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

玩樂 What’s On
03/05/2023

港產片迷朝聖!香港電影首個美術及服裝造型展!《傾城之戀》、《重慶森林》等經典戲服/道具/場景手稿首度曝光

#港產片 #展覽 #香港文化博物館 #英雄 #傾城之戀 #殭屍 #滿城盡帶黃金甲 #香港電影美術學會 #服裝造型指導 #西遊降魔篇 #重慶森林 #重慶森林 #香港電影 #戲服 #場景手稿 #道具 #週末好去處 #打卡熱點

  去年多套港產片如《毒舌大狀》、《飯戲攻心》、《正義迴廊》都叫好叫座,在票房上取得佳績,甚至打破香港電影歷史紀錄,令沉寂一時的港產片市場再現鋒芒。要拍出一部好電影,單靠演員、劇本不足夠,幕後一班美術指導、服裝、道具及佈景製作等多個單位的團隊,把一幕幕劇本文字化成細膩逼真的佈景和道具,讓觀眾投入在電影世界當中,更是功不可沒。康文署與香港電影美術學會近日合辦「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為首個全面記錄香港電影美術發展的大型展覽,即日起至 9 月初於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

 

「造世界」展區

 

  「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的策展人為香港電影美術學會會長文念中(左二)、副會長劉天蘭(右二)、執委成員蔡慧妍(左一)和著名服裝指導張西美(右一)。

 

  「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以全方位介紹香港電影美術和服裝造型設計為主題,集合逾 200 位電影同業及公司展出一系列經典服飾造型、道具、場景設計、手稿圖、行業用具、影片及重構工作間等,帶大家走入港產片的幕後世界。必睇一定是首次向公眾展示的戲服,如周潤發及鞏俐於《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中的帝后大朝服造型;張曼玉於《英雄》(2002)中穿著的紅色古裝;繆騫人於《傾城之戀》(1984)中穿著的綠色膠雨衣;林青霞於《重慶森林》(1994)中的走私女郎造型;莫文蔚於《東成西就 2011》(2011)中的天神阿修羅造型;以及吳耀漢於《殭屍》(2013)中的殭屍造型等。

 

  周潤發及鞏俐曾於《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中穿上這兩套金黃織錦龍鳳大朝服,為戲中最為隆重的造型。為了呈現金光燦爛的視覺效果,逾 30 位刺繡技師花了半個月為大袍額外繡上大量珠子及立體鐳射合金片,加強金光折射的耀目效果。

 

  張曼玉於《英雄》(2002)中穿著的紅色古裝分別用上 4 種不同深淺的紅布製成,營造出飄逸的效果。為電影設計服裝及人物造型的和田惠美更獲第 22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重慶森林》(1994)當中,由林青霞飾演角色原本是打扮華麗的女明星,後來改為走私女郎。當時,張叔平就向另一位服指劉天蘭借來一襲啞金色的風衣試造型,結果獲採用,更成為林青霞於電影中的經典造型。

 

  戲服以外,場內還有不少珍貴的道具及場景手稿,像邵氏電影製片廠佈景設計資料冊;《千機變》(2003)中的殭屍獵人劍;《狄仁傑之神刀龍王》(2013)中的特別道具「水中馬」、《西遊・降魔篇》(2013)中的《兒歌三百首》、《殭屍》中的道具羅庚等。主辦機構更整合百個電影片段,製作成《香港電影及服裝造型精華巡禮》,展示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指導多年來的優秀作品。

 

邵氏電影製片廠佈景設計資料冊

 

《西遊・降魔篇》(2013)中的《兒歌三百首》

 

無中生有 - 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

日期︰2023 年 5 月 3 日至 9 月 4 日

地點︰沙田文林路 1 號香港文化博物館 1 樓專題展覽館一至二

入場費︰成人 $10;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一名同行照料者及60歲或以上高齡人士 $5

網址︰https://hk.heritage.museum/zh_TW/web/hm/exhibitions/data/exid275.html

註︰博物館通行證持有人免費入場

 

08/05/2024

移民英國|融入當地、懂得「英式幽默」必須拋棄香港文化?移英印度人如何找到「異鄉人」的身份認同?

#港產片 #英國 #身份認同 #Pantry熱話 #移民 #印裔英國人 #英式幽默

  最近認識了一些移民英國的港人朋友,起初很努力融入當地,學習語言,並嘗試了解當地文化,但在英國生活得愈長時間,心態便開始轉變,比起跟當地人相處,有時更懷念跟香港人「圍爐」,不論在話題上還是溝通方式,跟香港人相處更能暢所欲言。

 

  「英國人其實對香港文化漠不關心。」朋友C說,她在英國生活了4年,也認識了一個當地男友,但即使親密如伴侶,對方也不會關心香港文化,唯一能夠接軌的就是大家都喜歡「飲茶」。因此每當她在英國看到跟香港相關的展覽或電影,都會選擇跟香港朋友分享,在她的社交群體裏,英國男友的圈子和香港朋友的圈子很難重疊。

 

  要融入英國人的圈子,便需要迎合當地的主流文化,有時候不得不放下香港人感興趣的話題和「直白」的溝通方式。在香港生活了20幾年,我們的童年都是港產片、周星馳、茶記、機舖和魚蛋燒賣等等,一句港產片對白便能令大家會心微笑,但大部分英國人不會認識周星馳,而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我們未必覺得有趣,久而久之會有種作為「異鄉人」的孤寂。當然這是trade off,來到異地,便要遵守別人定下來的遊戲規則。

 

港人笑不出來的「英式幽默」

 

  英國人很著重溝通,而幽默感在他們的人際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對很多香港人來說,「英式幽默」並不好笑。我曾在Netflix看過英國喜劇演員Jimmy Carr的棟篤笑表演,有笑位,但橋段總是離不開宗教、性別和性愛,當地人覺得很有趣,在我看來卻遠不及黃子華。

 

  幽默源於生活,當中西文化存在很大差異,大家的笑位也有很大分別,正如我常跟他們提起美國華裔演員Jimmy Oyang,他的表演常拿香港傳統父母如何望子成龍來開玩笑,我們覺得很好笑是因為曾切身感受,但英國人不會有太大感覺,他們對亞洲文化沒有共鳴。要在英國主流群體成為「有趣」的人,某程度上要拋棄香港文化。

 

(由作者提供)

 

「異鄉人」的身份認同

 

  雖然生活在異地,我跟大部分香港人一樣,不願拋棄我們獨有的文化價值,但又想在英國主流群體裏找到自己的定位,相信很多曾經在異地生活過一段很長時間的人,都曾面對這種身份認同問題。如何在英國保留香港的文化價值同時又融入當地?這需要時間建立。

 

  很多移民英國的印度人仍保留著他們的飲食文化、生活習慣,而他們的排燈節也吸引了不少英國人「朝聖」。這群印裔英國人之所以能夠以獨特的身份在英國立足,一來是時間久長,在英國已建立了他們的文化根基,二來是他們很團結,從不會因為要融入英國而貶低自身文化,久而久之,當這個族群壯大起來,自然能讓別人看見他們獨有的文化價值。

 

  現時已有不少港人移民英國,在這裏開港式餐廳、咖啡店,投身職場、政界,最近更有港人成功當選地區議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在不久將來「香港人」的身份也能被大家看見。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