制中美貿易的正常發展,而且把舉證的責任甩給美國進口商,這會讓一些跨國企業無所適從。在產業分工全球化的今天,要對一件商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提交令美國海關滿意的證明,實在是強人所難。預料此法生效之後,又多一批中國商品將被「合理合法地」擋在美利堅國門之外。
 
  儘管各界對中美脫勾的前景判斷不同,有人樂觀有人悲觀,但各種跡象表明,美國的兩黨共識是繼續向這一目標前進,且拜登比特朗普走得更遠,令局面更難扭轉。用分析股市的術語來說,中美經貿關係的走勢屬於「尚未見底」。

16/05/2024

【FOCUS】「川建國」VS「拜振華」,對華加關稅亂鬥

#拜振華 #鋰電池 #半導體 #關稅戰 #電動車 #貿易戰 #中美關係 #中美貿易戰

  加徵關稅的昏招,令拜登和特朗普樂此不疲,似再次應了中國網民關於「川建國」和「拜振華」的調侃。白宮周二(14日)宣布,三年內分階段大幅提高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對象包括鋼鐵鋁、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半導體等。惟此招對本就對美出口微乎其微的電動車、光伏、鋼鋁影響有限,更早已被證明「未傷人先傷己」。

 

進口佔比微乎其微,出拳出在棉花上

 

  艱難拼連任的拜登,正有意對特朗普「東施效顰」。據白宮最新聲明,將對來自中國的180億美元進口商品分三年提高關稅,以回應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保護美國工人和企業。

 

艱難拼連任的拜登,正有意對特朗普「東施效顰」。(AP)


  其中,2024年內,提供電動車關稅從25%至100%,鋼鐵和鋁產品關稅0-7.5%至25%,電動車鋰電池關稅從7.5%至25%,太陽能電池關稅從25%至50%,注射器和針頭關稅從0%至50%,個人防護設備關稅從0-7.5%至25%。

 

  對中國出口「新三樣」的領頭羊電動車,加稅至100%聽起來石破天驚,但事實上,美國去年進口最多的電動車分別來自德國、韓國、墨西哥,總計超177億美元,來自中國的進口僅約3.8億美元。此外,中國造太陽能電池,過去逾十年來基本沒有直接出口美國(主要經東南亞出貨);美國去年自中國進口鋼材、鋁材亦僅分別為59.8萬噸、23萬噸。換言之,拜登出拳如同出在了棉花上。

 

新稅不利抗通脹,中國反應不同2018

 

  拜登此番關稅戰來勢洶洶,但下注顯然仍追不上「狂人」的步伐。因應拜登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稅至100%,3月曾表示對墨西哥製造的中國汽車徵收100%關稅的特朗普,最新將稅率叫價提高至200%,並揚言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至少60%的關稅。

 

美國來自中國的電動車進口去年僅約3.8億美元。(AP)


  不過,回看特朗普2018年挑起的對華關稅戰,實際效果跟預想出入甚大,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去年3月就指,研究顯示,美國進口商承擔了特朗普關稅的「幾乎全部」成本;關稅每增加1%,價格就會上漲約1%。紐約聯儲2019年亦指,2018年的對華關稅令美國家庭平均增加419美元成本,包括額外稅負及效率損失。而全美零售商聯合會最新則稱,「在消費者抗擊通脹的時候,政府最不應做的事情就是對進口產品額外加稅。」

 

  值得一提的是,跟2018年時,中國先後三輪對美國祭出加徵關稅報復,且都以牙還牙式的在同日生效,今次回應暫只停留口頭上的「必然措施」,顯然謹慎得多,大有對「川建國」、「拜振華」政客亂鬥靜觀其變之意。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