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雷鳴天下
03/02/2023

中美在台海終會一戰?

#兩岸關係 #台灣 #中美關係 #麥卡錫 #大國博弈

  美國空軍機動司令部(Air Mobility Command)一名四星上將米尼漢(Mike Minihan),寫了一份對內的備忘錄,正式發布日期是周三(2月1日),但1月27日已流出,當中提醒他的手下,在2025年中美有可能開戰,但美國防部認為,此說並不代表國防部的立場。

 

倘中國近岸開戰 美無勝算

 

  我不猜測米尼漢說此話的動機,但他所言卻很可能反映美國一部分好戰將領及政客的主觀願望;不過,與中國直接開戰,並不符合美國利益,尤其是在中國近岸開戰,美國更殊無勝算。月前有一「智庫」,在其自設的沙盆推演中說美國會「慘勝」,此推演模型建基於荒謬的假設之上,早已被人批得體無完膚,若其假設不這麼離地,美國的結局恐怕是大敗;當然,若戰事不在受中國中程導彈保護的遠洋,那麼中國卻是勝不了。

 

  最符合美國短綫利益的戰略,還是找台灣蔡英文政府替美國打代理人戰爭,若是打不過,台灣被中國收回,便展開「巷戰」,埋伏下特務、破壞分子等,使被統一後的台灣施政舉步維艱,從而令到中國要花費大量資源,應付台灣內部的動亂與破壞,中國的發展也因而受到遏制。我們可稱此戰略為「毒丸戰略」,吞下毒丸會毒發身亡,也可稱之為「刺蝟戰略」或「箭豬戰略」;既然知道台灣有刺,便不會實施統一的部署。打著這種如意算盤的心態,在美國國務院批准向台販賣M136火山車載布雷系統(M136 Volcano Vehicle-Launched Scatterable Mine System)一事上便充分反映出來。

 

布地雷「毒丸戰略」 台內部也反對

 

  這種系統是美國80年代發展出來的武器,賣給台灣要價1.8億美元,其特點是在短時間內可在大面積大量布下地雷,據說10分鐘內可噴出13,440枚地雷,阻延敵方坦克或汽車的前進。美國軍方自稱,行人路過因重量不夠,不會引爆,也可遙控停止其爆炸功能。

 

  這段軍售消息曝光後,引發了台灣內部大量的反對。歷史上,金門馬祖曾布下過數以萬計的地雷,當地居民長期生活在滿布地雷的島嶼上,能不驚恐乎?1996年台灣國防部才找來一間英國排雷公司,清理了近10萬枚地雷,當中也有爆炸事故,工程人員兩死一傷,但近年仍有發現未排除掉的地雷。

 

(istock)

 

  在台灣布下地雷,絕不可能減弱中國統一台灣的決心,最大的受害者是住在雷區的台灣人民,他們也不會相信這些地雷對人民安全;對台獨分子而言,這倒可能為他們爭取短暫的逃命時間,所以他們肯定會支持;而對美國而言,可賺一點軍費,國際反雷組織視地雷為罪惡,但她不會理會,烏克蘭據說有四分一的國土已是地雷區,也不見美國政府譴責烏克蘭。

 

打巷戰異想天開 或有利民心歸順

 

  在不屬於自己的地方埋地雷,不理當地人民死活,與日本侵華時日軍用過的焦土政策,本質上並無分別;不少報道還指出,美國早已派遣人員赴台,進行巷戰訓練。台灣絕大部分人民根本沒有投身戰場的意慾,要他們打巷戰,是異想天開、自己壯壯膽的想法;但當中貫穿著的思想,仍是把犧牲台灣人民的性命不當一回事,輿情上一旦失控,可被台灣人民視作台獨分子逃命前找別人當炮灰之舉,反而有利於將來統一後民心的歸順。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共有著極為豐富應付「箭豬戰略」的經驗。1949年前後解放戰爭年代,中共哪曾因為當時國民政府擁有遠為先進的武器,而不敢趕走蔣介石政府?當時國民黨在全國各地留下了大量特工搞破壞,但過不了幾年,局勢便完全受控。

 

  今天的台灣若明地裏搞地雷,暗地裏搞潛伏特工,也許會短期製造一點損失,但這是改變不了歷史的。

 

麥卡錫欲訪台 中國勢再軍演

 

  美國在阿富汗留下大量武器,武裝阿富汗的政府軍,但後者卻帶領塔利班去接收這些武器,其中一部分還流入美國黑市,間接助長了美國的槍殺案,前車殷鑑,美國卻是不懂;但台灣與阿富汗有一點不同,台灣民進黨政府是用台灣納稅人的錢買武器,前阿富汗政府則無此財力。

 

  掏空台灣,找台灣分子替美國打代理人戰爭,可能已成美國國策,反正美國早晚會「失去」台灣,所以美國政客對台海的和平不會太在意;而中國顯然不會縮手,不進行統一,最好的策略,我相信還是「北平模式」封鎖台灣,以武逼統。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蠢蠢欲動,要繼前任議長佩洛西之後再訪台灣,恐怕還是會給中國多一次機會,進行封鎖台灣的軍演。

 

(本文原載於2月3日《晴報》)

 

23/07/2024

台向美交「保護費」,換來過時軍火

#台灣 #台灣熱話 #美國 #軍售 #軍費 #武器 #軍火 #保護費 #中美關係 #大國博弈 #兩岸關係

  台灣連年向美國購買大量軍火,名義上是加強防衛,但島內民眾都戲稱為向美國繳交的「保護費」。軍火武器本身還在其次,主要是希望向美國買個保險,萬一大陸武力統一台灣時,能或多或少獲得保衛援助。不過礙於面子,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都不承認每年向美國進貢大筆鈔票是「保護費」,重申是購買必需的防衛武器。不過,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卻首度直白地點破這套國王的新衣。

 

  特朗普接受傳媒專訪時提到,台灣遠在9500英里之外,距離中國僅68英里,捍衛一個在地球另一端的小島實質上很困難,他質疑為甚麼保護它?話風一轉又指,台灣搶去美國的芯片生意,認為應向美國支付防衛費用(Taiwan should pay the U.S. for its defence)。台灣傳媒則不分政治立場,有志一同地直接繙譯成早就心知肚明的「保護費」。除了特朗普外,他擔任總統時的國安顧問布萊恩(Robert O’Brien)更表明,台灣應增加國防支出至本地生產總值(GDP)5%,展現防衛意志。

 

特朗普公開要求台灣交「保護費」,島內朝野政黨無人敢反對。(特朗普fb圖片)

 

  特朗普這番話其實有兩個含意,早前他點名北約、南韓和日本等,要增加國防預算,否則美國不提供保護,對台灣而言,就是布萊恩點名台灣的內容;而另一含意,當然是先開出價碼,要台灣買更多美國武器,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兩者對台灣來說,都增加極大負擔。

 

  台灣本年度的軍費打破歷年紀錄達6068億新台幣(約185.74億美元),離拜登政府要求佔GDP 3%還差1200億新台幣。如果提高到GDP 5%,相當於今年度政府當局總預算的43%,也就是政府一半支出用於軍事開支,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沒打仗的地方,編列出如此高比例的軍事預算。在排擁效應下,台灣的教育、社會、醫療和公共建設等支出勢必大幅刪減,經濟必定受到打擊。

 

  特朗普收「保護費」另一含意,當然就是大部分台灣傳媒所講的,增加購買美國武器數量和金額。其實不論國民黨抑或民進黨執政,都很希望這樣做,但問題是美國人不賣。例如台灣2002年就提出購買更先進的F-35戰機,美國不點頭,拖到2019年才答應賣你改良版的F-16V。台灣想買的武器不給,不想要的過時、二手武器硬塞過來,也只好乖乖埋單,美國得了便宜還賣乖,宣稱這些才是台灣最合用的武器。可以預期,當台灣奉上更多鈔票給美國軍火商後,得到的是更多過時沒用的淘汰爛軍火。

 

過去5年,台灣向美國採購武器金額達112億美元。(圖片由作者提供)

 

  特朗普競選上一任總統時,島內不分藍綠幾乎一面倒支持他,甚至投票日各電視台都大陣仗直播,盛況不亞於島內大選,蔡英文更在特朗普當選後和他通上電話。不過,特朗普上台後對大陸發動貿易戰,中美對抗加劇,並將台灣當成馬前卒,作為挑釁北京的籌碼。在蔡英文心甘情願下,這個馬前卒不但沒有得到美軍援助,還要自費買過時武器,讓對方予取予求,做盡只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不合理作為,例如3年前在大部分民意反對下,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

 

  面對特朗普要收「保護費」,台灣的「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說願意負更多責任,綠營立委亦附和未來防務預算要追上GDP 5%,態度就是對華府言聽計從,不敢絲毫得罪美國老大哥。至於國民黨立委的回應就有趣多了,有立委認為特朗普直接了當的講法是好事,未來台美關係都明碼實價,做甚麼事就付多少錢,有助促進雙方關係。

 

  問題是如果美方空口說白話,和軍售一樣收了錢,卻貨不對辦,或是不給個說法,就隨便延期交貨,台灣未來除了「保護費」之外,恐怕還有更多不明不白的開支,要在犧牲民生福祉的代價之下,交給美國人。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