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31/03/2023

【FOCUS】復甦勢頭續強勁 PMI一指標藏暗湧

#需求不足 #PMI

  繼2月跳升至逾10年高位後,中國官方製造業PMI 3月再錄「擴張三連」;同報佳音的還有非製造業PMI,連升三月至近12年高位。兩大先行指標齊顯示,防疫政策優化及地產調控鬆綁極大提振採購經理人情緒。國務院總理李強於博鰲論壇即預告,3月經濟可能比首兩月更好。

 

  不過,出廠價格指數重回榮枯線以下,連同5個月通縮的PPI、疲軟的出口集裝箱運價、急挫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等,齊閃現需求疲軟警號。

 

汽車業值憧憬,商旅出行井噴

 

  國家統計局周五(31日)公布,3月製造業PMI錄51.9(預期:51.8,2月:52.6),連續三個月高於榮枯線。分行業看,裝備製造、高技術製造、消費品行業PMI分別為53%、51.2%、51.9%。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 3月再錄「擴張三連」。(shutterstock)

 

  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持續較高景氣;最引人注目的是汽車業,生產、新訂單兩大指數均高於57,顯示行業產需加快釋放,或預示近期車企減價戰有助改善「持幣待購」心態,汽車銷售重新升溫值憧憬。

 

  非製造業PMI表現更標青,3月錄58.2(預期:54.9,2月:56.3),為2011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其中,零售、運輸(鐵路、道路、航空)商務活動指數高於60,折射居民消費和商旅出行意願增強;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衝高至65.6,顯示隨著天氣轉暖,各地加快推進工程施工。

 

出廠價格萎縮,顯需求仍不足

 

  經濟企穩回升勢頭持續,但暗湧如影隨形,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重仍高於50%。最明顯的例子是出廠價格指數重回榮枯線以下,錄48.6的4個月最低,連同首2月按年急挫近23%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5個月通縮的PPI,反映企業毛利率下降。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正逼近2020年大流行初期低點。

 

  相比大米、食油、牛奶、啤酒等結構性食品價格漲價,新能源車、運動服飾、高檔餐飲等非必需類消費卻爭相降價促銷。國內需求乍暖還寒,海外同不容樂觀,以美歐等12條航線為樣本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正逼近2020年大流行初期低點;美國四季度GDP終值並顯示,個人消費對GDP的貢獻僅錄0.7%,為大流行封鎖以來最低水平。

 

  隨著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將於下月中揭盅,緊隨其後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將如何評估首季經濟表現及對上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定調適時微調(例如去年4月提及「增量政策工具」),將是此輪重開復甦能否持續的關鍵。

 

31/05/2024

【FOCUS】PMI意外再收縮,共振存款搬家

#官方製造業PMI #有效需求 #債市 #PMI

  市場預期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PMI穩中有升之際,實際讀數卻意外跌穿榮枯線,中小企、消費品製造、新訂單等分項指數,不約而同齊由擴張轉為收縮。簡而言之,經濟仍受制有效需求不足,並似與愈演愈烈的存款搬家形成共振,需警惕流動性陷阱。

 

有效需求不足、生產成本上升

 

  國家統計局周五(31日)公布,5月製造業PMI錄49.5(預期:50.4),按月跌0.9個百分點。其中,反映內需的新訂單指數及反映外需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雙雙跌入收縮區間;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製造業企業比重重回六成以上(60.6%)。

 

5月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及新出口訂單指數,雙雙跌入收縮區間。


  有效需求不足之外,生產成本亦加快上升。數據顯示,購進物價指數連升三個月至56.9,且漲幅達2.9個百分點,遠大於出廠價格的1.3個百分點,不利於企業效益持續恢復向好。

 

  兩大逆風疊加,恐令企業對增加投資、擴大產能保持謹慎,4月盡顯疲軟的信貸意願或在5月持續。央媽旗下《金融時報》昨日(30日)就稱,5月金融數據將繼續受到M2增速較快下降的影響。被視作「總存款」的M2,一直是廣義貨幣供應量的風向標,增速節節走低,一大原因即是存款資金向理財產品、債市等領域轉移。

 

債券受捧擴中美息差施壓人幣

 

  看看近期「秒光」和「漲停」的超長國債,以及規模兩個月間膨脹近3萬億元的銀行理財規模,一大後果即是中國10年期、30年期國債收益率迭創新低,與美債息差擴大增加了人民幣貶值壓力。人民幣本月兌一籃子貿易加權貨幣錄今年以來首次貶值後,有交易員甚至預期,兌美元或重現2015年式的一次性貶值。

 

內地銀行理財規模近兩個月間膨脹近3萬億元。


  不過,從人民銀行最新發聲指「必要時將賣出國債(價跌息升)」、「2.5-3%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合理區間(現約2.33%)」的表態看,當局並不樂見本幣貶值,除了事關最高層「強大的貨幣」理念,還有一大原因是貶值恐加劇需求失衡。

 

  儘管央媽料力抗貶壓,但居民和企業一邊坐擁大量現金,一邊抱團收益相對較高的無風險資產,而非消費或投資,要防止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政府帶頭發債和加大投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力度之外,且看7月三中全會在「增收」二字有何大招待出。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