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15/04/2022

創業=做Project?花光積蓄研發「最佳枕頭」!港大學生甘為床品市場冒險:要有勇氣去蝕錢!

#人物專訪 #失眠 #期間限定店 #枕頭 #Re Pillow Co. #睡眠 #大學生 #創業

  「一隻綿羊、兩隻綿羊、三隻綿羊……」失眠的時候,你是否也曾在腦海中幻想有綿羊一直從柵欄跳過去?「四隻綿羊、五隻綿羊……」但睡不著就是睡不著。每個人每日大約有三分一時間在床上度過,如果擁有一個好的「床伴」,絕對可以好好改善睡眠品質!但誰會是這個「最佳床伴」?對港大學生梁禮恒(Ryan)來說,絕對非枕頭莫屬!他兩年前因為枕頭的關係而睡不好,幾乎買遍市面上所有枕頭來試,卻仍然找不到一個理想完美的枕頭,於是將所有枕頭拆開研究,乾脆自己DIY一個,沒想到後來會發展出一盤生意!

 

 

  「我很怕別人說『創業』二字,因為這二個字很大……我純粹抱著做一個project的感覺去做。」把創業視為「做project」,你以為只是年輕人太天真、太愛做夢?還有些太天馬行空、不切實際?但有時世界會告訴我們:人生苦短,有時做一件事,根本不用盤算太多,我們只是需要一點勇氣。

 

Re Pillow Co.創辦人梁禮恒(Ryan)將創業視為「做project」。

 

下頁睇:「造枕大計」是一個意外?

 

「造枕大計」是一個意外?

 

  年輕人想做大事,需要的,也是勇氣。Ryan明明在香港大學修讀法律系,為何無緣無故會開始一場「造枕大計」?「其實是一個意外……」他憶述,2020年年初,因為飽受失眠困擾,常常在半夜醒來之後再也睡不著,當時他試過將兩個枕頭疊在一起來睡,還是睡不好,沒想到後來更引發肩頸痠痛,實行禍不單行。於是Ryan忽發奇想,跑去買遍市面上所有枕頭,不論太空枕、記憶枕還是竹炭枕,總之通通買回來逐一「解剖」研究,務求要DIY一個最佳枕頭!

 

枕頭製作工序:裁布。

 

  「大概8、9月吧,出了第一個枕頭雛型,便拿去給身邊朋友試用。他們都覺得『幾舒服』、『好用』,有人還拿去給家人試用,然後走來跟我說:『我媽媽也想用,我現在沒了枕頭,可以再造一個給我?』」因為朋友這一番說話,Ryan便繼續埋首研究,「最初身邊朋友都說『掂!』、『一定會支持你!』、『你出了一定會買!』,但……」Ryan說到這裏就笑了出聲,接著才繼續說:「其實他們到最後不一定會買,不過也不緊要,雖然當時我相信了!」

 

  由研發到製作枕頭,再後來拍攝產品照片、架設網站讓人下單購買,全是Ryan一手一腳努力去做,「不過頭一年只賣了三十個。」他又笑了起來,直言自己絕對稱不上成功,畢竟對創業的人來說,成功的指標是要能回本和賺錢!但Ryan未有氣餒,只想著要做得更好,於是又投放新資金去改良產品。「其實都挺瘋狂,因為在那一刻很容易就會選擇放棄。我已經花光了銀行積蓄,明明已經蝕錢,還要投放更多金錢,繼續蝕下去,這根本不合理。不過,有時就是要有蝕錢的勇氣!」

 

  敢於蝕錢,並不是因為有本錢去蝕錢,Ryan靠的只是一份「信心」,覺得自己用心研發的枕頭是好的,「我為這個枕頭感到自豪。」更因為他開始收到朋友以外的人讚賞,「有些客人很用心給我寫評語,他們說,自從用了我設計的枕頭後,睡得比以前更好,連肩頸僵硬問題都解決了!」當大多數人連「like」都懶得去按,願意花時間、花心思去寫一篇評語,的確會令人倍添動力!難怪Ryan至今仍樂此不彼去鑽研及改良產品,簡單如枕頭的拉鍊位置,他都費盡心思去設計,「因為枕頭是很貼身的床上用品,別人睡得好不好就看它。我不是想說自己所做的事很偉大,但將心比心,我希望能夠設計出一個人人都合用的理想枕頭。」

 

枕頭製作工序:填充。

枕頭製作工序:塑型。

完成品。

 

下頁睇畢業在即,選擇繼續還是放棄?

 

 

  與坊間的枕頭不同,Ryan所設計的枕頭非常貼心,可以讓用家隨時自行加減枕頭裏面的填充物,從而調整出最配合自己頭型的枕頭高度。「我更特意在枕頭裏多放一些填充物,讓大家有更高自由度去調整,所以這個枕頭看起來會比起市面上的枕頭更高更脹。」Ryan更重本購入美國Nanotex防水防污科技物料來造枕頭,「因為我很喜歡在床上吃東西,但這樣會很容易弄髒枕頭,使用這種布料後,就算我不小心倒瀉汽水或橙汁,只要輕輕一抹就乾淨了,不擔心會弄污枕頭裏面的填充物。」最近Ryan又有新想法,但因為尚未成事所以先要賣個關子,唯一可以透露的是,他又要冒險投資新一筆資金。真的不怕繼續蝕錢嗎?他說:「如果我不嘗試,就沒有人再冒這個風險,整個行業就不會有進步。既然我有能力去做,為甚麼不做?」

 

Re Pillow Co.枕頭採用調節式填充設計,用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去加減填充物,從而調整出最配合自己頭型的枕頭高度。

 

畢業在即,選擇繼續還是放棄?

 

  Ryan自覺很幸運,雖然家人不贊成他完全「瞓身」造枕頭,卻也願意放手讓他去試。「他們經常都會問我,『你懂得分主次、優先次序嗎?』」所問的,就是他如何兼顧學業和事業?「我無辦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但如果我做一件事,我覺得是對的,也是我渴望去做的,那就去做吧。」Ryan當然亦有做好自己作為學生的本分,認真努力讀書,「我讀書成績也不差!」

 

  臨近大學畢業,似乎要脫離「任性」擁抱「現實」?Ryan也不得不認真思考前路。「當然有掙扎過要否繼續做下去?其實我很不捨得,不是不捨得這個枕頭品牌,而是不捨得所收穫的每一個鼓勵:『加油!』、『你要繼續做下去!』、『你做這件事改變了我!』因為每一句說話,都代表著一個真實的人,既然他們喜歡我設計的枕頭,我就不要辜負他們的喜歡。」Ryan坦言,雖然前路未明,自己也會有很害怕的時候,但只要能嘗試就盡量去嘗試,只要能做到就繼續去做。「我很希望某日回頭看這個過程時,大家會為這件事而感到自豪!」

 

即日起至至6月7日,Ryan於太古城開設首間期間限定的Re Pillow Co.體驗館。

 

02/08/2024

電影擬音師化靜默為神奇!《葉問》打鬥場面用斜布褲營造?馬蹄聲源自椰子殼!武打片最能代表港產片聲音?紅褲仔出身走到金像獎評審︰聲音是需要鋪排出來!

#無間道 #葉問 #風雲 #順流逆流 #倚天屠龍記 #邵氏 #音效 #武打片 #人物專訪 #動作片 #電影 #電視劇 #港產片 #擬音師 #電影人

  看過無數電影、電視劇,有沒有發現當中的背景聲大部分是後期模擬出來呢?用椰子殼扮馬蹄聲、鎅刀敲打門鎖把手是手槍上膛聲,揮動啦啦球竟成了草地奔跑的聲音;從生活中取材,以聲音帶觀眾走入故事,這種電影人叫擬音師。

 

 

  余家祿(Tomy)早在 70 年代末入行,當年見到邵氏登報聘請錄音室人員,好奇之下去應徵,糊里糊塗成為影視音效擬音師。回想最初入行時,對擬音一竅不通的他,連配幾次簡單的放杯動作,都演繹不了近似的聲音效果,連累整隊人一直 NG,「那時亮起紅燈,真的手都顫抖。」後來經前輩指導及反覆練習,Tomy 也嶄露頭角。

 

  擬音講求團隊合作,配聲時有兩、三個擬音師加上混音師,像夾 band 般互相配合,模擬出最接近畫面的音效。過去近 40 年,他先後在不同電影公司、電視台替電影劇集配聲,做過的影視作品多不勝數,《風雲》、《葉問》、《無間道》、《順流逆流》……全都是港產片中的經典,今年更成為金像獎評審。「擬音很有趣,是模仿畫面上的神髓,你表達得愈好、做得愈似畫面,散發出自然感,你就愈高分。」他最深刻是邵氏年代為《倚天屠龍記》配聲,當年全組 7、8 人花足一整日也尋不到符合屠龍劍出鞘的聲音,怎料那種威勢、霸道的感覺卻在鋁製剪片機中找到,完美演繹出拉刀的威勢。

 

聲音也講求層次感

 

  影視作品中的豐富細節,往往能牽引觀眾情緒。擬音與演戲也異曲同工,演員靠表情、情緒及肢體語言帶大家入戲;擬音則以最擬真的聲音令大家增加投入感,還要跟著演員的喜怒哀樂配聲,「畫面本身已經有一個準則,你要模仿到別人認同,覺得相似的話,難度就在這裏。」如果話演技講求層次感,擬音也是一樣,有層次才能做出細膩感覺。以《葉問4:完結篇》為例,甄子丹與吳樾以詠春、太極拳高手過招,Tomy 即席示範打拍小皮具,創作出近似兩人拳拳到肉的聲音效果;拳空及打鬥時產生的衣服擺動聲,就結合了拉扯斜布褲、輕拍啦啦球作音效。「聲音有很多層次,如果再做得好可以有 20 層,現時只做了第 1 層。」

 

iZone Sound Design 影視擬音師余家祿(Tomy)

 

下一頁︰武打片屬港產片代表聲音!堅持配出最接近畫面的音效

 

代表港產片的聲音

 

  有人覺得武打片最能夠代表港產片,對擬音師而言,武打片中的對打情節有著很強的節奏和動感,他們在聲音處理也稍為誇張,觀眾看起來便更有張力和振奮。問到 Tomy 較喜歡文戲還是動作片,他形容為動作片配聲較有滿足感,畢竟槍、大砲、拳打腳踢的音效較具體,容易表達出來;而文戲那些細膩又沒甚麼聲音的情節卻考驗擬音師的功夫和想像力,需多花時間、心機把腦海中的音效用不同道具拼湊出來,又要帶自然真實感,甚具挑戰性。「情緒、感情的聲音是需要鋪排出來,不像電腦那樣複製、貼上,你會覺得不舒服、很虛假。怎樣做到複製、貼上之餘,展現活現性,都是技巧。」

 

 

如果擬音錄音可換成錢

 

  時代轉變,今日今日的擬音不再是局限兩、三次分段完成所有擬音音效氣氛的 Analog 年代,大家可以在電腦剪輯聲帶、同步畫面,將聲音做得更細緻。Tomy 甚至為歷年來創作的擬音音效建立資料庫,「李嘉誠是錢多,我就是聲音多。如果我的擬音錄音可以換成錢,我和李嘉誠差不多」,可見其音效蘊藏量「富可敵國」,如今收到新電影、電視劇的擬音工作,亦不至於由零做起。不過片長 90 分鐘的電影,光是擬音仍需用上近 1 年製作,快則甚至只得數月時間,「我試過 24 小時沒吃過東西、最長 30 多小時沒睡過覺。有時做事投入,又要急又要趕,真的會忘記。」他笑言自己是擬音界的 NG 王,只因他力求完美,不滿意效果便重做再重做,直至音效最接近畫面為止。認真對待自己每個出品,Tomy 這些年一直保持那種堅持和執著,初心不變。

 

 

紅褲仔出身擬音師只剩1人

 

  香港現時紅褲仔出身的擬音師,大概只餘下 Tomy 一人。他解釋大家離開的理由離不開錢,當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不足夠生活便不能再堅持。當年 Tomy 也是工作幾年後如願加入了心儀的電視台,更有份創立公司首支內部擬音音效團隊,可惜在這裏發揮 1 年始終得不到想要的滿足感,於是把心一橫轉行約 10 年。直至有一次他到錄音室探班,意外發現舊同事雖身處電腦時代,卻沿用從前的擬音做法、固步自封,大為吃驚。「這個行業做下去都是一份職業,而這職業不比其他工作差,為甚麼會變成這樣。我說過一句『你們做都要用點力』。」就這樣,他又在 90 年代重投擬音行業,至今已走過約 30 個年頭。「這份工作最重要是有堅持和耐力,才能延續。不過現時很難了,除非製作人能夠體諒、知道這個工種的價值,投放多些資源在這方面。」

 

  人人都說電視、電影是個夢工場,但成就一個夢,不單單靠導演和演員,還有一班默默耕耘的幕後團隊。問 Tomy 為何喜歡音效工作,他總是笑住說「搵食啫」,試過轉行 10 年再回歸,大概只有真心喜愛,才會一直走下去。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