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政經范局
27/06/2024

亞洲追求「王道蕩蕩」,大國無懼「孤家寡人」

#政經范局 #俄羅斯 #普京 #南海局勢 #訪問亞洲 #中國 #朝鮮 #越南 #政情 #國際動態 #俄烏戰爭 #大國博弈

 

正當中國全力控管南海緊張局勢之時,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專機上周先飛向東北亞的平壤,再轉往東南亞的越南。這個敏感的時間點,提醒我們必須把普京的到訪亞洲,和中國面對的周邊緊張局勢聯繫起來,才能更全面透視當前由東北亞至南海的地緣政治「風景線」。

 

普京訪問朝鮮,金正恩親自迎接(美聯社)

 

 


  東北亞至南海這條線,正巧就是上世紀中葉美蘇爆發冷戰,兩國將陣營對抗由歐洲引向遠東,最終迫使新中國在此成立之初就捲入朝鮮戰爭,美國自此在西太平洋緊緊扼制著中國出海口的所謂第一島鏈。

美俄觸動西太平洋地緣政治

  就在普京訪問亞洲之際,位於中國京畿門戶之外的朝鮮半島,再次感受到俄烏戰爭傳來的衝擊波。當北約和俄羅斯均發出核戰戒備警號之時,朝、韓兩國各自選邊站,或為盟國提供軍火,或蓄謀將半島核對峙升級。以美國為首的域外國家,同時在南海鼓動民族主義情緒,支持小馬可斯當局帶頭挑戰中國的領海九段線邊界。

  在此緊張局勢下,美俄兩國在沿東北亞至南海這條線上的任何動作,無論是俄總統專機降臨朝、越,還是美國軍艦為小馬可斯隔空打氣,都直接觸及中國的西太平洋地緣戰略利益。外界若仍以冷戰時期陣營對抗的舊思維,來判斷中國是親俄還是親美,都顯得既不合時宜,又落後於形勢。因為,中國及鄰國的當務之急,正正是防範冷戰式陣營對抗重演,破壞地區穩定,對中國的新質生產力發展、相應產業鏈的生成、新興市場的拓展形成干擾。

  更何況,北京自美蘇冷戰年代就主張不結盟政策。以朝鮮半島局勢為例,早在1950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之前,中南海也經過激烈的內部討論。最終促使志願軍參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包括朝鮮在克里姆林宮默許下盲目冒進,一再忽略北京發出的,美軍即將參戰的警告,結果被美軍從仁川登陸,攔腰截斷其南下攻勢;二是麥克阿瑟得勢後也無視北京的警告,不僅揮軍越過三八線,更執意把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北。

  朝鮮人民軍的潰敗,和麥克阿瑟的野心給新中國帶來兩大危險:一方面固然是麥克阿瑟在所謂共和黨「台灣派」國會議員支持下,不受民主黨總統杜魯門制約,蓄意把戰爭引向中國境內;另一方面則是,一旦朝鮮全境被佔領,金日成極可能試圖退入東北建立流亡政府,而蘇聯亦因此可能以「協防」為由,要求在東北長期駐軍,導致東北淪為美蘇對抗的前沿。

 

普京為金正恩駕車以展示雙方友誼(美聯社)


美、蘇兩大陣營誤判導致志願軍入朝作戰

  這個局面迫使北京把軍事力量的紅箭,從南下台海改為回防東北。當美軍前鋒抵達中朝邊境之際,北京也終於下達了志願軍跨過鴨綠江的命令。由此可見,志願軍入朝作戰,是美、蘇兩大陣營均對半島局勢做出嚴重誤判,且不理會北京警告的結果。而志願軍的參戰,不僅把半島的南北邊界重新撥回到三八線上,同時亦鞏固了東北的主權歸宿,從而得以重新建構京畿地區的戰略安全緩衝。

  由此可見,中國當年一窮二白之時仍敢於出國參戰,並非充當冷戰陣營對抗的「出頭鳥」,而是有自身的切實戰略安全考量。正因為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安全戰略和外交政策,導致其後在相當長的一段冷戰時期,受到美、蘇兩大集團同時孤立,成了依賴自力更生的「孤家寡人」。

  時隔朝鮮戰爭爆發74周年,歐洲的戰火再次促使美俄把眼光重新投向遠東,以減輕烏克蘭戰場的壓力。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美俄均需避免再度對亞洲局勢發生誤判。如果無視北京的戰略安全底線,執意推動冷戰復活,最終將給自身帶來傾覆式的地缘利益損失。進一步說,北京如果真的「倒」向哪一方,實際上取決於美俄在中國周邊的政治活動,是執意窮兵黷武的「霸道」行逕,還是順應亞洲區域的「王道」政治哲學。

  放眼今天亞洲各國,日韓等國面對經濟停滯不前,貨幣貶值,社會陷入少子化、高齡化的嚴重內捲,民生苦不堪言;東南亞等國本來累積了一定經濟基礎,可望加入產業升級的大軍以提升國力,但目前亦不斷受到國際間動盪局勢的干擾,從而波及其發展速度,進一步危及社會穩定。

 

普京由朝鮮轉抵越南,反映與北京的互信(美聯社)

 


亞洲需重建「王道」抵制「霸道」

  基於中國與周邊國家共同享有儒家文化圈的歷史淵源,當前北京與區內各國最易於互相理解的共同政治語言,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種「王道」思想,和北京當前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脈相傳。而當代政治的「王道」,就是各國少搞集團對抗,合作推動「仁政」,不分彼此造福民眾。

  這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亞洲的背景。雖然普京此行顯然是為了在俄烏陷入持久戰之際,打破西方孤立,擴大盟友陣營,但他在行程安排過程中,仍然小心翼翼避免觸犯北京的外交立場與戰略定位。這體現在一、他5月訪華時,並沒有順道訪問朝鮮,而是不惜大費周章,在時隔一個月後才飛抵平壤。這個時間安排,避免了被外間渲染成「中朝俄結盟」,加劇半島緊張對立,並影響中國與歐洲的關係。

  其二,雖然普京與金正恩簽署協防條約,給予了平壤急需的安全保障,但僅限於防禦性質。普京在俄朝軍事技術合作問題上亦點到即止,僅表示在必要時不排除對朝提供先進武器,在最為敏感的朝核問題上亦三緘其口。

  其三,當美國以共同防禦為誘餌,推動菲律賓在南海升級抗中之時,普京訪問了越南,與河內商討擴大能源、防務安全領域的合作,甚至醞釀開發核能等。凡此種種,想必都離不開北京的信任,才能順利推行。

 

中國海警在仁愛礁阻截菲律賓海軍(互聯網)

 


  作為金磚輪值主席國的元首,普京料還會參與推動南海問題的對話。例如他很可能與越南討論了加入金磚的問題,並就南海緊張局勢交換意見。而在普京離開河內不久,越南外交部即表示,主張以談判對話來解決南海糾紛。

  是以,中國西太洋一側國際地緣政治的演變,除了美俄兩國的主觀戰略意圖外,還看中國有沒有實力以「王道」思想,規範區域行事準則,這將是檢驗中國的大國實力的重要指標。相較於普京的審慎而行,美國當前仍堅持以一極霸權姿態,拒絕接受北京在自家門口製訂區域規則的資格,並因此不斷推動區域緊張局勢升級。

  這才是導致當前中國與俄羅斯走近,與美國疏遠的根本原因,而非中國要找尋哪個山頭。反過來說,美俄任何一方如背離亞洲追求和平發展的整體利益訴求,中國作為區內大國,亦不應懼怕當「孤家寡人」,以求「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16/07/2024

萬斯——從「山裏人輓歌」到副總統候選人

#政經范局 #美國大選 #拜登 #山裏人輓歌 #萬斯 #特朗普

  1993年曾經上映過一部膾炙人口的美國青春電影,英文小說原著和電影名為《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是甚麼在消耗吉伯特),香港則一如既往改了較具薔薇色彩的《不一樣的天空》。

 

遇刺後的特朗普與萬斯齊齊現身共和黨大會(美聯社)


  這部片子奠定了多位荷里活明日之星的地位,例如飾演大哥的尊尼特普、弱智小弟里安納度狄卡比奧,以及途經小鎮而與大哥邂逅的茱莉葉路易絲。無論尊尼特普近年來捲入多大的糾紛,這部電影中的大哥形象始終令我對他心存好感。

  尊尼特普演活了一個美國小鎮草根家庭的青年形象,他依靠在雜貨店打工的微薄收入,照顧終日癱在梳發上的癡肥母親、隨時會不知所蹤的弱智弟弟,以及討厭家中一切、巴不得立即逃之夭夭的妹妹。為了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大哥隨時隨地都在被「消耗」,例如他在遇上茱莉葉路易絲之初,基於自身狀況,並不敢對她表白。

萬斯暢銷書助特朗普勝選

  直至廿多年後,另一本美國自傳體暢銷書的誕生,才使得我們對尊尼特普飾演的大哥,有了更深入和系統性的了解——這位大哥的遭遇並非個別現象,而是美國內陸農村和沒落鐵銹區日趨嚴重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這本書的名字叫《山裏人輓歌》(Hillbilly Elegy),他的作者叫萬斯(J.D. Vance),剛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被確認為特朗普的副總統競選拍檔。

 

特朗普中槍後臨危不亂,贏盡民心。(美聯社)


  在自傳中那位出生於破碎草根家庭、全靠外公外婆養育及個人努力考上耶魯大學的青年,即將以39歲的共和黨少壯派參議員之身,陪伴在遇刺後如日中天的特朗普,問鼎美國政治的最高權杖。萬斯與特朗普亦似乎一直存在若隱若現的政治紐帶,他的作品在2016年面世,那年正好是特朗普首次競逐總統。

  有一種意見認為,萬斯書中對白人草根苦況的描述,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這個群體對特朗普的支持,追隨其「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口號,把這位政治素人送進了白宮。而今年捲土重來的特朗普,顯然也展示出了與過往政治素人截然不同的面貌。

  他在賓夕法尼亞州中槍後臨危不亂,振臂高呼「戰鬥!戰鬥!戰鬥!」在美國公眾面前展示了一位勇敢果斷的領導者形象。而他在事發3天後對萬斯的邀請,亦反映出他對政治人事安排的成熟與慎密。「含著金鑰匙」出世的特朗普,現在有了一位從草根出身並打拼至參議院的青年擔任副手,使得他面向國內問題的政治理念更具誠意,也同時為共和黨未來的領袖交接奠定了基礎。

拜登:萬斯只是特朗普的「克隆」

 

電影中的「山裏人」都成了荷里活巨星,萬斯又會如何蛻變?


  民主黨人立即調轉槍口攻擊萬斯,反過來也展示出美國競選政治的黨同伐異。例如,因為不願退選現在變得進退兩難的81歲拜登,居然攻擊萬斯說:「他在很多問題上,只是特朗普的『克隆』。」當他發現這句攻擊性的說辭還不足以抵銷萬斯的受歡迎程度時,又在社交網上發文說:「關於萬斯,我的意見是,他大談勞動人民,但卻和特朗普想要提高中產階級家庭繳納的稅收,同時推動為富人減稅。」

  當拜登攻擊萬斯時,似乎忘記了後者還只有39歲,並沒有一位因為吸毒、非法藏槍面臨刑責,且面對層出不窮貪腐指控的兒子。而萬斯的著作說明他對美國社會的了解是透徹而又理性的。

  2016年《Hillbilly Elegy》面世後,在中國內地和台島都有了中譯本。內地版譯名是《鄉下人悲歌》,其實譯得不錯,但我覺得《山裏人輓歌》似乎要更準確一些。台版則譯成了《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我覺得走得有點遠了,這本書講的不是廣義的美國白人,而是住在內陸的弱勢社區,是白人社會的邊緣人。

  特朗普參選之初我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某些書評指作者為特朗普支持者,提供了反抗中國「經濟入侵」的理論泉源。但當我自己翻看的時候,發覺完全不是這回事。萬斯真正想指出的,是美國衰落的原因來自社會內部,例如家庭的瓦解,和對教育的忽視。

萬斯:美國的問題來自國內

 

萬斯的自傳成為2016年美國暢銷書(互聯網)


  萬斯以自己的成長過程,說明美國在二戰結束後經濟空前繁榮的那段時間,新興中產階層並沒有注重對家庭觀念的維護,學校也沒有跟進下一代的教育。萬斯舉了個親身例子,他小時候在學校的大部分同學都不會算術,教師對此見怪不怪,反正這些孩子教也教不會,倒不如睜隻眼閉隻眼就算。由於「山裏人」的教育沒有提升,當美國企業外移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被打回原形,沉迷毒海、無所事事,依賴救濟過活。

  《山裏人輓歌》描寫了80年代他的外公參與工會反對日貨的情景,而如前所述,萬斯本人顯然更傾向於認為美國的衰落有內在因素,並主張強化美國本土競爭力,改善基層生活水平。萬斯從政後,反對拜登政府耗費國力推動烏克蘭戰爭,主張對華提高關稅以保障國內工業,皆服從於美國休養生息的目標。個人認為,就意識形態而言,他並沒有諸如民主黨國務卿布林肯那種強烈的反中情結。

  話說回來,今天的萬斯貴為參議員和副總統候選人,已不再是當年的窮小子。回到本文最初,在《不一樣的天空》孕育出來的尊尼特普、里安納度狄卡比奧最終都成為荷里活巨星,人生也發生了蛻變。在現實中,我們故且觀察這位走進華盛頓的「山裏人」,如何在美國政治核心的舞台上銳變。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