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創科Hot Talk
22/04/2021

疫情加快醫學科研步伐!物理學博士以AI助研藥物,縮短前期研究省成本!

#醫療科技 #創科 #人工智能 #AI #科學園

  近年科技浪潮席捲全球,科技更能融入醫學發展,而去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就令大眾更重視醫療健康,將醫療科技推到另一個層次,物理學博士Alex Zhavoronkov創辦Insilico Medicine,將人工智能(AI)科技融入醫學,希望為人類壽命與健康護理作出貢獻。

 

Insilico Medicine創辦人及行政總裁Alex Zhavoronkov表示,疫情大流行,對全部人類都平等,而中產人士就對壽命更加珍惜,因為了解到金錢不能買到壽命與健康。

 

  近年環球醫藥、生物科技行業開始獲得市場關注。同時涉獵醫藥、科技的物理學博士Alex Zhavoronkov多年來就參與生物醫藥、人類壽命等相關議題的醫學研究,2014年更創辦公司Insilico Medicine,希望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創新科技技術,融入生物醫學、醫藥等範疇的研發。

 

  去年爆發疫情加速了科技融入醫藥學科研的速度。Zhavoronkov表示,以往人們比較看重奢侈品,但去年疫情爆發,人們了解到生命的脆弱,亦對醫藥、對壽命更為重視。「疫情大流行,對全部人類都平等,而中產人士就對壽命更加珍惜,因為了解到金錢不能買到壽命與健康。」

 

本地醫學科研能力強勁,亦不乏享負盛名的專科專家,但專科人才卻較難找到,特別是同時認識醫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的人才。(受訪者提供圖片)

 

  隨著科技進步,醫藥學近年就得到不少創新發展,他表示,最近公司就首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發現了新機制特發性肺纖維化藥物。據了解,該公司的人工智能平台PHARMA.AI,可破譯已知的組學數據、發現和驗證創新藥物靶點,尋找藥物在新適應症中的應用;其次亦有InClinico引擎,可以預測臨床研究的成功率。「以往只有10%的候選藥物,能夠通過臨床試驗,平均需時10年,花費動輒數十億美元,而Insilico僅用18個月,就實現了靶點發現、分子生成和通過傳統實驗驗證,總成本約為180萬美元。」

 

對港醫學科研氣氛 配套具信心

 

  Insilico Medicine總部設於香港科學園,對於本地的醫學科研氣氛與配套,Zhavoronkov就非常有信心。他指,公司總部建立在香港,因為這裏稅率低,並且容易籌集資金。「而香港本地的醫學科研氣氛,亦能媲美歐洲瑞士城市Basel(巴塞爾),具有一流的醫學博士及科研專家。」

 

03/10/2023

糖尿病 | 全球糖尿患者逾5億!香港如何結合科技和數據, 幫助巿民預防慢性病?

#Smart Living #智慧城巿 #科技 #糖尿病 #慢性病 #高血壓 #心臟病 #中風 #數據 #醫療科技 #香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 #基層醫療健康藍圖 #預防勝於治療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現時全球罹患糖尿病人數逾5億人,香港的糖尿病患者為數也不少,約有70多萬人,佔總人口約一成,近年患者人數持續上升及年輕化,估計到2030年,本港的糖尿病人數將增至92萬 。

 

圖片來源:Unsplash

 

  糖尿病屬慢性疾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往往拖延至併發症出現才被確診。現時全球估計有近五成糖尿病患者未被確診,即隱形糖尿病者的數量多達2.4億人。而香港的45歲或以上人口中,每100人便有17人未知自己患上糖尿病或高血壓,至於血糖偏高情況的則有6人。事實上,高血糖會直接損害身體多個器官,引致出現失明、腎衰竭、冠心病和中風等慢性併發症,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更比一般人高出數倍。

 

  為及早找出高危人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香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CRISPS)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以年齡、身高、體重和高血壓病史計算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以篩查隱形的糖尿病患者。研究團隊同時開發了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方便計算NDS外,用戶也可以「糖心易測」評估患有心贜病、中風和癌症等風險。

 

  其實,患上糖尿病也毋須過分憂慮,因為病情可透過改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得以控制。中大醫學院團隊聯同各國糖尿病專家發表《刺針》報告,為針對如何執行及控制糖尿,邀請了200名高危人士參與計劃,制定多元的綜合策略,包括利用所收集的數據協助患者管理及治療。

 

  中大以過去30年的糖尿病數據,再配合嶄新的血糖監測科技如連續性血糖監測儀,為防治糖尿病帶來新方向。例如進食哪種食物會令血糖上升,或是運動後出現不同的血糖反應,參與者透過這些訊息改變生活模式,從而避免或減緩糖尿病的惡化情況。同時,相關數據可上傳雲端,分享給醫護人員、營養師及運動教練作即時觀察及分析,不但有助減低糖尿病的發病率,還可降低罹患中風、心臟病的風險達三分之一。

 

  慢性疾病是重大的公共健康問題,如患者未能及早發現,又或沒有好好控制病況,病情可日趨惡化,影響個人生活質素之餘,對整體經濟生產力也帶來負面影響。糖尿病這類慢性疾病已認定為多項重症的致病來源,患病人口更持續增多,當局有需要及早制定長遠及高效應對方案,以確保整個醫療系統能夠應付未來需要。

 

  政府最近公布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銳意為公營醫療系統作出改革,主張實踐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當中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便優先以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作為篩查及治理服務的主要對象。相信計劃能增強市民對慢性疾病的認識,同時達致「早發現、早治療」的目標。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