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行政人員
22/07/2021

動漫節開鑼!疫下網銷倍增、客戶年輕化!多個品牌看好市況擬擴大銷售版圖!

#動漫電玩節 #動漫節 #零售業 #Cosplay

  香港動漫電玩節即將開鑼,持續年多的疫情影響零售業,香港動漫業界也不例外,尤以疫情前最暢銷的兒童玩具,銷售受私人聚會減少而下跌。本地企業要經營,便要轉型和擴大接觸的客戶層面。

 

一連四天的第22屆香港動漫電玩節,將於明日開鑼。(資料圖片)

 

  動漫業界受眾較廣的連鎖品牌「精品」,近來為了擴大銷售版圖,正增加商品類型和款式。旨在擴大客戶的年齡層,免受客戶長大後減少消費影響。其副總經理陳國霆(Ray)表示,目前客群由中小學生至上班族不等,但消費力最高的客群以30至40歲為主。

 

精品副總經理陳國霆表示,看好本地經濟環境,計劃增設新門店。

 

  該品牌由從事動漫商品批發起家,及後擴充業務至零售銷售。產品由兒童玩具、模型、微型雕塑、益智玩具、盲盒、動漫服飾不等。「由疫情開始動漫市場都有不同的轉變,疫情初期很多人都不敢出街,尤其是父母不敢帶小朋友出街。」他續指,疫情下父母不會為小朋友舉辦生日會,過去最暢銷的兒童玩具,在疫下銷售近乎停頓。

 

益智玩具受捧 「來不及補貨」

 

  幸好,益智玩具的需求在疫下忽然急增,需求更不限性別或年齡。尤以紙劇場的銷售最暢旺。他解釋,只要是大眾不陌生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暢銷程度達「來不及補貨」。

 

幻想工坊創辦人Ruby鍾情角色扮演多年,十年來寓工作於娛樂地經營店舖。

 

  連鎖品牌要擴大客戶年齡層,從事動漫服裝和配飾的幻想工坊創辦人Ruby,亦發現光顧的客戶有年輕化的趨勢。她稱,由於新一代的家長接受程度較高,「甚至有家長與子女一起上門」,為子女購買角色扮演(Cosplay)服飾。她笑言,曾遇到年齡最小的客戶只在讀小學。

 

  角色扮演也有分不同程度,專業的扮演者由頭髮、鞋襪至配飾,力求還原作品中的角色打扮。她指,若要細數圈內專業扮演者(Coser)的年齡,「專業玩開20至30(歲)都有」,惟一般初接觸的新手年齡,主要由初中至高中。

 

  每次角色扮演的所需金額都不同,要視乎角色的複雜程度。她表示,最基本的消費都要約300元或以上。

 

  門店銷售受疫情影響而下跌,網購銷售盛行稍微有幫助。但原來動漫業界的連鎖店或小店,一直都有提供網購服務。只是疫情之後,網銷出現增長。

 

  Ruby表示,網銷在疫情後增長了三分之一,讓綫上和綫下的業務比重,變成各佔一半。惟她強調,位於九龍區的門店仍有存在的價值。因選擇網購的客戶,一般居住於較遠的地區如屯門或天水圍;住在交通較方便地區的客戶,則較喜愛到門店選購,皆因部分產品在綫上瀏覽時,會出現色差。

 

客戶愛店舖取貨 查看新商品

 

  陳國霆亦發現,客戶在疫情前後,對於選擇網購服務的取態有所不同。他稱,疫情前可能客戶想在店舖查看新商品或優惠,故較常選擇在店舖取貨。「疫情前為宣傳(網銷)會包郵,但客人不喜歡寄到家中。」

 

  陳又指,疫情爆發後,客戶開始有其他考量,較多選擇速遞至智能櫃取貨。雖然品牌的網上銷售急增1倍,但客人的購物意慾又與過去不同。皆因有部分客戶擔心未來的經濟發展,不是太願意預訂貨品。即使遇上「心頭好」,也會思量二至三個月到貨後,經濟能力出現變化,未必即時訂購,令陳國霆更難預計新貨預訂量。

 

  然而,他始終看好業界未來的需求,今年將開設兩間新門店,分別位於上水和荔枝角。展望未來,他計劃於2023年時,將門店數目再增加約4間。

 

04/08/2022

虛擬偶像早已流行?實體產品科技化?從書展、動漫節觀察5大潮流文化現象!

#V-Tuber #創新 #動漫節 #虛擬偶像 #創新能力 #電腦繡繪 #藝術創作 #沉浸式展覽 #科技發明 #香港書展 #創業 #創意

  「創新、創意、創業」是一種尋求突破的開拓精神,「創意」是一種帶有藝術元素、追求美好的思維方式,而「創業」就是一個身體力行的具體行動。在今日的香港,「創新、創意、創業」所代表的精神和意義都是至關重要的,為香港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帶來新動力。

 

  其實,只要宏觀全球國家,我們都可以看到科創正在為經濟帶來新動力。所以有人說,未來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將會是一場「科技發明」和「創新能力」的大比拼。

 

  「香港書展」和「動漫節」剛剛完滿結束,每年這個時候,都可以見到香港潮流文化的趨勢,今年也不例外,發現有些現象,值得分享。

 

(圖片由作者提供)

 

V-Tuber 早已流行

 

  先說「動漫節」,最熱鬧當然是「港漫動力」的15本作品,搶盡市場焦點,盡顯實體漫畫的魅力!不過,同場出現的V-Tuber,一樣贏盡掌聲和歡呼聲!原來,近年在日本有一隊虛擬樂隊,可以說是紅透半邊天,只不過,在香港沒有太多傳媒報道,一時之間,尚未知道他們在香港的受歡迎程度。在今次的「動漫節」之中,大會邀請了Fulgur Ovid及 Uki Violeta 兩位,親臨香港,在會場上和大家見面、互動。而當他倆在大螢幕上出場的時候,他們的fans早已來到,我們才發現,他們早已擁有大量追隨者!也許,虛擬偶像早已流行,只是我們未曾察覺而已!

 

實體產品亦在科技化

 

  今年書展,人流達85萬人次,氣氛頗為熱鬧,只可惜主題欠奉,有人稱入場是為了買 倪匡前輩 的作品,其實,他的小說及文集早已出版,各大書店賣了很多年,根本無須在書展購買。

 

  據其中一位資深作家黃獎表示:「留意到今年還是有些新趨勢的,新的出版走向精品化,賣點是增加收藏價值。有幾位創作人成立了「香港文創互動發展協會」,目的是把創作商品化。」

 

  協會的發言人 陳美濤 說:「往日,創作人的目標,局限於出版一本書,當書的銷量有限制,就很難發展下去。我們希望創作出來的東西,可以充份發揮,衍生出不同的商品,創作就更有生命力了。」

 

  這個說法,和所謂的 IP Management 很接近,舉一個例,香港作家 黃獎 創作了一系列的「一筆畫」,首先,利用先進的數碼印刷,印製《領悟一筆》精裝畫集,這種技術,可以用於小批量的生產,故此,能夠製成三個不同主題的封面,分別在不同的場合發售,吸引不同的目標顧客。

 

(圖片由作者提供)

 

  商品化,就當然不限於印刷,聯會繼續物色合作夥伴,夥拍了牛仔時裝專家DENIMPLAY 2,利用電腦繡繪的技術,製作了四款 Tee裇。原來,現在的「電繡」,已經可以做到半立體的效果,繡上一條幼繩,把「一筆畫」的特色,充分表達出來。由此看來,我們追求科技上的發展,除了在元宇宙中尋求突破,也可以在實體經濟發展。

 

(圖片由作者提供)

 

  另外,「香港文創互動發展協會」又和插畫家阿Hey合作,把他的創作用在清酒的包裝盒上,用AR效果,經手機看,會見到櫻花飄降的浪漫場面。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曾表示︰「數碼科技猶如為藝術家提供一系列全新的顏料和素材,讓他們透過科技應用,以嶄新的形式表達藝術意念,同時可以與欣賞者有更多互動,相信可以激發藝術家的創意,為欣賞者帶來前所未有的藝術體驗。另一方面,數碼科技亦為藝術界提供新的傳播渠道,讓作品以不同的形式更廣泛地接觸到大眾,不但有利藝術普及化,亦能提供數碼化的藝術品交易方式,促進藝術產業發展。」

 

加強觀眾參與度

 

  現今藝術創作不再是創作者獨尊,不少藝術家都嚮往與受眾交流,讓他們表達對作品的想法,甚至共同創作,例如擅長延展實境技術的 XR Dom,提供混合現實藝術創作工具,藝術家可在現實生活背景上創作 3D 繪畫,再通過 XR Dom 的技術,創造一個超四維藝術創作空間,參與者可以佩戴混合實境(MR)眼鏡自由瀏覽和參與創作。而幻意堂製作則提供舉辦互動展覽的方案,利用 MR 等技術,參觀者只要戴上 MR 眼鏡,便擁有沉浸式的展覽體驗,甚至可以與藝術作品互動。

 

全新藝術載體 擴闊創作空間

 

  除了為現有的藝術創作形式注入新元素,數碼科技亦可以成為新的藝術載體,讓藝術家以新媒介創作。

 

  創作,作品與展示的環境結合,甚至因應環境變化,帶給欣賞者不同的感受。推動藝術普及化 營造可持續創作環境科技除了提供新的創作工具。

 

鼓勵創科界與藝術界合作

 

  數碼港未來將繼續推動社群內的科技企業和初創,與文化藝術界合作。

 

  香港需要有一個更加多元化、更能夠與時代接軌的經濟體系。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