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智城物語
19/03/2021

【智慧城市動工】豐田自建Woven City測試無人車,實現智慧出行轉型大計!

#Smart Living #智慧城巿 #無人車 #智慧出行 #豐田汽車 #Toyota #Woven City #城市建設 #創科

  在科幻電影中,未來城市內出現的交通工具都沒有司機,因為道路上行駛的全是無人自駕車;無論是要上班或返學,只要用手機召喚,無人車便會自動駛來,接載乘客前往目的地。這樣的科幻情節將會在日本富士山腳下實現——豐田汽車(Toyota)已於靜岡縣裾野市動工興建全球首個由自駕車驅動的智慧城市「Woven City」。為甚麼豐田作為汽車業的龍頭竟然「不務正業」,跑去做城市建設呢?究竟豐田想在Woven City做甚麼事呢?

 

Read More:【智慧生活】豐田造城大計啟動!富士山下建無人車驅動「Woven City」

 

發債融資興建智慧城市

 

  2021年2月23日,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親臨裾野市,參與相當於動土典禮的「地鎮祭」,代表著Woven City正式開始動工。同年3月2日,豐田宣布將發行規模達5,000億日圓(約356億港元)的「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債券,成為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公司債發行額;當中1,000億日圓(約71億港元)為針對一般散戶發行的公司債,主要用作Woven City的研發資金,因此豐田把這債券定名為「Woven Planet 債」。

 

  豐田章男指出,Woven City是一個用來驗證未來新科技的「實驗性城市」,豐田將在城內測試電動車、無人車、智能機械人、氫燃料電池等新技術。他強調,此城不單是他的「個人夢想」,更是進一步證明豐田從汽車製造商轉型為「智慧出行服務供應商」的決心。豐田的目標是把旗下汽車與各項出行服務整合起來,組成「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平台,提供符合民眾需求的多元化運輸服務。

 

原定於2020年7月的Woven City動土儀式,因被新冠疫情打亂規劃,順延至2021年2月23日在日本靜岡縣裾野市舉行,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右二)親臨參與儀式,代表著豐田智慧城市正式動工。(圖片來源:Toyota官網)

Woven City的興建地點是豐田已關廠的東富士汽車工廠廠區腹地,佔地約70萬平方米,面積約東京迪士尼樂園的1.5倍。(圖片來源:Toyota臉書專頁)

Woven City的城市設計,由丹麥建築師事務所Bjarke Ingels Group(BIG)的創辦人暨創意總監Bjarke Ingels(右)一手包辦。BIG曾參與多項著名建築項目,包括紐約新的世界貿易中心2號大樓,以及Google新總部。(圖片來源:翻攝豐田官方YouTube影片)

 

MaaS平台實現智慧出行

 

  到底甚麼是MaaS?舉一個簡單例子,40歲的Carrie與丈夫和兩個小孩住在市郊,他們有兩輛車。她的老公Lanny每天駕車到市中心上班,視乎是否有交通擠塞,行車時間介乎35至60分鐘;至於Carrie,每天都要開車載孩子到鄰區上學,然後再返回公司。

 

  某一天,Carrie發現並下載了一個MaaS服務商提供的APP,可為用戶推薦最適合的交通方式,並直接召喚相關的交通工具。翌日早上,她打開APP,輸入孩子學校的地址,系統建議共享小巴可直接從家裏接小孩上學。她按下叫車鍵後,系統立即顯示小巴的現在位置、預計抵達時間、車牌號碼與司機姓名;15分鐘後,小巴接走小孩,Carrie利用這空檔跟同事在工作前一起吃早餐。

 

  同日,Lanny透過APP發現通往市中心的公路嚴重擠塞,於是用APP查找其他交通方式,系統建議乘坐地下鐵往市中心,出站後再租用共享單車,並顯示最短的行車路線,結果Lanny比往常早15分鐘抵達辦公室。

 

  一個月後,她們使用私家車的時間變少,於是賣掉其中一輛車,並把另一輛車放在MaaS網站供人短期租用。結果,她們使用MaaS服務後,不但省掉很多通勤時間,又不需擁有那麼多車,更可把閒置汽車出租,以獲得額外收入……如此美好的智慧出行情境,未來可能會在Woven City內逐一實現。

 

市內闢建自駕車專用道路

 

  豐田之所以啟動這項智慧城市計劃,主要因為在研發自駕車期間發現,Level 3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必須有城市基礎建設配合,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設施、電動車充電站等更需事先規劃,故此決定自己動手興建智慧城市,作為研發與測試自駕車的大型實驗場。

 

  Woven City設有3類型道路:自駕車專用道路、行人專用道路、行人與單車共用道路。車用道路上沒有私家車,只有隨叫即到的共享自駕車,這些都是零排放的電動車。行人步道的兩旁會栽種草坪與樹木,形成所謂「線狀公園」,讓市民可以悠閒散步,靜靜享受這條將富士山與裾野谷連通的私密小徑。至於在步行大街上,除行人外,還會有單車,甚或電動滑板車穿梭往返,好不熱鬧。

 

  上述3類道路會組成3×3的網狀街區,每個街區皆有通過長走廊或線狀公園進入的庭院。同時,Woven City的地底也會挖掘一條地下通道,專供貨物運送之用。由於自駕飛天車也在豐田的智慧出行規劃中,所以市內還會建設可供飛天車升降的停機坪。

 

自駕車專用道路、行人專用道路、行人與單車共用道路會編織成3×3的網狀街區,整個城區都是由這種網狀街區所構成,故此這座智慧城市取名為「Woven City(編織之城)」。(圖片來源:翻攝豐田官方YouTube影片)

Woven City建築物的頂部均會安裝太陽能板,供電給照明系統;至於其他基礎設施,則一律放置在地底,包括:氫燃料電池系統、食水過濾系統、以及貨運管道。(圖片來源:Toyota臉書專頁)

 

e-Palette自駕車接載出入

 

  Woven City內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豐田自駕車「e-Palette」。此車採用前後對稱的箱型設計,車輪分布於車身的四個角落,令車廂內部布局變得非常寬廣,最多可以容納20名站立乘客,或是4名輪椅乘客與7名站立乘客。

 

  根據豐田的規劃,2025年前會逐步安排民眾入住Woven City。首階段先讓360名老人家或育兒家庭入住,之後再安排豐田員工定居於此,最終目標是容納2,000人在這裏生活。市內所有建築物將由木材建成,屋頂均會裝設太陽能板作輔助性供電,支援市民生活所需的主要能源,則來自放置於地底的氫燃料電池。

 

  入住者可以在太陽能發電的照明系統下,安坐家中享受智能機械人提供的各式服務,譬如倒垃圾、清潔家居等,並可接受AI健康檢查。因此,醫院可以提前獲知病人的身體狀況數據並預約掛號,為獨居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提供更便利的醫療服務。

 

Woven City建築物的主要建材是木材,採用傳統日本細木工工藝,結合機械人技術生產而成。(圖片來源:翻攝豐田官方YouTube影片)

豐田自駕車e-Palette在2019年東京車展上首度亮相,將於2021年7月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與殘奧會上,提供循環線小巴服務;之後便會進駐Woven City繼續進行測試。(圖片來源:Toyota官網)

e-Palette的對開式自動側滑車門開口很大,加上低底盤與電動斜板,讓輪椅人士可以無障礙地上下車。(圖片來源:Toyota官網)

 

日本深耕智慧城市20年

 

  其實,日本政府早於2002年已開始展開智慧城市部署,嘗試從汽車交通與IT網絡入手,建構智慧城市的雛形;其實,發展過程中亦不乏豐田身影。

 

  2009年,日本政府提出「I-Japan」策略,目標是2015年實現「安心而充滿活力」的數碼化社會,讓數碼科技有如空氣與水般融入日常生活之中。2010年,政府選定豐田市、橫濱市、京都府、北九州市作為智慧城市試點,進行智慧技術與相關商業模式的試驗。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社會非常關注災後重建與能源問題,民間對興建節能減排的智慧城市呼聲日高,於是政府進一步擴展智慧城市的建設領域。

 

  2012年,豐田為豐田市設置交通聯網系統,可支援汽車導航、停車場搜索、公共交通路線搜尋等智慧出行服務。後來,豐田市更索性將能源管理平台連接到交通聯網系統,把智慧電網與智慧交通串聯起來,使智慧城市布局更見完整。

 

Woven City內設有自駕車專用道路,既可讓e-Palette展開路面測試,又可接載居民出入。(圖片來源:翻攝豐田官方YouTube影片)

e-Palette不但可用作交通工具,更可以變身為流動商店或餐車;當多輛e-Palette聚集於同一個地方,即可成為Woven City內的露天市集。(圖片來源:翻攝豐田官方YouTube影片)

 

豐田搶先全國建超級城市

 

  2016年,豐田成立「Toyota Connected」子公司,以作為集團的數據科學中心,並提出三大策略:一,豐田所有車輛均可互聯,建構車聯網平台;二,引入大數據方案,推進豐田業務變革;三,跟IT企業展開合作,創造新的智慧出行服務,而首個合作夥伴是微軟的Azure雲端運算平台。

 

  2020年1月,豐田章男在CES展覽會上發表Woven City智慧城市構想;同年3月,宣布跟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NTT)共同開發智慧城市信息平台「都市OS」。

 

  2020年5月,為加快城市智慧化轉型的《國家戰略特別區域法修正案》獲日本參議院通過,此後日本各主管機關有責任減少不必要的規範,以推動智慧城市科技項目的發展。日本政府將於2021年底前在全國選出5個地區,劃定為「特別區域」,並於2022年或以後為選定區域引入大量AI應用技術,將之改造成「超級城市」(Super City),目標是到2030年自動駕駛、無現金支付、遠距醫療、遠程授課等項目,已徹底融入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如今豐田搶在全日本之先,建造Woven City,雖則耗費甚巨,但此舉既對未來「超級城市」建設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又可便於測試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技術,對爭取未來的科技話語權有莫大幫助,其實除笨有精!

 

Read More:【電動車大戰】次世代電池規格競賽!固態電池美日爭霸,主宰未來電動車市場格局!

Read More:【日本智慧城市何以致勝?】民生需要、企業推動、法律配套三管齊下

 

05/07/2024

蘋果AI野望!iOS 18不止ChatGPT,還會整合Google Gemini?Apple AI產品策略大揭秘!

#Smart Living #智慧生活 #ChatGPT #AI #iOS 18 #Anthropi #Google #生成式AI #Apple #Apple Intelligence #OpenAI #蘋果

  在生成式AI的賽道上,蘋果(Apple)比對手遲了一年才發表Apple Intelligence,處於落後位置。有消息指,為求迎頭趕上,蘋果除與OpenAI合作外,也會跟Google和Anthropic達成合作協議,預計在2024年秋季釋出的《iOS 18》作業系統,可能會有ChatGPT以外的AI服務可供選擇;日後添加更強大的AI新功能時,或許會改用類似iCloud+的訂閱模式。當Apple的產品策略聚焦於AI,將為其業務帶來甚麼新面貌?蘋果AI的發展將會面臨甚麼新挑戰?

 

蘋果AI部署慢步調優勢漸露

 

  在引進新科技時,Apple一向採取非常審慎的態度,以致對新技術的採用速度往往偏慢,近年的生成式AI正是最明顯例子。ChatGPT在2022年11月面世後,旋即引爆生成式AI熱潮,微軟(Microsoft)、Google、亞馬遜(Amazon)等爭相在2023年推出AI工具,惟Apple卻一路拖到2024年 6 月始發表Apple Intelligence。

 

  蘋果在AI部署上的慢步調作風一直飽受外界爭議,但最近看到其對手的AI項目相繼宣布失敗,反而凸顯其慢步調的優勢。微軟發表發表AI PC規格「Copilot+ PC」,對撼整合Apple Intelligence的Mac電腦,可是其主打AI功能「回想」(Recall)卻遭很多保安專家批評,具有極大資安風險,迫使微軟在2024年6月宣布押後推出此功能。

 

當《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正式推出時,作業系統內將包含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圖片來源:翻攝蘋果官方YouTube影片)

蘋果採用慢步調作風,一開始只針對一小部分用戶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所以初期僅支援美式英文。(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甫踏入2024年7月,另一科技巨頭Amazon宣布停止銷售商用AI機械人Astro for Business。該機械人於2024年11月上市,面向零售業與製造業的商家,但如今只發售7個月就要停產,成為非常短命的AI產品。Apple寧願待產品設計完善、測試妥當後,始會推出市場,這樣即使看似遠遠落後於對手,但總勝過產品發表後被迫撤回或停售的尷尬局面。

 

Gemini模型秋季登陸蘋果AI

 

  為讓其AI服務變得更多元化,蘋果將為Apple Intelligence引入ChatGPT以外的AI模型。根據彭博(Bloomberg)報道,蘋果已跟Google和另一家AI初創Anthropic達成合作協議,其中Google的Gemini模型將率先於2024年秋季登陸蘋果AI平台,這正是Apple Intelligence測試版伴隨著《iOS 18》推出的時間點。

 

  Apple決定跟多家AI公司合作,可以為其用戶帶來更全面的AI體驗。事實上,每家AI公司皆擁有獨特的技術優勢,如把不同公司的AI模型整合至同一平台上,Apple Intelligence可以在不同任務和應用情景中為用戶提供最佳選擇。

 

  譬如Anthropic的Claude模型在撰寫創意文案上較出色,Google的Gemini模型在規劃行程的考量上較仔細。藉由這種多元化的合作策略,蘋果可以讓Apple Intelligence在各個方面皆保持優勢,同時又不會過度依賴單一AI技術供應商。

 

日後用戶在Macbook與iPhone上,除ChatGPT外,或許還可以召喚Google Gemini來協助文書處理。(圖片來源:翻攝蘋果官方YouTube影片)

 

AI訂閱模式創造新收入來源

 

  早前WWDC 2024大會上,Apple展示了Apple Intelligence的各種應用功能,相信這些功能都是可以免費使用。但日後Apple Intelligence如有新功能加入,用戶或許要另外付費才能使用,情況有點像iCloud+訂閱服務。

 

  iCloud為iPhone用戶提供5G的免費儲存空間,若用戶覺得不敷應用,可以付費升級至iCloud+,不但可享用更大的雲端儲存空間,還可以使用隱藏電子郵件、iCloud私密轉送,自訂電郵網域等增值功能。

 

  目前主流的AI工具如OpenAI ChatGPT、Microsoft Copilot、Google Gemini等均設有收費版本,讓用戶使用回應速度更快、生成能力更強大的AI模型,相信未來Apple Intelligence都會有類似的收費服務。另外,倘若用戶透過iPhone訂閱OpenAI等合作夥伴的付費版服務,預計Apple 也會從中抽取分成,為蘋果帶來銷售手機以外的新收入來源。

 

蘋果AI面臨歐盟新法例挑戰

 

  不過,Apple Intelligence的推出之路卻是布滿荊棘。2023年,歐盟通過《數碼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DMA),將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Meta、字節跳動家大型互聯網企業定性為「守門人」(Gatekeeper),必須承擔義務促進更公平的市場競爭,確保平台的互通性,以及保障用戶私隱免受侵犯;一旦發現違規,最高可被判處等同全球營業額10%的罰款。

 

  歐盟執委會於2024年6月宣布,初步認定Apple Store業務規則已違反DMA,令蘋果成為首家受此法例起訴的企業,預計於2025年3月底前做出最後裁決。有鑑於此,蘋果已表示,2024年內不會在歐盟推出Apple Intelligence,避免再遭歐盟起訴。

 

  從技術層面來看,Apple Intelligence背後的大型語言模很有機會涉及複雜的數據處理與私隱問題。更棘手的是,DMA的互通性要求與Apple的商業模式是互相違背的。蘋果透過嚴格控制硬件、軟件與服務無縫整合,為用戶帶來最佳的使用體驗,成功把客戶鎖在蘋果生態圈內。

 

  DMA所要求的互通性,等同打破Apple築起的生態圈圍牆,容許用戶自由地自由地遷移到不同平台、使用不同服務,這樣將對蘋果的商業模式造成極大衝擊,因此寧願暫時避開歐洲市場。但長遠而言,Apple究竟將如何應對DMA的規管,AI產品策略又會作出甚麼相應調整,還需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蘋果AI反擊戰!Apple Intelligence全面融入iPhone、Mac、iPad,能否改寫AI市場格局?

WWDC 2024最強預告:iOS 18將整合ChatGPT?Apple與OpenAI聯手掀iPhone智能變革?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