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雷鳴天下
07/06/2024

中俄聯合聲明對地緣政治影響深遠

#大國博弈 #中俄關係 #中俄聯合聲明 #雷鳴天下 #中美關係

  5月16日中俄藉兩國建交75周年紀念之時,公布了一份全面戰略協作及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此聲明是世界歷史正在急劇改變的標誌性文件,但香港懂得重視的人似乎不多。美國的戰略家倒是懂的,頗有些氣急敗壞。舊金山(即三藩市)著名的評論家梁建鋒老總在其視頻說,賴清德5月20日的「就職」演說充滿台獨意味,部分原因是美國為抵擋中俄這份聲明而吩咐賴清德發表的。此說大有道理,美國的確應該為這聲明煩惱不已,因為它可能是美國走向衰敗的另一個里程碑。

 

中俄上月公布的聯合聲明,可能是美國走向衰敗的另一里程碑(AP)

 

中俄聯合聲明,或成美衰敗關鍵

 

  這份聯合聲明有萬多字,共分10個部分,所包含領域,涉及兩國合作的所有層面,在國際事務上亦極具針對性,顯示兩國為此聲明的撰寫就花了大量時間。選其犖犖大者,有貿易優化、投資、能源、情報、創新領域、信息通訊、航天科技、農產品、交通物流、海關、知識產權、環保、基礎設施、一帶一路等等方面的合作;又指明要推動文化、科技、電影、醫學、體育的交流。

 

  兩國又聲明要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及載入了《聯合國憲章》的戰後世界秩序,並指出各國必須嚴格遵守有關國家及其財產(包括主權儲備)享有豁免的國際義務,譴責沒收外國資產和財產的企圖,並強調可採反制措施。聲明提出,任何國家不應以犧性他國安全為代價謀求自身安全,正是對美國防長掛在口邊,沒有美國在亞太的安全便沒有美國的安全此種講法的當頭棒喝。

 

  在經濟意義上,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國的發展深度融入,及中俄兩國貨運可經北極航道運至歐洲。且距離較經紅海地中海距離更短,更是可直接化解美國在馬六甲海峽設限所造成的風險,極具戰略意義。

 

中俄合作互補強,美歐恐難匹敵

 

  中俄深度合作,是歷代美國戰略家的噩夢,必欲千方百計防止其出現,想不到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如此愚笨,一手造成這合作。中俄兩國土地面積共佔地球陸地面積17%,是美國的2.8倍。兩國互補性極強,中國地大物不博、缺乏能源,耕地也略有不夠,但製造業是全球的超級大國,產值比第二至第十一名加起來還要多,且高新科技有不少項目全球領先。俄羅斯則天然資源豐富,能源可供出口,遠東有大量土地可供開發,種植農產品,且俄羅斯人民科學及數學水平極高,不可輕侮。中俄兩國皆是軍事強國,就算不計雙方的核武,也沒有甚麼國家敢質疑她們的國防力量。兩國一連結起來,地球也要抖三抖!美國的很多全球部署,恐怕也要重新檢查。

 

昔蘇聯顧忌華崛起,今深化合作

 

  歐洲素來患有恐俄症,俄羅斯與中國合作,假以時日大有可能重振雄風,洗脫過去30多年被羞辱之恥。就算沒有中國之助,舉北約洪荒之力也無法挫敗俄羅斯,歐洲怎能不驚?歐洲戰後福利主義抬頭,人民工作時間愈縮愈短,享樂度假時間愈拉愈長,若讓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回了氣,歐洲恐怕不是對手。也許德國的工匠精神及法國或意大利人民的藝術細胞,可助歐洲國家抗衡俄羅斯一段時間,但俄羅斯人若睡醒了,其勢不易抵擋。

 

  中國與俄羅斯兩國被地緣政治的動力拉在一起,也使人感到歷史的無常。蘇聯在中共建國前已率先與中國建交,意識形態及利益上的淵源深厚。但50年代蘇聯已顧忌中國國力的崛起,恐其對己不利,在50年代後期撤走了大量專家,使中國的發展近乎陷入困境。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中共在《人民日報》及《紅旗》雜誌發表九篇雄文,嚴厲批判蘇聯的修正主義路綫,從此「蘇修」與「美帝」在神州大地上都成為了負面的詞語。1969年3月中蘇還在珍寶島上開戰,以中國勝利告終。在60年代後期,蘇聯領導人還考慮過向中國發動核戰,導致了中國發動「深挖洞、廣積糧」的全民運動,後因美國並不支持,這場核攻擊才沒有發生。此事傳說甚多,這裏表過不提。由此可見,中俄歷史糾纏不清,若非美國政客愚蠢,不會把本來想加入北約、輕視亞洲的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推向中國一方。

 

  港人極少人懂得俄羅斯,懂俄語的人亦極少,中俄合作,香港起不了多大貢獻。港人熟悉的是歐美,這方面關係與知識的價值會否下降?也不見得如此,世事無常,未來50年也許世界要被中俄合作帶來巨大影響,但正因如此,在中國的土地上保留一處與西方國家有較深入關係的地方,對中國長遠利益有好處。港人不用斷絕與西方的關係,反而可加強發展。

 
【知識庫】中俄聯合聲明知多些
 

  • 5月16日中俄在兩國建交75周年之際,發表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 聲明提出,中國支持俄羅斯維護領土完整,反對外部干涉。
  • 俄羅斯認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公正客觀;並重申對「一個中國」承諾,反對台獨。
  • 中俄同意加強能源領域的戰略夥伴關係
  • 中俄同意深化軍事領域合作,擴大聯合演習規模。
  • 中俄關切美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帶來的威脅
  • 中俄關切美國破壞地區戰略安全平衡的企圖

 

(本文原載於6月7日《香港經濟日報》)

10/07/2024

英國大選變天,工黨中東政策何去何從

#英國大選 #大國博弈 #施紀賢 #獨立候選人 #加沙 #反戰

  7月4日在英國大選中,工黨在14年後挾超過400議席再度上台執政,令大家刮目相看之外,有五名高調站在加沙巴人立場的獨立候選人全部當選,而且在其選區中打敗工黨對手,這包括前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這對工黨也構成壓力。我們不禁好奇問,英國的中東政策會因政黨輪替而有所改變嗎?

 

五名加沙巴人立場獨立候選人全部當選,打敗工黨對手,包括前工黨黨魁郝爾彬 (AP)

 

  就好像即將今年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經歷過全國人民對加沙戰事聲嘶力揭的抗議聲浪後,加沙危機會對選情做成影響嗎?我們以同樣好奇眼光審視今次英國大選,雖然英國不及美國能對加沙停火發揮重大作用,但歷史上英國對以巴衝突有難辭其咎的責任,而工黨在這方面的政策又的確較保守黨可以有所不同,英國反戰選民自有期待。

 

  在此,我想分享一個親歷的故事。多年前我在耶路撒冷採訪,遇上一名20歲出頭的英國女孩,拿著攝錄機,機上還裝置了專業的收音器,我到哪都碰見她,她專心拍攝和做筆錄,我以為她也是記者,問她是哪家媒體或是如我獨立採訪,她搖搖頭,說:「我只是名剛畢業的歷史學系大學生,對英國超過半個世紀前在這個地區播下衝突的種子,作為英國人,我感到非常歉疚,希望為國家贖點罪,因此我來到這裡紀錄巴人被佔領下的真實生活情況,好讓更多英國人知道,從而明白這必須進行改變。」

 

  不知這名英國年輕人有多少代表性?但過去九個月以來,英國持續性爆發大大小小聲援加沙巴人的示威行動,不計其數,在歐洲地區算是聲討以色列屠殺加沙的最大規模反戰訴求,即使大選過後倫敦立刻出現要求加沙停火的集會,這反映了特別在大城市如倫敦,選民固然注內政,但加沙和平也是個各政黨無法廻避的外交議題。

 

  正如郝爾彬在參加選區競選時一開始就宣布,將成為「為平等、民主與和平發聲的獨立聲音」,選民給了他最大的支持,還有其他親加沙巴人的新任獨立議員。

 

  不過,寄望工黨新任總理施紀賢作出重大的外交格局改革也是不切實際的,觀乎他一上台便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除了表達對加沙停火的期望外,另方面他也表示有需要和以色列保持友好關係,繼續在各領域密切合作,和美國的關係亦如此。不過,最令選民非議的是,工黨將如保守黨一樣向以色列提供武器。

 

  事實上,施紀賢的作風一直以中間務實為主,他不是要帶領工黨走向鮮明的左翼路線,不然郝爾彬亦不會因其左翼以巴觀點而在2020年被解除工黨黨藉,更遭捲入反猶指控。郝爾彬則表示,反猶太主義的指控「因為政治理由被大幅誇張」,但施紀賢則要在推動以巴和平及禁止所謂反猶主義之間作出平衡,令他無法在以巴問題上有所突破,他只能在英國一貫的中東政策大原則下推行可控的改變,例如迅速增加對巴人地區的援助,協助實現兩國的解決方案,以此作為對重啟和平進程的貢獻。

 

工黨在議會佔上風,但民間則不是想像的受歡迎(Shutterstock)

 

  無可否認,工黨對中東的願景比保守黨更有凝聚力,亦較容易加強和中東地區的關係並作出小格局的轉變,可是就無法打破亦無意打破大格局,這也反映在工黨今次的選票上。工黨雖獲取國會412個絕大多數議席,但在選票上卻只佔34%,而且失掉不少穆斯林選票。因此,工黨在議會佔上風,在民間則不是想像的受歡迎。換言之,在民心工程方面工黨還需下很大的努力。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