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創科Hot Talk
26/01/2022

AI分析財務狀況、潛在風險!初創推「先買後付」服務助中小微企資金周轉

#資金周轉 #創科 #數碼轉型 #先買後付 #創業 #AI #人工智能 #替代數據 #貨款 #大數據

  中小微企在採購時經常面對資金周轉問題,向傳統銀行融資借貸,往往因缺乏信用記錄、財務透明度低、資金數額小等理由,而被拒之門外。有金融科技初創就推出「先買後付」幫助中小企解決痛點。

 

  近年市場興起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的支付模式,但多以B2C(Business-to-Consumer)市場較為普遍,歐美較知名的平台有Afterpay、Paidy和Atome等。專攻B2B(Business-to-Business)模式的經營者在市場上則較少。去年9月在香港推出服務的VMPay Asia,就瞄準中小微企的B2B先買後付市場。

 

VMPay Asia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智浩認為,傳統銀行不輕易批核中小微企貸款,不完全是風險因素,也與銀行的資源配合有關。

 

  其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智浩稱:「全港有逾40萬間中小微企,但銀行資源有限,未必有足夠人手處理那麼多融資項目,再者,出於對成本投入和回報比例的考慮,加上銀行受合規監管等壓力因素,所以未必會優先貸款予中小微企。」

 

研發AI模型 分析潛在風險等

 

  VMPay現時以免利息及免手續費作招徠,為中小微企提供先買後付服務,主要收入來自收取供應商5%至15%分成。曾任職金融投資和支付項目職務的陳智浩強調,該平台的資金來自投資銀行、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和高淨值人士(High-net-worth Individual)等,現時可提供達9位數字資金。

 

  有別於傳統銀行以財務數據(例如半年度、年度業績),去判斷借貸風險,陳智浩指該平台是透過自家開發的人工智能(AI)模型,分析中小微企的「替代數據」(alternative data),對其營運、財務狀況及潛在風險進行精準評估。

 

以餐飲業為例,可透過營運系統展示過去一周收支狀況、甚麼套餐最受歡迎、甚麼食材成本出現變化。(資料圖片)

 

  問到人工智能所依靠的數據來源時,陳智浩解釋,AI模型利用了其母公司VMission Ventures採集逾4,000家的零售業營運數據作為數據基礎,再加上中小企申請先買後付時提供的資料,包括社交媒體、會計系統及庫存系統等數據,甚至日常合作供應商資料。他強調,有信心各項資料可幫助平台作出有效決策。

 

採4千商戶數據 評估3方面

 

  陳智浩進一步解釋:「傳統企業業績都是以季、年展現財務資料,未必能完全反映實時狀況。」他指出,VMPay會從3方面作評估。

 

  1.企業的「替代數據」:例如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數據、是否多粉絲追隨、有沒有採用過知名KOL代言等。陳智浩稱,該類數據比較貼近企業現實情況。

 

  2.檢視企業的實際營運系統:如銷售點(Point of sale)內的數據,可實時反映業務情況。以餐飲業為例,可透過其營運系統了解過去一周收支狀況、甚麼套餐最受歡迎、甚麼食材成本出現變化,從而了解其業務前景。

 

  3.從大環境考慮新興行業的前景:舉例如疫情下,口罩、電商都是受惠行業,增長迅速,即使該客戶是新公司,但考慮到行業前景樂觀,會為這類客戶提供相應支援。

 

  陳智浩表示,VMPay平台已向逾百間中小微企客戶批出貨款,借貸額平均是5至6位數,現階段以零售及餐飲業為主。現亦有數十間合作供應商,可為其客戶提供原材料、器材、裝修、財務審計等服務。

 

  未來發展方面,陳智浩期望合作供應商在年底前增至300間,並會放眼亞洲市場,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台灣、新加坡等地。他又指出,平台由去年9月推出至今,日常營運已經達到收支平衡。

 

 

24/06/2024

Nvidia市值破3萬億美元直逼蘋果、微軟!黃仁勳用不到1年走完Tim Cook 3年5個月的路!誰是AI新工業革命的缺席者?

#數碼營銷 #創科 #美國 #工廠 #人工智能 #中國 #數碼轉型 #勞動力 #台灣 #AI #市值 #巴菲特 #英偉達 #黃仁勳 #Nvidia

  2024年剛剛過了一半,全球的焦點都在台灣,亞洲最大級別的IT展會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6月4日開幕,全球大型半導體企業的領導人匯聚一堂,宣傳各自的生成式AI產品。而全場的焦點就是一位美籍台灣人,Nvidia的創辦人黃仁勳。

 

 

  Nvidia的業績、股價、產品優秀得令人難以置信。

 

  6月5日,英偉達,總市值達到3.0118萬億美元,超過蘋果的3.0034萬億美元,僅次於微軟位居世界第2位。英偉達也成為歷史上第3家總市值站上3萬億美元大關的企業。

 

 

  全球市值排名,差不多就等於是食物鏈排名,排名愈前對這個世界的宰制能力愈強。

 

  蘋果的市值在2018年8月2日首破1萬億美元,2020年8月19日首破2萬億美元,2022年1月4日首破3萬億美元。

 

  微軟的市值在2019年4月25日首破1萬億美元,2021年6月23日首破2萬億美元,2024年1月12日超過蘋果市值,1月25日首破3萬億美元。

 

  而英偉達市值起飛的速度宛如乘火箭,從1萬億到2萬億美元,蘋果用時2年,微軟用時2年零2個月,而Nvidia僅用時8個月。

 

  從2萬億到3萬億美元,蘋果用時1年5個月,微軟用時2年7個月,而英偉達僅用時3個多月——104天!

 

  從1萬億到3萬億美元,黃仁勳用不到1年,走完了Tim Cook 3年5個月的路。

 

  英偉達再這麼暴走下去,微軟全球市值第一的位置很可能明天就守不住了,這將是史上第一次由半導體企業問鼎全球最高市值,成為新晉股王,全球華人首富。

 

 

  在過去的35個交易日,英偉達的市值增加了超過1萬億美元。這6周的升幅超過了巴菲特花60年時間打造的Berkshire Hathaway總市值。而且,從2022年10月的低點到現在,英偉達股價已經上升將近1000%。

 

  他的演講也觸動不少人心,看到未來AI的整個趨勢。黃仁勳背後那張圖有幾百間公司,整個供應鏈不可能移到美國,台灣將會變成一個AI硬體生產的工廠,整個供應鏈都在台灣,不能夠離開。

 

  黃仁勳最可怕的一句話 : 我做AI的東西,是來生產AI的設備給你,那麼其他國家怎麼追,還是在搞手工機器,仍是在車衫,做車,如何跟美國去鬥?

 

  這個世界的主要經貿說穿了,還是中國生產貨物,美國購買貨物,兩邊本質上都需要對方,再討厭也需要。既然工廠回不來,也沒有工人進工廠,美國的打算是建全自動工廠,並且讓機器工作,用這種辦法讓生產力留在美國。

 

 

  美國更注重用電腦代替人腦,用機器人代替人工,現在美國AI發展搞出來的東西,比如SORA這種,還只能服務於製圖、製作視頻、廣告創意、聊天,主要生成文本、圖像、視頻。

 

 

  但我相信美國搞AI的最終目的是搞實業,是要將AI技術廣泛應用於工廠、醫療、量子通信、太空低空經濟、基因技術、精密製造、可控核聚變等等。

 

  中國勞動力便宜,土地昂貴,才能催生快遞、外賣、滴滴三大產業,同時能保證全部工業系統都找得到工人來幹。

 

  美國勞動力昂貴,土地便宜,不能催生快遞、外賣、滴滴三大產業,但能提供廉價自助線下實體店,和強大的供應鏈系統。

 

  我個人的判斷是,美國也知道不可能光依賴AI,建成中國這種規模的工業,他們是想用AI工廠和AI機器人,把核心關鍵產業留在美國就行了。

 

  美國選擇搞AI,是基於他們人工成本太高、工業無法回流的情況下,只能搞自動工廠和人工智能,爭取將重要的核心產業留在美國。

 

  中國選擇搞新生產力,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往另外一個方面去發展,變成AI新工業革命的缺席者。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