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30/05/2024

摩通CEO給股東的信

#財金大勢 #摩通 #戴蒙

  摩根大通(JPM)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上周出席摩根大通全球中國峰會時說,摩通近年在內地的投行業務已「斷崖式下跌」,引起關注。

 

摩通行政總裁戴蒙指美國經濟有滯脹風險

 

  不過,上月初戴蒙給股東的信,這位被譽為「最有影響力的銀行家」提及的觀點,就更加豐富精采。

 

  談美國經濟,戴蒙毫無顧忌地用了「滯脹」(stagflation)這個詞,並以「在一個複雜而潛藏著危險的世界中持續前行」為標題。他認為,今時全球可能正進入自二戰後至今,最危險的地緣政治狀態。而在美國經濟刺激政策、財赤、QT(緊縮政策)等背景下,摩通會因應不可預計的、或會持續一段時間的經濟和地緣政治事件,做好相應的準備。

 

  雖然今時美國許多經濟指標都持續好轉,但看目前物價和利率水平,美國通脹還未有大幅降低,戴蒙認為非常值得關注。例如持續的財赤支出,便支持著通脹繼續高企。

 

戴蒙:應對2%至8%利率環境

 

  因此,戴蒙透露摩通已準備好,要應對利率「從2%到8%,甚至更高」的經濟環境!利率加至8%甚至更高,固然嚇人。但如利率政策細眉細眼,對通脹的制約作用又可能不大,所以摩通才作較全面的對策準備。

 

  在8%利率水平,美國經濟便會從強勁的增長,發展到適度的通脹;到通脹性的衰退,便是滯脹(停滯性通脹)--增長停滯,但通脹仍居高不下。滯脹期間,除了利率比較高之外,還有更多信貸損失,企業的生意更少,市況更困難。

 

  關於國際博弈,戴蒙認為,美國如要成功執行其戰略的話,必須有4大條件:1. 美國的領導地位必須保持,包括在軍事上的領導地位;2. 美國及其盟友一起取得了長期的經濟成功,並讓國民分享到經濟成果;3. 美國能夠加強國內建設,符合國民的要求;以及4. 深化應對最逼切的挑戰。

 

「美歐低估中國威脅」

 

  美國「最逼切的挑戰」除了俄烏、以巴的戰事之外,當然少不了要談及「中國威脅論」。戴蒙認為,美歐國家無論企業或政府都低估了,中國的增長潛力及潛在威脅。他指出,中國一直高度關注經濟問題,但西方國家卻像仍在夢中。

 

  戴蒙認為,美國對中國潛在的威脅有不正確的理解,包括:

 

  1. 以為中國是企業供應鏈唯一的方案,導致企業過度依賴中國,例如日用品,甚至關係到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原材料,例如半導體、稀土、藥物、與5G有關的元件及零部件等;2. 可分享會增強對手軍事能力的重要技術;3. 個別關鍵行業中,出現不公平競爭,例如電動車、再生能源、AI等。當中國透過補貼等措施,造成以上行業出現不公平競爭的情況,繼而損害了其他國家的經濟利益,令這些國家在某程度上,成為中國的附庸。因此,戴蒙認為,美國絕不應把重要的資源和技術送給中國。

 

空軍戰略OODA

 

  至於如何應對經濟及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戴蒙提出了OODA循環(OODA loop)。

 

  透過觀察(Observe)、定向(Orient),從而作出決定(Decide),並付諸行動(Action)這個不斷評量、檢視,再加分析、決策及行動的過程,戴蒙認為足以應對任何不確定性。

 

  他解釋,軍人要處於戰爭狀態的不確定性中,「OODA」有助他們解決或處理生死存亡的問題。

 

  同時,戴蒙認為,過分重視短期數據對長期趨勢及可能影響長遠結果的未來發展的話,恐怕會有誤導。長期趨勢,例如各國因應國際形勢再軍事化、再生能源產業對資本的需求、地緣政治衝突等,以上每一個長期趨勢的變數都會刺激通脹繼續上升。

 

  如果只看同比CPI、PCE的增或減,即只關注數據相對於上月或去年的變化,投資者便可能難以理解,通脹為甚麼降不下來或繼續向上的原因。所以戴蒙就建議用OODA:觀察、評量,檢視並決定,最後作相應行動;然後,重複這個循環。

 

  作為投資者,看過戴蒙以上政、經分析,相信都會有得著;作為普通打工仔,或會對OODA特別有感覺。職涯規劃,不也是要先看清楚自己身處甚麼環境,定位然後認清目標,努力打拼?如果全力打拼,不幸輸了,何妨捲土重來,繼續努力。當這個循環無限loop,終有一天,會出生天。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14/07/2024

美國債市,轉捩點已至

#陶冬天下 #美國債市 #貨幣政策 #債券市場 #通脹 #法國大選 #消費信心 #鮑威爾 #財金大勢 #聯儲局 #減息 #馬克龍 #國民聯盟 #勒龐 #新人民陣線 #梅朗雄

  一個數據,炸出了美國經濟、貨幣政策和債券市場的轉捩點。6月CPI通脹弱過市場預期,顯示出美國經濟和物價進一步冷卻,為接下來美國聯儲局減息打開了大門。消息傳來,債券市場一片漲聲,收復了今年來的所有失地。市場普遍看好FOMC 9月降息,資金從科技巨頭股票移向實體經濟股票,並引領全球股市走強。美元指數迅速下滑,日圓、歐元、英鎊匯率反彈。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上周走低,金價上揚。拜登深陷退選漩渦。

 

  美國6月CPI錄得3%,核心CPI為3.3%,雙雙低過分析員的預期中位數。如果使用3個月平均值,CPI僅略高於政策目標2%。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剛說出「需要更多的好數據」,才能有足夠的信心考慮減息,話音未落,新的「好數據」就現身了。市場對此反應強烈,美國國債收益率全線走低,LSEG數據顯示資金預期9月減息一碼的概率已經升至接近100%,vs數據發布前的72%。

 

  最新通脹數據支持筆者一直預言的最早9月減息,今年減息兩碼。不過,聯儲局可能要再等一等才會徹底轉身。6月通脹回落超預期,和汽油價格下跌有關,更和機票、酒店、二手車價格大幅向下有關,這些因素都比較波動。最重要的是,住房成本大幅下挫,租金通脹周期長、滯後突出,在CPI中的權重又特別大。這次CPI租金下挫,證實了民間高頻數據講了幾個月的故事。

 

  CPI通脹回落,增強了聯儲局對於控制物價的信心,但未必直接鎖定了9月減息。通脹趨勢往往呈波浪型發展,聯儲局在決策上需要慎重,語境轉變需要慎重,尤其在今年年初誤判之後,更會如此。其實眼下決策者的心態,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時已經表明。美國經濟已經不處於過熱狀態,不僅存在物價風險,同時就業風險也不能忽視,不過必須謀定而動。

 

  筆者認為,目前美國經濟不僅有物價與就業的雙向風險,更有事件風險。資金成本在高位停留時間過長,令經濟中最弱的環節承受很重的壓力。這種爆煲無法預估時機,但是一旦出現,對經濟的衝擊可能不小,屆時政策處置也或許比想象的更激進。順便提一句,消費信心指數跌到8個月來最低水平,折射出家庭債務和就業市場開始出現的壓力。

 

6月CPI低於預期,美國國債價格收復了今年來的跌幅,收益率全線走低。(AP)

 
  周四通脹數據出爐之後,S&P500和道瓊斯指數創出新高,納斯達克指數則下跌。代表中小企業的羅素2000指數更飆升3%以上,這是45年來第二次。在經濟軟著陸預期下,資金開始從AI概念轉向周期概念。科技股在高位調整後能否更進一步尚有待觀察,久違的增長故事卻已開始發酵,不過前提是就業市場不至於突然失速,新增就業和時薪增長真的軟著陸。

 

  法國議會選舉一波三折,極右黨派「國民聯盟」在歐洲議會選舉和第一輪投票中勢如破竹,但在決定性的第二輪投票中忝居第三,慘淡收場。中間勢力在歐洲議會選舉敗北後,總統馬克龍毅然豪賭,當晚解散議會,讓選民在他和勒龐中間選一位,結果選民兩位都不選,成軍不過一個月的「新人民陣線」趁虛而入,奪得了議會最多席位。

 

  法國選舉中,選民一般在第一輪投給自己最喜歡的政黨,第二輪投票反對自己最不喜歡的政黨。國民聯盟在棄保聲中再次鎩羽而歸,可是輸得最慘的是馬克龍和馬克龍主義。馬克龍的「有她沒我」策略是奏效的,只是選票流向了梅朗雄,自己落得為他人作嫁衣。

 

  總統馬克龍對下一任總理擁有任命權,但是他可能在相當久的時間都不知道任命誰。得票最多的三大陣營,實力大致相當,都不願意和對手協商組成聯合政府,法國或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出現懸峙政府,即政府缺少一個擁有國會多數議席政黨或聯盟的支持。用《世界報》一位專欄作家的話說,「我們知道誰輸了,卻不知道誰贏了」。

 

  議會第一大聯盟新人民陣線是為了選舉而臨時拼湊而成的,聯盟內部有著深刻的政治分歧,從激進反資本主義者,到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人,政治頻譜太寬、太雜亂。該聯盟領袖是立場極左的梅朗雄,他如何統領左翼派系確是一大挑戰。法國選舉最好的結果,是出現類似德國的兩翼政黨大聯盟政府,但是在巴勒斯坦危機等一系列針鋒相對鬥爭之後,梅朗雄和馬克龍合作的機會甚低。

 

  馬克龍感到失落的不僅僅是組閣難局,更有馬克龍主義的墜落。馬克龍2017年入主香榭麗舍宮的時候,喊出了重振法國經濟、提高法國國際影響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引領歐洲「主權」進步和堵死極右勢力執政。今天看來,除了勉強避免了勒龐上台,其他目標全不成功。他對內已經失去了推動改革的政治籌碼,無法攘內,也就難以在外交政策上折衝樽俎。

 

  法國必須在10月《預算案》中找到巨大的資金來源,以滿足歐盟規定的均衡財政和借款條例。筆者不排除出現沒有黨派支持的技術官僚執掌看守內閣的可能,不過如何處理馬克龍強行推出的退休金改革、最低工資標準等高爭議性課題,就不得而知了。其實,10月法國有沒有一個可以正常運作的政府都是疑問,先舉辦好一屆可以正常運作的奧運會吧。

 

  本周有五個焦點:1)拜登能否抵擋住黨內退選呼聲,本周是關鍵;2)共和黨召開黨大會,特朗普被推選為總統候選人板上釘釘;3)歐洲央行開會,預計利率不變,拉加德記者會語境需特別關注;4)中國開大會;5)中國第二季度GDP數據。除此之外,英國國王發表談話,英國新內閣政策登場;聯儲局發布《褐皮書》;歐洲議會推選馮德萊恩連任。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