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智城物語
27/10/2023

Apple蘋果生成式AI大落後!從Siri、iOS、App三方面發力狂追,研發Apple GPT挑戰ChatGPT!

#Smart Living #科技界 #AI #Google #Microsoft #Amazon #Met #科技巨頭 #AI產品 #蘋果 #Apple #生成式AI #研發 #聊天機械人 #Apple GPT #iPhone #Siri

  整個2023年,全球科技界上演著一場AI大戰,Google、Microsoft、Amazon、Meta等科技巨頭爭相推出生成式AI產品,唯獨是蘋果(Apple)一直無所作為;來到10月,該公司似乎有具體動作。有消息指,Apple擬每年投入10億美元於生成式AI研發上,開發像ChatGPT般的聊天機械人「Apple GPT」,更有可能整合至iPhone的《Siri》。處於落後形勢的蘋果到底能否藉此迎頭趕上呢?

 

蘋果對生成式AI抱持觀望態度

 

  ChatGPT於2022年11月面世後,瞬即竄紅,掀起生成式AI熱潮橫掃全球,但當時蘋果對此只抱持觀望態度。之後,微軟(Microsoft)與Google相繼推出Bing Chat與Bard迎戰,亞馬遜(Amazon)的AI升級版智能助理Alexa也跟著登場,甚至連Facebook母公司Meta都釋出大型語言模型Llama,惟蘋果卻表現得非常安靜,沒任何與AI相關的大動作。

 

  即使後來Apple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表示,該公司一直有對包括生成式AI在內的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研究,但大多數研究成果只限於改良iPhone相片、搜尋、地圖、以及車禍偵測等。可是,這樣的功能無論是實用性或吸睛度,都遠遠不如 ChatGPT,難以讓人留下印象深刻。

 

兵分三路投入開發力求從後趕上

 

  隨後,Apple看到各大科技巨頭爭相推出生成式AI產品,始驚覺此技術將會躍居為主流應用,才匆匆投入開發,以致比對手慢了半拍。《彭博社》(Bloomberg)援引一名蘋果內部人士指,公司高層認為他們錯過了一個重要的發展項目,所以感到很焦慮,希望可以急起直追,彌補浪費了的時間。

 

2023年4月至7月,Apple位於加州、西雅圖、巴黎、以及北京等地的辦公室,刊登數十個與生成式AI相關的職位空缺,可見蘋果四出招兵買馬,積極研發Apple GPT。(圖片來源:Unsplash圖片庫)

 

  Apple現已成立有3支團隊,兵分三路針對《Siri》、《iOS》、App進行生成式AI的開發,領軍人物分別為AI及軟件工程資深副總裁約翰·詹南德里亞(John Giannadrea)與克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以及蘋果服務主管艾迪·庫伊(Eddy Cue)。

 

開發Apple GPT供內部員工試用

 

  詹南德里亞的團隊負責研發先進的大型語言模型,並將之整合到AI語音助理《Siri》,讓它變得好像ChatGPT般聰明。2023年7月有消息傳出,Apple已開發出自家AI模型「Ajax」,並釋出暱稱為「Apple GPT」的聊天機械人供內部員工試用,藉此評估它是否有能力挑戰市場上的其他對手,以及怎樣將它融入現有蘋果產品中,當中以《Siri》為首要目標。

 

Apple GPT背後所用的大型語言模型「Ajax」,架構比OpenAI的GPT-3.5更強大,故此效能可望直逼GPT-4模型。(圖片來源:Unsplash圖片庫)

 

  事實上,《Siri》自2011年推出至今,一直被人詬病沒有進步,所以蘋果將AI模型整合到《Siri》,正可以為它帶來突破性改進。預計這個高度智能化的《Siri》最快可能會在2024年準備好,有機會成為《iOS 18》作業系統的一部分。但鑑於蘋果一貫謹慎的行事作風,只有在去除所有資安和私隱問題後,方會考慮推出產品,因此實際上這個新版《Siri》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始能面世。

 

  費德里吉帶領的團隊致力將生成式AI導入至新版本的《iOS》,包括把新版《Siri》與《Message》整合至《iOS 18》,讓前者擁有自動回答問題的能力,後者則具備自動完成輸入句子的功能。

 

Apple計劃將自家大型語言模型整合到下一代《Siri》,讓它能夠自動替用戶執行複雜的任務,預計有望成為《iOS 18》的一部分。(圖片來源:Unsplash圖片庫)

 

年砸數十億美元才有望追上對手

 

  另一支由庫伊領導的團隊,研究如何將生成式AI導入到更多iPhone Apps。例如,他們正為《Apple Music》開發自動生成播放清單的功能;既替《Pages》加入AI輔助寫作,又為《Keynote》引進自動生成投影片的功能;甚至考慮把AI整合到《Xcode》編程工具,讓開發者可以更有效率地編寫新軟件。

 

  有消息指,上述3大團隊的每年總預算約為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著名蘋果分析師(Ming-Chi Kuo)直言,Apple的生成式 AI 明顯落後於對手,估計每年起碼要投入數十億美元,方有機會迎頭趕上;假如該公司每年只肯投入10億美元的開發資金,那麼他真的很為其AI事業前景感到擔憂了!

 

  對全球果粉來說,蘋果生成式AI跟其MR眼鏡Vision Pro一樣,縱使遲到,但不缺席,仍有後來居上的可能性。根據蘋果戰績,只要市面產品存有明顯缺點,這就給予Apple一個切入、顛覆市場的機會——iPod如是,iPhone如是,那麼Apple GPT能否複製過往成功經驗,還要留待日後觀察。

 

延伸閱讀:

Apple自建搜尋引擎?傳蘋果開發「Pegasus」挑戰Google Search,搶攻百億搜尋廣告市場!

蘋果MR眼鏡不被看好?Vision Pro先搶開發者共建MR生態圈,平價版明年登場轉攻消費市場!

 

12/07/2024

AI晶片競爭升級!NVIDIA獨霸天下?8大科技巨頭組UALink聯盟,圍攻輝達NVLink護城河!

#Smart Living #GPU #圖像處理器 #Nvidia #輝達 #生成式AI #AI #智慧生活

  在生成式AI世代下,最搶手的硬件產品是輝達(NVIDIA)出品的圖像處理器(GPU),在全球AI加速器的市佔率高達80%至95%,讓該公司躍居為AI晶片龍頭。AMD、Intel兩大處理器生產商拼命追趕輝達,但卻難見其尾燈,於是聯同微軟、Google、Meta等合共8大科技巨頭,組建AI技術聯盟「Ultra Accelerator Link」,試圖與之抗衡。究竟這個巨大聯盟能否動搖NVIDIA的AI霸業呢?

 

排除NVIDIA的AI產業聯盟

 

  2024年4月,微軟(Microsoft)、Meta、超微(AMD)、博通(Broadcom)宣布結盟,成建立一個新的AI產業小組「Ultra Accelerator Link」(UALink),以開發GPU連結技術的新標準。5月,UALink建立一個名為「UALink Promoter Group」的推廣小組,同時再有新成員加入,包括: Google、英特爾(Intel)、思科(Cisco)、惠普(HP)。但有趣的是,這個AI產業小組始終將AI晶片龍頭NVIDIA排除在外。

 

  國際市調機構Gartner評估,2024年用於AI伺服器中的GPU市場可望達到210億美元(約1,638億港元),及至2028年將攀升至330億美元(約2,574億港元),但預計當中80%至95%的份額都會由NVIDIA獨佔。微軟、Google、Meta已購入數十億美元的NVIDIA硬件,用於自身的AI模型與雲端運算平台,但如今顯然想減少對AI晶片龍頭的過度依賴,於是決定採取合縱策略,聯合不同廠商抗衡輝達,形成8大科技巨頭圍攻輝達之勢。

 

GPU互連技術壁壘相對較低

 

  事實上,NVIDIA之所以能建立有如堡壘般穩固的AI霸業,全賴有多重護城河在背後支撐。除廣為人知的GPU硬件設計和《CUDA》開發軟件平台外,輝達還有第三條護城河——GPU高速互連技術「NVLink」。相比起GPU和《CUDA》,GPU與GPU之間高速連接的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加上相關產業變革正處於起步階段,故此成為8大巨頭突破NVIDIA堡壘的最佳切入點。

 

  2024年3月,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GTC大會上發表的最矚目產品,當然是新一代Blackwell架構GPU,惟第五代NVLink也非常重要。它的雙向總理論頻寬從900GB/s倍增至1.8TB/s,足以讓由36組GB200(一顆Grace CPU+兩顆B200 GPU)組成的GB200 NVL72伺服器,把72顆GPU當成單一巨大GPU執行運算,令AI模型的訓練速度增加4倍,推論速度更提高30倍。

 

今年第三季推出UALink 1.0

 

  衝著NVLink而來的全新互聯技術UALink,能夠提供精準而高速的低延遲通訊,不但可以讓單一伺服器內連接1,024顆GPU,而且容許GPU附加的記憶體之間進行直接載入和儲存;藉著為GPU之間的溝通建立一個通用協定,使GPU到GPU能夠更有效地進行通訊,讓AI業者可以更輕鬆地整合AI系統,並提高數據中心部署的靈活性與可擴展性。

 

  UALink小組計劃在2024年第三季成立一個「UALink聯盟」(UALink Consortium),以監督UALink標準的開發進程。有別於NVLink只限運作於NVIDIA GPU之上,UALink屬於開放標準,規格細節公開,讓不同廠商自由讀取、使用、實作,沒有任何限制或授權問題。UALink 1.0版本將會同一時間推出,更高頻寬的後繼版本UALink 1.1則會在同年第四季推出。至於UALink的第一批產品,預估在「未來幾年」便會上市。

 

Cerebras研發AI專用晶片

 

  在Computex 2024的主題演講上,AMD執行長蘇姿丰讚揚UALink開放標準協定,強調標準開放方能促進AI產業創新,與NVIDIA叫戰的意味甚濃。面對著UALink聯盟的進逼,黃仁勳顯得毫不畏懼。他老神在在地表示,該公司在7年前已著手研發NVLink,如今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我們的NVLink已經開發到第五代,而UALink只剛起步,等UALink第一代推出,NVLink可能到第七、八代了。」

 

蘇姿丰認為,以乙太網絡技術為基礎的UALink,才是擴大GPU運算規模的最佳解決之道。(圖片來源:翻攝AMD官片YouTube影片)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NVLink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連接起AI伺服器內的GPU,形成一個巨大的GPU來執行運算。(圖片來源:NVIDIA官網)

黃仁勳指出,在NVLink架構下,可以將8台GB200 NVL72伺服器合組成「DGX SuperPOD」,把576顆B200 GPU當作是一顆超巨大GPU,提供11.5exaFLOPS的超級運算力。(圖片來源:NVIDIA官網)

 

  除科技巨頭外,市場上也有不乏要挑戰NVIDIA的初創公司。創立於2015年的美國加州初創Cerebras,埋首於研發比GPU更適用於訓練AI模型的晶圓級晶片(WSE),被視為輝達最強挑戰者之一。踏入2024年,該公司已推出一款5奈米製程的WSE-3晶片,並開始跟戴爾(Dell)合作。Cerebras亦仿傚NVIDIA,推出自家AI開發軟件,可以搭配WSE晶片使用,惟功能暫時仍遠遜於《CUDA》。

 

群雄並起爭奪10%市場份額

 

  雖然NVIDIA幾近獨佔了整個AI晶片市場,又擁有多重護城河構成的無敵競爭優勢,惟市場對尋求輝達替代方案仍是興趣滿滿。創投公司Thomvest Ventures董事總經理烏梅什·帕德瓦爾(Umesh Padval)直言:「客戶喜歡看到市場領導者,但也期待有更多供貨來源以供選擇。」

 

  作為Cerebras 投資者之一的創投公司Eclipse Ventures認為,AI晶片市場規模日趨龐大,Cerebras等初創只要從NVIDIA手上搶到10%的市場份額,已是獲利甚豐;但要留意的是,AMD與Intel也同樣瞄準這10%份額。由是觀之,未來AI晶片市場競爭格局可能會是:各大小企業拼命爭奪這塊10%的小片蛋糕;至於90%的大片蛋糕,則會被NVIDIA牢牢握在手中,短時間內仍未看到有誰可動其分毫!

 

「延伸閱讀」:

 

AI競賽隱形贏家!NVIDIA技壓Google、Intel、AMD,穩坐AI晶片龍頭,致勝關鍵全靠軟件!

 

雲端AI已落伍?AI PC掀起電腦端運算新戰局!微軟、Intel英特爾惡鬥NVIDIA爭奪市場龍頭寶座!

 

稱霸AI晶片!NVIDIA吃掉9成AI利潤,科技巨頭尋找替代方案!未來競爭格局將面臨巨變?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