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政經范局
29/11/2022

2022年藍營大勝,2018年又何嘗不是?

#民進黨 #九合一 #國民黨 #藍營 #綠營 #韓國瑜 #台灣 #大國博弈

  民進黨在剛結束的「九合一」台島地方選舉中兵敗如山倒,失去北部大半壁江山。乍眼一看,國民黨又回來了。

 

韓國瑜(右一)打破兩年沉寂為黨友站台(互聯網)


  可2018年的「九合一」不也是藍營大勝嗎?想當年,台島南部掀起一股浩浩盪盪的「韓流」,主角韓國瑜靠他在基層的長年打拼,居然抄了綠營的大後方,一舉擊敗對手陳其邁,高票當選高雄市長。


  論氣勢,「韓流」當年在高雄的告捷,比今日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結果呢?韓國瑜北伐鎩羽,不僅在兩年後以「552」輸給了蔡英文的「817」,更於同年4月在綠營秋後算帳之下,被罷免高雄市長。


「韓流」不敵「817」


  所以,國民黨在歡慶今年的勝利之時,恐怕不會忘記「韓流」曇花一現的陰影,更不會忘記,藍營當時既想謀取「韓流」紅利最大化,但又不肯傾力支持這支「地方軍」,是造成韓國瑜北伐鎩羽的一個主要因素。


  韓國瑜在2018年「奇襲」高雄得手時,只是政治素人,尚不足以純熟掌握競選機器的各道機關。因此,當國民黨中央呼籲他迎戰2020年大選時,他是猶豫再三才點頭的。


  結果韓國瑜在高雄市長的位子上還沒有坐熱,就冒然移師北上。不出所料,在接下來的競選過程中,黨內處處曝露出各打算盤的山頭主義「頑症」。而只有地方選戰經驗的韓粉團隊,一旦遭遇民進黨的「中央軍」,單是1450都打得他們落花流水,更不要說類似於「芒果乾」等一個又一個來自於競選核心、精於謀算的口號和策略了。


  兩年前的「韓流」與「817」之戰,反映了地選與整個台島大選性質的截然不同:一方面,藍營縱然有韓國瑜這般注重民生的政治生力軍來締造地方選舉的勝利,但卻不見得可以順利打破核心的一池政治死水;另一方面,綠營的「芒果乾」套路就算在大選頻頻得手,到了論民生的地方選舉,卻也有賣不動的時候。

 

藍營地選大勝,蔣萬安(前排右一)當選台北市長(互聯網)


「芒果乾」賣不動的啟示


  就像今年的「九合一」,面對藍營「假疫苗」、「假論文」等指控,綠營眼見選情難看,也硬著頭皮再次打出「芒果」牌,結果卻換來了創黨後最凄慘的地選結果。「芒果乾」居然失效,藍營又該得到何種啟示?


  平心而論,藍營在競選機制的微觀操作上,其實不乏精細盤算之才。但左算右算,都離不開保住選票的短期目標。面對綠營一次次拋出的「芒果乾」,藍營新生代近年倒是更傾向於在兩岸問題上採取駝鳥態度,專注於對地區民生的建樹。如此一來,藍營可能墜入「贏了地方,但卻輸掉政權」的宿命。


  國民黨的駝鳥態度正導致它失去對兩岸問題的影響力,而一個對兩岸問題居然沒有了影響力的國民黨,在島內外的價值何在?更何況,既便是島內的民生問題也離不開兩岸關係的晴雨表。


  藍營要保民生,能推動菠蘿、石斑出口?能阻擋萊豬進口?還是制止台積電的強拆?凡此種種都做不到,民生也就成了假議題。是以,當綠營的「芒果乾」賣不動之時,藍營確有必要思考自己的兩岸訴求。

 

民進黨遭受建黨以來最嚴重地選失利(互聯網)


百年老黨變地方鄉黨?


  在接下來的日子,突破綠營「蔣家後人」原罪塗抹,而成功當選台北市長的蔣萬安,一待就職便難逃大大小小的市政風波和政治旋渦,能否在政治生涯中更上一層樓仍待考驗。


  而藍營在歡呼「九合一」的勝利之後,即將又要轉入籌備2024年選戰的各打算盤。在今次地選過程中,沉寂了兩年的韓國瑜突然現身為多名黨內參選人站台,一時之間韓粉情緒空前高漲,大有「韓流」再起的勢頭。


  韓國瑜在媒體面前顯然也成熟得多了,閉口不提他的未來動向,因此黨內外暫時也都還猜不透他的打算。畢竟,國民黨內還有促成「九合一」大勝的黨主席朱立倫,以及在防疫、市政面面俱到而連任新北市長的侯友宜。


  面對藍綠之外第三方力量的持續抬頭,國民黨無論是誰出選,都需要竭力避免自身的邊緣化,因為長此下去,這個百年大黨就可能降格為只善於地區事務的地方鄉黨。難就難在,國民黨還提得出面向兩岸未來的新口號嗎?又或者願不願意為了這個新口號,而犧牲部分短期選票?


  反觀九合一投票前的這段時間,海峽對岸民眾更為關注的是台北故宮被打破的明清官窯瓷器,以及大熊貓團團的英年早逝,誰還在乎哪個黨當選?

30/07/2024

水淹高雄,綠營防洪豪言破功

#台灣 #台灣熱話 #高雄 #陳其邁 #賴清德 #陳菊 #國民黨 #韓國瑜 #民進黨

  台灣南部的高雄是香港遊客旅遊熱門城市之一,當地遊客多達近四成來自港澳,所以港澳民眾應該對此地並不陌生。不過,上周颱風格美帶來豪雨,讓高雄竟然成為「水都」,街道變成河流,近期進行大規模清淤和整建市容,暫時不宜到訪。

 

  高雄誇張的水浸畫面躍上外國傳媒,在島內更引發不少輿論和在野黨指責,因為全台砸最多錢治水的地方竟然淹得如此淒慘,當局難辭其咎。之所以引起普遍批評,在於民進黨當局2021年推出高達8800億新台幣的「前瞻計劃」,美其名用於基建和治水防洪,真正目標卻是瞄準2022年「九合一地方選舉」,藉由大量分配經費收買民心、鞏固綠營執政縣市票源,也就是所謂的政策賄選。全台21個縣市中,民進黨在地方執政的縣市只有7個,卻分得近一半預算,其中高雄更獨獲1265億新台幣奪冠,經費是當時民眾黨執政的台北市七倍之多。

 

高雄雖花大筆經費治水,一場豪雨仍令到處水浸。(圖片由作者提供)

 

  收了那麼多預算,綠營當然轟轟烈烈對外宣傳大搞防洪建設,市長陳其邁更聲稱高雄是一座「海綿城市」,意思是不管下多大的雨,防洪設施都能像海綿一樣把水吸收,不會淹水。不過,一場豪雨卻讓這些宣傳伎倆全部破功,更讓民眾質疑治水預算到底花到哪裏?

 

  民眾從電視和社交媒體看到,市區街道洪水高到可以把私家車浮起來漂走,亦有民眾追著被水沖走的電單車。市區內不少大樓居民,努力安裝防洪板,企圖阻止洪水沖進地下停車場,自力拯救愛車。鬧區街道更變成黃泥滾滾的河流,不少人游泳撈魚,苦中作樂。過往綠媒總愛以幸災樂禍的角度報道大陸的水災畫面,一個都不少的出現在高雄。

 

市區水浸,大樓居民只好合力安裝防洪板擋水自救。(圖片由作者提供)

 

  如果這次水災發生在藍營執政縣市,首長一定被罵到永不超生,綠營甚至會動用司法機關調查,目的就是讓藍營縣市長下一屆無法當選。但事件發生在綠營大票倉,果真依照島內的政治生態,發展迥然不同。

 

  賴清德在水災第二天前往高雄視察,稱讚這次水退速度比當年莫拉克颱風快,甚至說當年水淹一層樓高,而他發表講話的旗山地區這次水深只有30公分。事實上,高雄水災水深最高的是知名旅遊景點田寮月世界,那裏變成「水世界」,水深達兩層樓高。

 

  高雄市長陳其邁將責任歸咎於極端氣候,認為一兩天內下了一年的雨量,規避市府治水失敗、防洪不力的責任。

 

  2010年高雄亦因颱風造成「919水災」,時任民進黨籍市長陳菊,不但沒有在現場勘災,而是在官邸休息,還將治水責任推給國民黨執政的「行政院」,指摘傳媒罵錯人。

 

  國民黨籍韓國瑜2018年當選、短暫擔任高雄市長被罷免前,以清除排水渠道污泥和雜物預防淹水,被當時綠營議員譏笑為不切實際。這次水災後有國民黨議員貼出下水道清理出大量飲料空樽等雜物照片,反映出綠營只著重花大錢搞建設塑造形象,卻無心進行最基本但不討好的基礎設施維護,讓基建都是金玉其外。

 

下水道堆滿垃圾,怪不得雨水排不出去四處淹水。(台北市議員游淑慧fb圖片)

 

  不過,也不得不稱讚綠營會選舉,善於對民眾洗腦,經歷如此嚴重的水災,南部民眾仍然歸罪雨量太大,而非防洪設施無效。

 

  在島內流傳一則笑話,批南部選民尤其台南、高雄和屏東的,只看顏色、不問能力,綠營就算推個西瓜出來(西瓜皮是綠色)都會當選。這次南部水災,再度驗證了這個雖是開玩笑但有高度真實性的說法。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