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18/08/2021

【FOCUS】共同富裕成更大的棋 「稅收+慈善」調節如箭在弦

#直接稅 #高收入 #共同富裕

  該來的遲早會來。北京重拳監管科技巨企未見盡頭,更大的棋再浮出水面。中央財經委周二(17日)開會強調,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合理調節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底層邏輯正發生範式轉移--從效率優先到兼顧公平,勢帶來深遠影響。

 

經濟底層邏輯從效率優先到兼顧公平

 

  阿里、騰訊、滴滴、美團、字節、快手……中國科技股及新經濟明星在監管重拳下齊跌落神壇,加上教培行業整頓風暴,拖累中資上市公司市值自2月來蒸發近萬億美元,令一眾外資紛紛慨嘆北京政策風險難以捉摸。

 

內地連續兩年人均GDP超1萬美元,但31省市僅有12個位於該水平以上,換言之地區發展極不均衡。

 

  不過,若明白中國經濟底層邏輯正發生範式轉移,即從過去近40年(1979—2018)不惜代價追逐增長,創下GDP年均增長9.4%的世界奇蹟,到重新審視社會公平、環境可持續及各項安全,即可知監管、改革動作是該來的遲早會來。

 

  以互聯網反壟斷、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為例,其實早在去年4月國務院一紙《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並列為「生產要素」已見端倪。而多個行業事無巨細納入監管視野之際,更大的棋再浮出水面。

 

合理調節高收入,鼓勵企業回報社會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會議,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會議提出,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准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而「合理調節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無疑最值關注。

 

  何解?看看內地去年各省人均GDP排行或有答案。儘管中國2019、2020連續兩年人均GDP超1萬美元,但31省市僅有12個位於該水平以上,換言之地區發展極不均衡。最新會議點名「高收入」,未來政策方向又如何?看看財經委辦公室主任劉鶴去年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或有啟示。

 

  文章指,「強化稅收調節很重要,特別是要完善直接稅制度並逐步提高其比重」,是否意味圍堵高收入人群避稅空間、擴大房產稅試點、開徵遺產稅將近?而「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習慣等影響下,社會力量自願通過民間捐贈、慈善事業、志願行動等方式濟困扶弱的行為」,7月一眾科技巨頭爭相億元馳援河南水災,又是否只是序幕?

 

  當企業原本的競爭力優勢護城河不再,經濟發展傾向令勞動者分享更多收益,部分板塊的利潤率及系統性估值下降恐才剛剛開始。

 

29/11/2018

【那些光環背後】你不知道的辛酸!神科畢業也只是「打工奴隸」……

#神科 #律師 #醫生 #高收入

  「少時不讀書,大個做運輸」這句老套話,大家聽過也會笑一笑,但由細到大,社會氣氛的確讓人不得不承認,無論你是會考、高考年代,還是DSE新一代,大家當年的寒窗苦讀,目標都一致「讀書唔好就揸兜乞食」,仿佛考大學、讀「神科」就是學生時期的唯一方向。

 

 

 

  「神科」就是指醫學、法律、環球金融等科目,畢業後人工往往都有四五萬,甚至十幾萬起跳,說到底當然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讀「神科」,而能夠成功入讀的就成為親戚朋友口中的「天之驕子」。不過,神科畢業的光環背後,真的有我們想像中的如此幸福美滿、生活無憂嗎?

 

 

 

  相比起平凡如我們的打工仔,神科畢業的光環其實很沉重,甚或乎其他人的目光、期望,龐大的工作量,每日肩負的壓力都比我們想像的更多,一步一步迫使他們走到絕望的邊緣。其實香港地,大家都一樣,一樣是失去生活的「工作奴隸」。

 

  近期引起熱話的大台劇集《是咁的,法官閣下》,講述一班初入職的大律師面對的種種苦況,更被行內人士稱之為有史以來,最真實、最貼地的律政劇,有別於過往大家心目中大律師都是衣履光鮮,平日出入高級餐廳,食雪茄、嘆紅酒,享受生活的形象,今次卻是人性化地帶出行業的辛酸! 

 

  

 

  說實話,編者都是因為看過這部劇集,才了解到原來新紮律師的收入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高薪又穩定,他們都面對接JOB時慘被壓價的不公平,如劇中接一單case都只係賺得$5000,同時都要面對高樓價的住屋問題,雖則是他人眼中風光的職業,卻只能應付到劏房的租金。

 

 

 

  劇中飾演新人律師的麥明詩本身都是法律系的畢業生,卻偏偏放棄律師的工作,她曾經在訪問中指出,行內老一輩經驗豐富又有名的大律師收入確是不錯,但新晉大律師跟師傅的頭一年都沒有收入,到學滿師到外面租辦公室,租金亦相當高昂,加上客人一般都不太相信新牌大狀的能力,有人更要以$1500全包的低價接Job,工作初期莫講話賺錢,更有可能蝕住做!

 

  就算是事務律師都有分在本地還是國際律師樓任職,收入可以由萬幾蚊到三萬幾蚊不等,而且工作量更是驚人,每日工作14、15小時是基本,甚或乎更要七天工作,零休息、零私人生活。

 

 

「當排除了所有物質利益條件後,你就會清楚了解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前美國總統Theodore Roosevelt

 

  努力拼博,一直都是香港人獅子山下的精神,諷刺的是香港打工仔之所以揚威國際,竟然是因為冠絕全球的平均工時(每周超過50個鐘),正當你以為已經相當誇張之際,醫生工時之長更是令人震驚。

 

  講到神科畢業的一定包括醫生,有調查指出本港醫生和實習醫生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間分別是70和100小時,以現時公立醫院病床長期爆滿的情況,「On call36小時」絕非誇大其詞,醫生通宵駐院,最多亦只有十分鐘的休息。

 

 

  公立醫院長期「爆煲」,醫生1日隨時要處理超過100個病人,直言是等同「10個煲用5個蓋」,卻無奈只能「硬食」。有實習醫生慨嘆,有時連吃杯麵的時間也被剝奪,猶如「奴隸」,甚至要見精神科醫生抗抑鬱。

 

 

 

  在多數人眼中,「醫生」都是大家讀書時期遇上的那位「尖子」,成績優異拔尖入大學,看著就覺得他們的人生從此平步青雲、扶搖直上,那頭上光環仿佛印證著他們就是「人生贏家」,但此刻的你,可有羨慕醫生?他們平均每小時的工資比一般打工仔還要低,人命緊握在手的壓力比我們沉重得多,但卻是每秒都在生死邊緣拯救無數的生命,編者大慨說不上羨慕醫生的光環,但卻對他們多了一份尊敬。

 

 

「漫無目地的工作是痛苦的,然而當你能夠為著崇高目標而活時,即使辛勤,內心依然甘甜。」──美國作家Steve Pavlina

 

  提到「神科」,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本地大學的金融科目更列入世界大學排名的榜首,自然不得不提ibanker,當你聽到別人在投行工作,心中可能葡萄不已,畢竟iBanker的確是其中一個高薪厚職的象徵,但這職業是否真的如我們想像般風光?

 

 

 

  以香港的投行來說,ibanker的非人生活簡單而言就是全年無休地加班,電話不離身,一星期七天幾乎都在工作,誇張的時候幾日幾夜不眠不休。長時間的工作及微乎其微的睡眠時間,令金融圈成為抑鬱症的高病發率一群。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就指出,金融業是全球五大重度亞健康行業之一。

 

 

 

  行內的人都將投行比喻為一個不講情、只講錢的「數位化」世界,在超乎常人的工作壓力之下,年薪過百萬,你又承受得住嗎?

 

 

 

「真正的快樂,不見得是擁有財富,而是建立在成就感的喜悅上,享受努力的果實。」──前美國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