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Green Monday
24/11/2016

素食入屋成主流

#素食 #識食

  2014Green Monday曾委托獨立市場公司IPSOS作市場調查,了解全港市民的素食習慣。兩年過了,我們再次做相同調查,訪問了10011564歲的香港市民,看看這段日子,素食的意識和習慣可有深化,結果很高興和大家匯報,素食文化進一步「入屋」,當中尤其以年青人的增長最顯著,而「死硬派食肉獸」的數字則大幅下降。

 

  「有實踐每週一天、一半或全部時間素食的人維持在22%的水平,代表約160萬香港市民有多菜少肉、彈性素食的習慣;

 

  全港有聽過Green Monday的受訪者比例,由2014年的17%大幅躍升至今天的29%

 

  按年齡層分析,1524歲聽過Green Monday的受訪者上升一倍,由22%升至45%,但4564的組別同樣得出一倍升幅,認識Green Monday的比例高達三成;

 

  堅持無肉不歡的「死硬派食肉獸」比例顯著下跌,由27%大跌至17%,換句話說,絕大多數人已接受素食Go Green的概念;

 

  按性別分析,每三位女受訪者便有一人聽過Green Monday,男士則每四個就有一個,升幅足一倍至25%。」

 

  以上結果,當然是有賴整個社會不同有份推動過素食的人士和單位,當中最明顯是近年多了很多主流餐廳增加素食菜譜,像Pizza Express、譚仔三哥、黃枝記,以及近期的蘭桂坊十七間食肆,還有素食餐廳的激增,都令大眾對素食改觀,因為有多元化的選擇才能令go green真正成為飲食文化主流的一部分。其次是媒體方面的支持,當中包括與ViuTV合作拍攝《阿美利堅無肉飯堂》與及肥媽在《暖DD‧食平D》節目介紹素食菜式,都是令Green Monday能成功「入屋」的重大原因。

 

  至於我們今年起動,由賽馬會資助的綠在家中GIY計劃,一共印刷了八千本素食食譜全港派發,設立網站方便大家上網找尋食譜,還請來影后林嘉欣擔任大使舉辦素食廚藝大賽,都是令更廣泛年齡層認識Green Monday的元素。而由四年前已開始在學校推廣的無綠不歡校園計劃,更是越來越深入民心,至今覆蓋超過八百多間中小學以及八間大專院校,我們繼續與大型膳食供應商緊密合作,在校內推廣有營素餐。

 

  最後當然還有Green Common的開業,至今分別在中環、尖沙咀、上環、灣仔的四個一站式「素貨」熱點,目標無非是方便大家「找素」,同時亦將全球創新的健康素食產品如植物肉Beyond MeatGardein、植物奶Califia等帶來香港,並引入一田、City’super、崇光等主流超市,大大打破以往素食買餸缺乏食材和不方便的大難題。

 

  在此再次感恩每一位有份令素食文化在香港以至全世界蓬勃起來的朋友多年來的努力,但這些進步其實只是開始,隨著全球暖化的危機的惡化,和動物工廠不人道和危害人類健康做法越見嚴重,但願兩年後我們再做調查時,低碳素食和生活的參與人數會有更大的躍升!

  

 

 

 六和素食

 

  要推薦一間中式素食店,六和必定名列前茅。去傳統齋舖吃飯,通常是想尋回一些經典味道,不過有時菜式過於油膩,又或者用上許多加工製成品,吃得太多,反而失去清淡素食和吃得健康的原意。六和素食的厲害之處,就是用天然的食材,加上烹調技巧,在色、香、味三方面重現「那些年」的滋味。

 

梅菜扣玉

 

  梅菜扣玉就是經典中的經典,相信大部份香港人都一定食過葷版的梅菜扣肉,Go Green後本來以為與之無緣,想不到六和這碟素食版以冬瓜代替肥豬肉,居然也做到入口即溶的口感,師傅先將冬瓜輕輕炸過,在扣玉上劃上十字,再放入秘製醬汁炆熟,旁邊灑上惠州梅菜,吃下去心裏面立刻跳出一句:就是這種味道!

 

菱角豆腐餃

 

  素餃子本來已經不是隨處可吃,用豆腐來做餃子皮,根本就是一道極考功夫的菜式。師傅將滑豆腐片成薄餃皮,輕手包入菇粒、芹菜粒等,摺成菱角型,放在碟上,再在周邊注入蛋白和灑上靚杞子,蒸出來菱角豆腐餃滑溜又鮮味,餃皮完整無缺,可見火喉控制得多麼好。

 

黑松露石榴球

 

  六和的點心貴精不貴多,原來師傅很重視點心是否精緻,點心能夠成型、夾起來不易散開,才會推出給客人享用。黑松露石榴球是石榴雞的素食版,晶瑩的餃子皮包入雜菌,用芹菜紥好後,放上一點黑松露去蒸,吃下去就是一盎兩件的滋味。

 

綠茶豆沙煎軟餅

 

  逢星期五、六、日晚上,六和素食多數客滿,想一嚐這些經典味道的話,最好提早訂位。

 

地址:銅鑼灣堅拿道西10號冠景樓1A

電話:2759 136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00-23:00

 

19/06/2024

吃得飽再要吃得好

#財金大勢 #素食 #超加工食品 #植物性食品

  全球糧食危機,不單要「吃得飽」,牽動大國博弈的,已不光是一碗飯、一個麵包的考量。人類為解決糧食問題,一直費盡心思,例如以不同種植的方法和技術,提升農作物的量和質,包括使用農藥、基因改造技術等。但為「吃得好」而衍生的健康危機,同樣值得關注。

 

  素食給人的印象是環保、健康,但《紐約郵報》上周引述巴西聖保羅大學及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在英國醫學期刊《刺針》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超加工」純素食品會增加患上心臟病及早夭的風險。

 

  超加工食品包括包裝的食物、飲品和穀物,以及即食產品等,它們含有色素、乳化劑、味精及其他添加劑;糖、飽和脂肪、鹽等含量極高,也通常缺乏維他命。

 

超加工素食損健康

 

  該項研究調查了逾11.8萬名40至69歲英國人的飲食,發現雖然植物性飲食可促進心臟健康,但僅限於新鮮植物性的食物,例如水果和蔬菜、穀物和豆類等。

 

  研究發現,在日常飲食中,植物性食品每增加10%,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就會下降20%。不過,如植物性食品經過「超加工」,與心臟病相關的死亡人數就會增加12%,因這些食品的成分和加工方法,都會導致血壓和膽固醇升高。研究又發現,以天然食品取代植物性超加工食品,可將心臟病死亡率降低15%,並將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降低7%。

 

  雖然市民普遍知道,素食健康,而加工食品則不利健康。但這類「肉類替代品」,即使不含動物產品的食品,包括餅乾、薯片、糖和軟性飲品等,技術上都屬植物性,相信都不應被大部分人認為是健康。素食人士選擇食品前,應考慮超加工純素食品所涉及的加工程度。

 

  就個人而言,不管吃「仿真肉」(fake meat)、「合成肉」還是其他超加工素食品,在筆者眼中,都比「齋口唔齋心」更差,既「齋」不了口,更「齋」不了心。要素食,就直接吃新鮮的植物性食物好了,為何還要吃甚麼「新」或「超加工」的肉或食品呢?

 

帶大豆「回家」破壟斷

 

  「齋口唔齋心」的肉通常由植物性蛋白質製成,而大豆類的黃豆、黑豆及毛豆就富含植物性蛋白。在香港講大豆,不得不提港產大豆權威、中大生命科學學院的林漢明教授。

 

  今時美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國,其實大豆源於中國,美國到18世紀才引進大豆,逐漸落地生根,現在中國反而要向美、巴西、阿根廷等國家買大豆。

 

  為要帶「大豆回家」,多年來,林教授透過基因分析和雜交育種,與他的團隊研究及改良,如何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培植出耐鹽耐旱的大豆品種,幫助內地偏遠乾旱地區農民之餘,同時發揮豆科植物「固氮」(Nitrogen Fixation)的特性,減少氮肥的使用,從而減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實踐可持續農業發展。

 

  林教授師承大半生從事大豆耐鹽實驗工作的邵桂花,也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范雲六,以及中國植物學家胡秀英的指導。她們都是中國生物學及農業學科研的代表人物,例如范雲六就率先將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到農作物遺傳改良上。

 

  范雲六培育了全球首棵基因改造的植酸酶玉米,也成功培植出有抗蟲基因的水稻和棉花。其中抗蟲棉便打破了美國孟山都公司透過Bt殺蟲基因的專利,壟斷世界棉花種植技術的局面。在她領導下,生物技術研究團隊還開展了其他植物遺傳轉化的研究,研究植物包括玉米、楊樹、馬鈴薯、番茄、油菜等。

 

悠悠萬事 吃飯為大

 

  就國家而言,無論范、林、邵或胡,都與中國許多相關領域的科學家一樣,他們每一項科研,都與糧食有著密切關係,只因為中國悠悠萬事,從來都以吃飯為大。去年7月13日,《人民日報》有篇文章《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可為佐證。

 

  文章說,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中國一個永恆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鬆。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不斷提高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穀物總產量穩居世界首位,14億多人的糧食安全才得到有效保障。

 

  「中國是人口眾多的大國,無論社會現代化程度有多高,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問題不能只從經濟上看,必須從政治上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如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出了問題,誰都不可能救我們。」

 

  因此,中國視糧食安全為「國之大者」,「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裏」。而保證糧食安全,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范、林等人的研究重點,相信也離不開各種穀物的種子。

 

  在保證了糧食安全,讓人民「吃得飽」的基礎上,可進一步要求「吃得好」。中國人普遍會視「有肉可吃」為「吃得好」的基本水平(西方人的奶和蛋標準另計)。6月7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公布,豬肉平均價格達到每公斤24.17元人民幣,較上一周(5月31日)升6.7%,個別地區甚至竟出現豬肉貴過牛肉的情況!要全國肉類供應充足,讓中國人經常過「吃得好」的日子,是國家大事。但對投資者而言,豬價升或也意味著一個機遇?

 

生命之源 蛋白之源

 

  至於人類糧食問題,如果「吃得好」等於「有肉(蛋白質)可吃」,從環保及健康的角度看,不吃牛肉,可吃魚;不吃豬肉,可吃豆。豆科植物有「固氮」作用,其實光合細菌(Photosythetic Bacteria)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化學循環時,同樣會固氮,並產出多種重要養份給其他動物和植物。

 

  從古老的化石可知,地球初開,生命之源是細菌,也是地球第一種生物,它們的蛋白質便是靠光合而成,再廣泛發展出細菌;經過千百萬年的演化後,才有較高等的生物出現。

 

  地球所有生命源自細菌,源自海洋;所有糧食問題的終極答案,會否也可在此中尋到呢?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