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智城物語
08/09/2023

無人的士意外頻生!Waymo、Cruise自駕車阻三藩市道路、擋住救護車?商業營運或無以為繼!

#Smart Living #自動駕駛無人的士 #Robotaxi #商業營運 #Alphabet #Waymo #通用汽車 #Cruise #自駕的士 #三藩市 #無人車 #智慧城市 #塞車

  測試多年的自動駕駛無人的士(RoboTaxi)終於投入商業營運了!美國加州政府批准,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Waymo、通用汽車旗下Cruise的自駕的士,可以在三藩市全境提供載客收費服務,令無人車產業往前邁進一大步。但當地有不少市民質疑這類自駕車的安全性,消防、警察和交通部門亦投訴,無人的士在測試期間曾碰撞消防車、擋住救護車、甚至無故停在路上阻塞交通。究竟RoboTaxi正式上路後,會帶來一個出行更便利的智慧城市,還是一個交通更混亂的塞車都市呢?

 

三藩市成首個無人的士智能城市

 

  美國三藩市(San Francisco)以綿延的丘陵地形見稱,到處都是山坡,有很多直上直下的道路,加上街道狹窄,又常常起大霧,被公認為最能考驗駕駛者技術的城市!因此,Waymo、Cruise兩大自駕技術開發商不約而地挑選該市作行車測試的終極試驗場。

 

三藩市除街道窄狹外,大部分地區坐落在山坡上,很多馬路都有30度斜坡,對駕駛技術要求相當高,所以非常適合試驗無人的士的自駕能力。(圖片來源:Cruise官網)

 

  早於2017年,Cruise已在三藩市街道上進行自駕車載客測試。到了2022年,Waymo亦進駐三藩市,部署試驗性質的無人車載客服務。於是,三藩市內合共有500多輛自駕車,在指定時間、限定路段上穿梭行走。兩家公司均表示,在如此複雜的路面環境中展開RoboTaxi行車測試,可以幫助自駕技術更趨完善。

 

  經過數年測試後,Waymo、Cruise向加州政府申請正式商業營運許可。2023年8月10日,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alifornia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CPUC)以3票贊成、1票反對通過決議,准許兩家公司可以在三藩市全境提供無人的士載客收費服務。

 

Cruise無人的士起跳價是5美元(約39港元),每英里收費為90美分或每分鐘40美分;含稅計算的話,13分鐘車程收費為12.5美元(約97.5港元),較當地的Uber便宜一點。(圖片來源:Cruise官網)

 

無人的士營運設有行車速度限制

 

  以往,測試中的自駕的士只限在三藩市市中心行駛,營運時間也有限制。在上述決議通過後,Waymo、Cruise成為全球首兩支獲得營業牌照的無人的士車隊,惟CPUC對兩家公司的規定卻略有不同:Waymo車輛最高時速限制為65英里(約104公里),Cruise的行駛時速則不能超過35英里(約56公里);如果天氣惡劣的話,這些RoboTaxi就要暫停提供服務。

 

獲批營業牌照後,Waymo推出兩種營運模式:乘客選用「Rider-only」載客收費服務,駕駛座上仍會有一位人類試駕員,確保行車安全;如選乘完全無人駕駛的自駕的士,則可以免收車資。(圖片來源:Waymo官網)

Waymo無人的士的雷達曾受濃霧影響,失去觀測周圍環境的能力。為解決此問題,Waymo正開發第五代成像雷達,使用微波而不是光線來穿透霧氣,達到偵測環境的效果。(圖片來源:Waymo官網)

 

  Waymo共同執行長特凱德拉.馬瓦卡納(Tekedra Mawakana)表示,獲得CPUC的許可,代表該公司在三藩市的商業營運終於有一個新開始。Cruise全球政府事務副總普拉山蒂.拉曼(Prashanthi Raman)更豪言,取得營業牌照後,該公司終於可以跟Uber等傳統叫車平台一較高下。兩家公司皆表示,稍後會增加RoboTaxi的車數。

 

  CPUC認為,今次通過決議可說是跨出歷史性的一步,但強調會將無人的士造成的各種問題,如阻塞路面、阻擋緊急車輛通行等列為追蹤觀察項目;一旦有更多同類型事件發生,委員會不排除會限制無人的士在路面上的行駛數量,甚至會考慮取消營運權。

 

無人的士曾妨礙消防和救援行動

 

  當然,三藩市內並不是每個人都歡迎CPUC的新決議。三藩市消防局局長珍妮.尼科爾森(Jeanine Nicholson)表示,這些無人的士曾嚴重妨礙消防和救援行動。譬如,有一次自駕的士突然停在路上,擋住消防車駛往火警現場的路徑;又有一次,電線桿的電纜遭受暴雨摧毀,消防員圍封了現場,但無人車竟衝過封鎖現場的警示帶,被損毀的電線纏上,直到被電纜拉到無法動彈才停下。

 

三藩市參事亞倫·佩斯金(Aaron Peskin)表示,2023年8月11日晚上10點接到報告,多輛Cruise無人的士突然靜止不動,阻塞了Outside Lands音樂和藝術節外的十字路口。(圖片來源:X.com@AaronPeskin帳戶)

 

  尼科爾森指出,在過去6個月內,三藩市消防局記錄到55宗類似事故,擔心今後這種情況可能會變得愈來愈嚴重。在CPUC會議上,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委員Genevieve Shiroma更直言,只要自駕的士有可能妨礙緊急救援車輛救人,哪怕只會發生一次,他都不會贊成讓這種車在三藩市全境上路。

 

  三藩市交通局也表示,無人車有可能會擾亂交通。自2022年春季以來,局方記錄了接近600宗與自駕車有關的交通事故。三藩市交通局局長杰弗裏.圖姆林(Jeffrey Tumlin)認為,當該市成為美國首個無人的士商業運轉的城市,將會吸引更多公司來這裏進行行車測試、或提供自駕車服務,但考慮到此項業務攸關人命,企業必須在商業發展與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市民對無人的士看法有正反兩面

 

  至於三藩市市民對無人的士的看法,可以分別正反兩派。支持者表示,三藩市作為美國科技重鎮,理應成為新科技發展的先鋒,並相信無人車真的可以幫助減少車禍和塞車,甚至認為自駕車在當地盛行後,可以帶來更多職位空缺和投資機會。

 

  再者,視障人士對自駕的士更是大表歡迎。非政府組織「盲人與視障者燈塔」指出,無人的士可為視障者帶來出行的自由,讓他們能夠安心出門並抵達目的地,而且無需再忍受過往乘坐的士時所受到的歧視。有視障人士表示,以往只要與導盲犬一起出行,就很難截到的士;但有無人的士後,卻沒有此煩惱了。

 

  反對者對於自己居住的地方被當作是無人車的大型實驗室,一直感到很不滿,而且認為目前自駕技術尚未成熟,例如有時只因後車門沒有關好,無人的士便會在馬路旁停著不動,造成後面車輛大排長龍。他們更認為,自駕科技仍未被完全證實是安全無虞的,故此不宜在整個三藩市推出無人的士服務。

 

一場音樂節即可癱瘓自駕車運作

 

  面對各種的指控,Waymo與Cruise回應稱,三藩市每年都會有數十宗由人類司機造成的交通死亡意外,但他們的自駕的士在數百萬英里的行車測試中,從未導致任何人死亡或重傷。Waymo援引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數據指出,2020年超速駕駛佔美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受傷人數的13%;而Waymo無人車在設計之初已加入限速設定,故此不會像人類司機般超速駕駛。

 

Waymo分析了三藩市和鳳凰城10天內人類駕駛汽車的總速度,發現有47%的時間都在加速,當中更有很多車輛車速超過法例規定的25英里(約40公里)時速限制;至於自駕車,卻被設定為不能超速,所以比起人類駕駛更為安全。(圖片來源:Waymo官網)

 

  Waymo進一步指出,旗下自駕車可以偵測道路上其他車輛的行駛速度,使自駕系統能夠預測周遭車輛的下一步動作,並做出相應的反應,減低碰撞意外的機會。Cruise更宣稱,與人類司機相比,其RoboTaxi的整體碰撞事故率少上54%。

 

  不過,在營業許可獲批後翌日,Cruise自駕的士就出意外了!2023年8月11日晚上,三藩市北灘地區多達10輛Cruise無人的士突然停在路上造成交通擠塞。Cruise解釋,這是因為當晚舉行的Outside Lands音樂與藝術節吸引大量人潮,癱瘓了通訊網絡,以致自駕車無法接收和發送數據,被迫停止運作。

 

  Cruise表示,將會積極制定解決方案,防止同類型事件再次發生,並向受影響的市民致歉。但三藩市市政府對此卻不買單,已要求檢察官提交請願書,以重新審查批准自駕的士營運的決定。

 

無人的士擋住救護車致傷者不治

 

  8月14日,Cruise無人的士再度出事。當時有一名市民被汽車撞倒,救護車正準備將他運送到醫院進行搶救,豈料車禍現場有兩輛Cruise自駕車阻擋著救護車,於是要挪開另一輛警車,救護車才能通過,令運送延遲約90秒,最終傷者在抵達醫院的半小時後宣告不治。三藩市警察局怒批,無論延誤時間有多短,都會造成不幸的結果,Cruise自駕的士持續妨礙緊急救援,這是無法接受的。

 

  Cruise對此嚴正否認,強調旗下無人的士並無過失。自駕車拍攝到的影片顯示,其中一輛Cruise的士在傷者被抬上救護車前已經離開,另一輛則停泊在路邊,救護車與其他車輛均可以從其旁邊駛離,沒有阻擋去路。

 

  8月17日,Cruise自駕車發生的碰撞事故,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天晚上,一輛載著乘客的Cruise無人的士與消防車相撞,乘客需被送往醫院檢查。該公司今次解釋,現場街道轉角的建築物遮擋了視線,令自駕系統很難偵測到在轉角處突然出現的消防車。

 

Cruise表示,無人的士阻擋救護車和消防車事故發生後,已跟消防、警方、緊急服務部門溝通和協調。同時,每次事故經過都會成為訓練自駕車的數據,以免日後犯上同樣錯誤。(圖片來源:Cruise官網)

Waymo無人的士似乎不像Cruise般經常發生問題,但其實2023年6月曾在三藩市撞死了一隻小狗。該公司解釋,自駕系統探測到從路旁竄出的小狗,只因速度太快,趕不及迴避,最終釀成意外。(圖片來源:Waymo官網)

 

加州政府保留終止商業營運權力

 

  Cruise指出,當時系統判斷出有碰撞風險,於是啟動煞車以減慢車速,但最終仍無法避免碰撞;又強調,在車禍發生後一直與乘客保持聯繫,而且當時乘客傷勢不重,還可以在車禍現場四處走動,以及跟消防員正常對話。

 

  然而,在獲批營業牌照的短短一個星期內,無人的士就接連發生意外事故,嚴重打擊了公眾對自駕車的信心。在輿論壓力下,加州政府宣布,在事故調查報告出爐前,保留撤銷無人的士測試、以及終止其商業營運的權力。

 

  即使Waymo、Cruise累積了數百萬英里的安全行車記錄,惟就像過去所有新科技事物般,只要犯上一點小錯,均會被人放大檢視,更何況是涉及人命安全的自駕車。以後,兩家公司可能要花上更大氣力,嘗試跟三藩市市民與政府部門建立信任,否則只會面臨更強烈的反對。事實上,假如阻塞交通、妨礙救援車等事件持續發生,民眾可能會回重新思考,無人的士真有必要存在嗎?

 

當三藩市成功投入商業營運後,Waymo的下個目標是進軍紐約市與洛杉磯。但現在三藩市的營業許可有機會被撤銷,勢必打亂其往後的發展部署。(圖片來源:Waymo官網)

 

延伸閱讀:

【未來的士】智慧城市必備!Alphabet搶先全球12月推出無人的士載客服務

無人車黑馬逆襲!通用、豐田藉併購結盟加強實力,搶攻自駕共乘市場!

【安全疑慮】自動駕駛更勝人類司機?可實現零車禍?無人車安全性大解構

 

05/07/2024

蘋果AI野望!iOS 18不止ChatGPT,還會整合Google Gemini?Apple AI產品策略大揭秘!

#Smart Living #智慧生活 #ChatGPT #AI #iOS 18 #Anthropi #Google #生成式AI #Apple #Apple Intelligence #OpenAI #蘋果

  在生成式AI的賽道上,蘋果(Apple)比對手遲了一年才發表Apple Intelligence,處於落後位置。有消息指,為求迎頭趕上,蘋果除與OpenAI合作外,也會跟Google和Anthropic達成合作協議,預計在2024年秋季釋出的《iOS 18》作業系統,可能會有ChatGPT以外的AI服務可供選擇;日後添加更強大的AI新功能時,或許會改用類似iCloud+的訂閱模式。當Apple的產品策略聚焦於AI,將為其業務帶來甚麼新面貌?蘋果AI的發展將會面臨甚麼新挑戰?

 

蘋果AI部署慢步調優勢漸露

 

  在引進新科技時,Apple一向採取非常審慎的態度,以致對新技術的採用速度往往偏慢,近年的生成式AI正是最明顯例子。ChatGPT在2022年11月面世後,旋即引爆生成式AI熱潮,微軟(Microsoft)、Google、亞馬遜(Amazon)等爭相在2023年推出AI工具,惟Apple卻一路拖到2024年 6 月始發表Apple Intelligence。

 

  蘋果在AI部署上的慢步調作風一直飽受外界爭議,但最近看到其對手的AI項目相繼宣布失敗,反而凸顯其慢步調的優勢。微軟發表發表AI PC規格「Copilot+ PC」,對撼整合Apple Intelligence的Mac電腦,可是其主打AI功能「回想」(Recall)卻遭很多保安專家批評,具有極大資安風險,迫使微軟在2024年6月宣布押後推出此功能。

 

當《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正式推出時,作業系統內將包含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圖片來源:翻攝蘋果官方YouTube影片)

蘋果採用慢步調作風,一開始只針對一小部分用戶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所以初期僅支援美式英文。(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甫踏入2024年7月,另一科技巨頭Amazon宣布停止銷售商用AI機械人Astro for Business。該機械人於2024年11月上市,面向零售業與製造業的商家,但如今只發售7個月就要停產,成為非常短命的AI產品。Apple寧願待產品設計完善、測試妥當後,始會推出市場,這樣即使看似遠遠落後於對手,但總勝過產品發表後被迫撤回或停售的尷尬局面。

 

Gemini模型秋季登陸蘋果AI

 

  為讓其AI服務變得更多元化,蘋果將為Apple Intelligence引入ChatGPT以外的AI模型。根據彭博(Bloomberg)報道,蘋果已跟Google和另一家AI初創Anthropic達成合作協議,其中Google的Gemini模型將率先於2024年秋季登陸蘋果AI平台,這正是Apple Intelligence測試版伴隨著《iOS 18》推出的時間點。

 

  Apple決定跟多家AI公司合作,可以為其用戶帶來更全面的AI體驗。事實上,每家AI公司皆擁有獨特的技術優勢,如把不同公司的AI模型整合至同一平台上,Apple Intelligence可以在不同任務和應用情景中為用戶提供最佳選擇。

 

  譬如Anthropic的Claude模型在撰寫創意文案上較出色,Google的Gemini模型在規劃行程的考量上較仔細。藉由這種多元化的合作策略,蘋果可以讓Apple Intelligence在各個方面皆保持優勢,同時又不會過度依賴單一AI技術供應商。

 

日後用戶在Macbook與iPhone上,除ChatGPT外,或許還可以召喚Google Gemini來協助文書處理。(圖片來源:翻攝蘋果官方YouTube影片)

 

AI訂閱模式創造新收入來源

 

  早前WWDC 2024大會上,Apple展示了Apple Intelligence的各種應用功能,相信這些功能都是可以免費使用。但日後Apple Intelligence如有新功能加入,用戶或許要另外付費才能使用,情況有點像iCloud+訂閱服務。

 

  iCloud為iPhone用戶提供5G的免費儲存空間,若用戶覺得不敷應用,可以付費升級至iCloud+,不但可享用更大的雲端儲存空間,還可以使用隱藏電子郵件、iCloud私密轉送,自訂電郵網域等增值功能。

 

  目前主流的AI工具如OpenAI ChatGPT、Microsoft Copilot、Google Gemini等均設有收費版本,讓用戶使用回應速度更快、生成能力更強大的AI模型,相信未來Apple Intelligence都會有類似的收費服務。另外,倘若用戶透過iPhone訂閱OpenAI等合作夥伴的付費版服務,預計Apple 也會從中抽取分成,為蘋果帶來銷售手機以外的新收入來源。

 

蘋果AI面臨歐盟新法例挑戰

 

  不過,Apple Intelligence的推出之路卻是布滿荊棘。2023年,歐盟通過《數碼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DMA),將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Meta、字節跳動家大型互聯網企業定性為「守門人」(Gatekeeper),必須承擔義務促進更公平的市場競爭,確保平台的互通性,以及保障用戶私隱免受侵犯;一旦發現違規,最高可被判處等同全球營業額10%的罰款。

 

  歐盟執委會於2024年6月宣布,初步認定Apple Store業務規則已違反DMA,令蘋果成為首家受此法例起訴的企業,預計於2025年3月底前做出最後裁決。有鑑於此,蘋果已表示,2024年內不會在歐盟推出Apple Intelligence,避免再遭歐盟起訴。

 

  從技術層面來看,Apple Intelligence背後的大型語言模很有機會涉及複雜的數據處理與私隱問題。更棘手的是,DMA的互通性要求與Apple的商業模式是互相違背的。蘋果透過嚴格控制硬件、軟件與服務無縫整合,為用戶帶來最佳的使用體驗,成功把客戶鎖在蘋果生態圈內。

 

  DMA所要求的互通性,等同打破Apple築起的生態圈圍牆,容許用戶自由地自由地遷移到不同平台、使用不同服務,這樣將對蘋果的商業模式造成極大衝擊,因此寧願暫時避開歐洲市場。但長遠而言,Apple究竟將如何應對DMA的規管,AI產品策略又會作出甚麼相應調整,還需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蘋果AI反擊戰!Apple Intelligence全面融入iPhone、Mac、iPad,能否改寫AI市場格局?

WWDC 2024最強預告:iOS 18將整合ChatGPT?Apple與OpenAI聯手掀iPhone智能變革?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