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14/03/2024

芒格留給投資者的話

#理財智慧 #芒格 #價值投資 #投資 #延遲滿足 #抓住機會

  恒指日前重越17000點關口後,繼續整固,昨(13日)收報17082,望蓄勢待上。市場從來都跟紅頂白,認為今時港股表現穩陣,料短期可上試17500,乃至18000點大不乏人。曾幾何時,市場卻普遍看淡,甚至指「港股已死」。今時為何沒有人反思,當港股受地緣政治影響時,市場是否看得過淡了?

 

  每當好友高歌猛進,又或淡友唱淡唱死的時候,投資者便應停一停,想一想:思考一下,投資界的智慧老人、巴菲特的黃金拍檔芒格(1924-2023年)留給全球投資者的金句。

 

  市況好或壞:「不管發生甚麼事情,我們都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繼續前進。」芒格說,無論環境如何,順其自然,盡力而為,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機會,如果活得夠久,他總會遇到屬於他的機會。

 

  芒格發現人生想要成功,只要做到兩件事:一是不做愚蠢的事,二是活得久。做到以上兩點,便一定是人生贏家。無論市況好壞,不做蠢事,恐怕投資者已不容易做到,而生命脆弱,一個人能活多久,又有誰能說得準。

 

別對人性抱太多期待

 

  芒格活到近百歲的高齡才辭世,有人曾問他養生之道,他答其長壽秘訣竟是:別對人性抱有太多期待。人性的確比投資更難以了解和預測,而一個人能活多久,可否得享天年,仍須聽天由命。不過,尋求即時的滿足,雖是人性弱點,如能克服,便有利於投資。

 

  懂延遲滿足:芒格曾形容,偉大的投資往往源自大量的延遲滿足。他說:「如果你有延遲滿足的個性,而且你能培養它,你便已走在通往成功和幸福的路上。如你想要甚麼就必須立刻得到,這會通往毀滅之路。」這是否也可作為在市好時,投資者愛「割韭菜」的一個警示?

 

  「投資是一件長期的事,如果你想長期投資,你就得承受得住股票一半的跌幅而面不改容。」芒格對誤以為手上具前景的股票是「蟹貨」的投資者有以上忠告。

 

  同樣道理,芒格認為企業管理層懂得延遲滿足,就能把公司經營得愈來愈好;人生中一個人懂得延遲滿足,死的時候就會很風光。

 

機會來臨須敢下重注

 

  要抓住機會:芒格稱,投資的秘訣在於,你能看得出機會,而且當屬於你的機會出現時,你能看懂,別人看不懂。「好的投資機會可遇而不可求,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那兩、三個好機會,關鍵在於當機會來臨時,你是否有辦法掌握。」芒格說,當投資者好不容易等到大好機會時,便要敢於下重注。

 

  要看得出機會,才可抓住機會。芒格自言,他研究的公司都是他具優勢的領域。如果分析一間公司時,別人比他更有優勢,他就不會參與。他以買一間製藥公司為例,投資者須分析它能研發出甚麼新藥,如果在這方面,其他人懂得的比他多,他便沒有甚麼優勢。

 

  芒格忠告投資者:尋找自己擅長的、具有優勢的公司,不熟不買,才能做好投資。

 

過度分散投資無好處

 

  貴精不貴多:「如果你夠聰明能精選出3隻股票,而每一隻都足以讓你的家族可持續地傳承,那麼持有這3隻股票便已足夠了。」與投資機會相比,芒格認為分散投資作用不大。

 

  芒格以自己家族的資產配置為例,指出過度分散沒有甚麼好處。雖然許多人主張分散投資,但他則認為,能找到個絕佳的投資機會便已很幸運了。

 

  作最壞打算:眾所周知,芒格以「價值投資」為核心策略。即使有人指價值投資不合時宜,但他認為,無論買甚麼股票,價值投資都是以較低的價格,買入較高價值的資產,所以這種投資方式「永遠不會過時」。

 

  「做投資時,你要心裏有數,知道將來可能出現大災難;其他時候,做個愚蠢的樂觀主義者就行。」最後這金句真可「駛得萬年船」,港股好友收到未?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12/07/2024

盈富基金是香港人的基金

#基金債券攻略 #盈富基金 #指數基金 #交易所買賣基金 #ETF #理財智慧

  稍為有一定股齡的朋友,都必定聽過盈富基金(02800),但我相信,未必所有人都知道盈富基金的「真正身份」!
 
  何謂「真正身份」?其實,盈富基金是本港第一隻交易所買賣基金,而且還是實物的交易所買賣基金(下文再解釋何謂實物),即是今時今日我們經常掛在口邊的ETFs(Exchange Traded Funds)。
 
  先讓我交代一下背景。盈富基金的面世其實是有點意外的,也可以說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產物。1998年時,以索羅斯為首的對沖基金(俗稱大鱷)狙擊港股,港府被迫應戰,在市場買入了大量藍籌股(即恒生指數成分股)。大鱷沽期指,看淡港股,要令他們輸,就要買入港股,推高指數。
 
  經過一輪交鋒之後,我們終於成功擊退大鱷。為了全身而退(用今日的說法是所謂的退市),政府想到以指數基金的形式,出售手上的大批藍籌股(每一份盈富基金包含了恒生指數的所有成分股),讓香港市民公開認購。

 

港府擊退大鱷後,在1999年推出盈富基金供市民認購。(網上圖片)

 
  就在這個情況下,孕育出香港,甚至全亞洲(日本除外)首隻指數基金,或稱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而且,盈富基金是透過實際持有恒生指數的成分股去追蹤恒生指數的走勢(這就是所謂實物ETF),市場稱之為「複製策略」。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明白,盈富基金之所以成為「實物」ETF,正正因為最初是政府掃入了大量恒指成分股。
 
  理論上,以這種方法追蹤,誤差最小,但成本也高,因為要不斷追蹤恒指的走勢,就要不停買賣恒指成分股,這個費用也不菲的。而除了直接持有指數的成分股外,基金經理也可以透過衍生工具,例如股票期貨或股票期權等間接持有指數成分股,這就是所謂的「合成策略」。以這種策略追蹤指數表現,成本會低一些,但誤差可能較大。而且,還會增加對手風險,因為所有衍生工具都必須有交易對手才可成交。
 
  盈富基金於1999年時推出,今年剛好25周年了。最初的23年,盈富都是由道富環球作為基金經理,兩年前才改由恒生投資負責。
 
  在盈富推出15周年時,道富環球曾在報紙登了一個大型廣告,並有以下的信息:「盈富基金,作為亞洲地區(日本除外)首隻實物ETF,自1999年11月成立以來,一直緊貼恒生指數,致力為香港市民提供一個相對具成本效益及透明度的可靠渠道投資於多家香港大型上市公司。踏入第十五個年頭,盈富基金繼續是香港交易所其中一隻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ETF。」
 
  該廣告的大標題是:「15年與您我一起共同成長,2800屬於香港人的基金」。
 
  到底這隻屬於香港人的基金,投資價值如何?下次再續。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