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17/04/2020

【FOCUS】GDP告負增小康逆風 瑞德西韋研發更添遐想

#GDP #全面小康 #新冠肺炎 #瑞德西韋 #疫苗 #無症狀感染者

  中國最高層「確保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所面臨的逆風級數,終於隨首季GDP數據揭盅而得以量化--同比負增長6.8%(市場:-6.5%)。據坊間估算,要如期完成十八大確立的「翻一番」宏圖,今年GDP增速至少須達5.5%左右。

 

  跟小心翼翼嘗試重啟經濟的美歐不同,內地復工率現時已高達八九成,惟仍直面兩大風險:一是內外需求急凍,令經濟迅速反彈機會成疑;二是無症狀感染者及境外病例倒灌,可能的第二波疫情。而就在中國GDP數據公布前,花旗國傳來瑞德西韋對新冠肺炎病人具療效的消息,刺激道期飆升逾800點,後續影響或不容忽視。

 

最高層「確保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所面臨的逆風級數,終於隨首季GDP數據揭盅而得以量化。

 

居民錢包縮水,內外需求齊急凍

 

  國家統計局周五(17日)公布,逾半時間舉國堅壁清野的一季度,GDP增速錄1992年有記錄以來首次萎縮,-6.8%的幅度遜於市場預期中值的-6.5%。

 

  其中,消費、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重挫19%及16.1%,雙雙差過預期的-12.5%及-15.1%;工業增加值同縮8.4%,惟3月降幅收窄至1.1%,好於市場預期的-7.3%。

 

  值得留意的是,首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錄實際下降3.9%,較2019全年增長5%大幅惡化;另據人行較早時公布,首季住戶存款大增6.47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進帳的逾三分二,顯示居民錢包縮水,積谷防飢不敢花錢。

 

  疊加海外訂單因歐美封鎖潮大減,即使內地生產活動已全面重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高達99%、中小企業復工率亦有84%),但經濟增速能否在第二季迅速反彈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工信部甚至預警指,已復工復產的企業不排除再次減產停產。

 

  除了內外需求急凍,內地經濟面臨的第二大風險則是可能的第二波疫情。錄得大量輸入個案的黑龍江綏芬河市,上周即宣布再度封城並關閉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陸路口岸;而自國家衛健委3月31日起開始公布無症狀感染者人數,半個多月已累計逾7000例。

 

花旗國臨床實驗傳捷報,道期飆

 

  據英國醫學期刊BMJ,或有高達78%的新冠肺炎病人屬無症狀(鍾南山指約五成無症狀感染者無發燒),意味病毒更防不勝防。當人群厭惡心理、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成為常態,對消費支出貢獻GDP分別逾57%、68%的的中國、美國而言,都非好消息。

 

  不過,所謂「至暗時,方見光」,就在中國GDP數據公布前,花旗國傳來生物科技公司吉利德(Gilead)所製瑞德西韋對新冠肺炎病人具療效的消息,刺激道期飆升逾800點。據醫學新聞網站STAT引述芝加哥大學醫學院數據,125名新冠肺炎患者經採用第三階段瑞德西韋臨床處方後,大部分不到一周都獲安排出院,只有兩人死亡。

 

  原為治療埃博拉病毒而研發的瑞德西韋,因療效不彰在第二期臨床實驗時即已中止,實則是從未正式上市的「未完成藥」,不過就被各國廣泛以「老方新用」方式用於新冠病毒。跟花旗國取得進展相比,內地的兩項有關瑞德西韋的重症組臨床實驗則已於周三(15日)終止,因「無法招募合格患者」。

 

  由於無論治療藥物還是疫苗的研發,都須經過隨機、對照、雙盲的臨床實驗,確診病例降至地量的中國,相比仍處疫情高感染階段的歐美,理論上說可謂「輸在起跑線」上。全球現時為「中國製」口罩爭崩頭的場景未來會否因藥物、疫苗「海外製」而現反轉?後續遐想無限。

 

29/04/2024

【FOCUS】從避險寵兒到「香蕉貨幣」,植田在等甚麼⋯⋯

#貨幣政策 #日圓 #專欄 #FOCUS #日本 #GDP #經濟 #聯儲局 #減息 #匯市 #日本央行

  昔日的「避險寵兒」日圓,兌美元從150、155、158一路到周一(29日)觸及160,儼然跌出了「香蕉共和國」本幣的味道,上周五(26日)按兵不動的日本央行何時出手干預,無疑是最受關注的「the million dollar question」。一路對日圓貶值冷處理的植田和男,到底是無奈袖手,還是有意為之?

 

日圓兌美元今早一度觸及160

 

  當外國人爭相趁日圓低水「平遊」東瀛,黃金周前往夏威夷度假的日本人,卻在行李中塞入烏冬甚至大米,以期望在旅途上節省些許因日圓狂貶而導致的高昂餐費。

 


  自日銀3月19日結束長達17年的負利率,不但預期中的日圓升值、資本回流無影,日圓兌美元更從當日的150一路跳水至今早的160,儘管黃金周假期交投清淡或放大了跌勢。如以實際有效匯率計,日圓自大流行以來的跌幅,甚至遠超臭名昭著的土耳其里拉,幾乎淪為名副其實的三流貨幣。

 

  意外的是,相比2022年9月,日本貨幣當局不惜動用約600億美元三度干預匯市,挽救145至151水平的日圓,今次市場枕戈待旦的152「干預防線」,一路後撤至155、158直至今早160,卻始終不見其實質出手,何解?


美日息差高企,龐大債務掣肘

 

  首先須知,此輪日圓一路急貶至1990年以來最低,最大推手當屬美國聯儲局減息預期驟然轉向,美債孳息、美元指數聯袂上漲;即使日本上月歷史性加息,但基準利率0.1厘相比美國的5.25厘以上,根本難改套息投機交易大勢。

 

    
  其二,貨幣是一國經濟實力的晴雨表,日本第四季GDP經修訂後雖勉強避過衰退,但國內私人消費疲軟、出口持續逆差令經濟基本面持續面臨逆風,昔日避險屬性黯然失色。其三,日本債務/GDP佔比高達261%,冠絕全球,本財年用於國債償還和支付利息的費用高達27.9萬億日圓,債息若過快上升恐引發財政危機。


  對於美日息差、龐大債務,眼下幾乎無解;至於二,令貨幣當局稍感欣慰的是,全國通脹領先指標——東京核心CPI最新錄按年增1.6%,較3月2.4%大幅放緩,可視作除了依賴進口的燃料和食品,因日圓貶值導致的國內通脹升幅有限。


通脹暫受控,惟不知底惹恐懼


  日圓貶值似暫未引發惡性通脹,反而吸引大量外國觀光客(3月入境訪客創下歷史新高),以及推升日企的海外收益有利股市,大概可解釋日本遲遲不欲事倍功半干預匯市的原因。既然如此,日圓狂貶為何仍被視作洪水猛獸?一言以蔽之,市場不知底在何處。

 


  隨著愈來愈多的交易員預期,10年期美債孳息企上4.75%近在咫尺,重回去年10月的5%高點亦非不可能,日圓恐還有更低,而此將損害家庭收入預期、貨幣購買力預期。


  一旦植田和男口中尚不顯著的「趨勢性的物價上漲率」一語成讖,日銀被迫緊急轉軚,前期日圓跌得多深,未來震盪就有多大。更何況,民調支持率持續領先拜登的特朗普,將日圓貶值稱作「災難」,植田在等甚麼⋯⋯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