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失眠,陳敏兒給照顧者的實用心法
打開茶室大門,只見打扮素淨的陳敏兒,從容淡定地沏茶。這是她每天必做的儀式。倒出壼內的六堡茶時,不忘叮囑桌上那一小杯茶,要分開三次慢慢喝,似乎看穿筆者求道心切——很想知道她那一套手部按摩,究竟有甚麼魔法,既讓丈夫廖啟智(智叔)抗癌失眠時安睡,更療癒了不少照顧者,在護老路上得到慰藉與力量。
時光倒流至三年前,智叔在病房奮力抗癌期間,失眠了接近一星期,醫生處方安眠藥也無法入睡,在旁寸步不離的陳敏兒心如刀割,奮力遍尋良方,獲朋友介紹一套德國香薰手部按摩,有助病人入眠。她匆匆地學了一小時,隨即折返醫院為智叔按摩,怎料按壓不夠三分鐘,他已呼呼入睡。那些鼻鼾聲,猶如世上最美的天籟。
陳敏兒在她的茶室和工作室,精神奕奕。她在這兒為照顧者舉辦手部按摩工作坊。該香薰按摩方法源自德國,於當地醫院病房應用。
身體接觸示愛 勝過千言萬語
「之後每一次替智叔按摩,被病痛折磨着的他,也會面帶笑容。後來讀書才知道,腦神經科學家指出,手部有大量接收體,透過按摩等接觸,接收體會把訊息傳至大腦,大腦隨之分泌被稱為『愛情荷爾蒙』的催產素。」她發現,不論是按摩者還是受按者,彼此也會感受到愛意,是雙贏局面。
那是身體接觸的魔力!原來透過手部按摩表達愛意,讓愛意透過指尖與皮膚的觸碰而流轉,傳遞愛的祝福,勝過千言萬語。
然而要按得舒服,魔鬼就在細節裏。有一天,長子文哲自告奮勇,為智叔按摩,智叔自此念念不忘,更笑言長子的手勢比她更好更舒服,因為她的節奏太急促了。
以慢為尊 修心沉澱
不服氣的她反思:「這套按摩重點在於慢、輕(柔)、貼(服),我自以為已經夠慢,卻不知道內心的急躁,透過雙手讓智叔感受到。」
畢竟病人的身心靈十分敏感,小小觸碰已能感應對方的能量。陳敏兒領悟到,按摩者要按得妥貼舒適,第一步絕非強記技巧,而是修心,調整心態,亦是她最強調的「心法」,適用於一眾照顧者。
且慢,急躁是照顧者的共通點,愈是着緊照顧對象,就愈是焦急、緊張,怎樣能夠慢下來?自問是急性子,也是照顧者過來人的陳敏兒,由衷理解這一點,她先以自己的日常生活示範。
手部按摩其中一個動作,利用手掌在前臂上下推撥和滑動。研究顯示,按摩有助刺激大腦分泌催產素,按摩者及受按者也會產生愛的感覺。
另一動作,拇指在手掌輕輕繞圈按壓,慢慢推前。當年陳敏兒為智叔按至此,智叔已呼呼大睡,足見其助眠威力。
堅持Me Time 避免情緒爆煲
就如文首提及的泡茶,是她每天為自己刻意創造的嗜好,由水滾、茶熟至出湯,再到嗅聞茶色,一杯茶分開三次細味,少說也要花15至20分鐘,她仍怡然自得:「沖茶不由你心急,正好訓練自己讓心神安定下來,全然臨在(全心專注眼前事物)。」簡而言之是照顧者給自己Me Time(屬於自己的時間),為自己充電。
「一天有24小時,不妨每天抽出15至20分鐘,不一定是泡茶,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放慢腳步。」背後需要「放手」,放下「如果沒有自己,照顧對象就無法生活下去」的心魔。經歷過幼子文諾和智叔病逝後,她體會到就算如何拼命,生命也不由得自己操控。
「懂得放手後,沒有那麼緊張,學會先照顧好自己的健康,才有能力去照顧其他人。否則作為照顧者,會很容易『爆煲』,還怎樣去照顧那些需要你照顧的人呢?」
泡茶充滿儀式感,也讓她專注當下。
把最好的能量 送給照顧對象
「你好好照顧自己,其實就是好好照顧你的照顧對象,把最好的能量給對方。」今年起,她為照顧者小班教學,定期開辦手部按摩工作坊,上課前會先分享「心法」,帶領學員進行呼吸練習,把內心的沙石沉澱下來。
靜心後,就開始講解手部按摩的機制和技巧,還會跟每一位學員親身示範動作和力度。她開班的原意,是希望讓照顧者透過簡單按摩傳遞愛意,手部接觸也可令彼此放鬆和安慰,紓緩情緒。
整套按摩動作並不複雜,部分動作借助拇指打轉按壓,也有利用手掌在臂上推撥、滑動等。按壓部位包括前臂、手指以至手掌手背,每邊手部的按摩時間約為20分鐘。
筆者於今年1月,為了學習按摩去照顧病榻中的家人,曾經報讀工作坊,怎料課堂練習時,總是緊張至聳起肩膊和手肘,動作不夠「慢、輕、貼」,擔心出錯而戰戰兢兢,結果被同學投訴按摩「感受不到愛意」,有點尷尬。
跟陳敏兒糗事重提,她坦言這些「毛病」在初學者身上甚為常見:「很多學員也會聳起肩膊。不妨先放鬆下來,讓自己在一個十分放鬆的姿態,才進行按摩,避免自己反過來受傷。」這是照顧者顧人先要顧好自己的最佳提醒。
愛的力量 終極心法
「對技巧太着緊,就會容易緊張。按摩時,別執着自己做得對與錯,大概跟着程序去做就足夠了。傳遞愛,才是按摩的重點。」愛的力量亦是重要「心法」,有學員報讀後,為病房內的母親按摩,不消十分鐘對方已酣睡。亦有學員每周回家時,替父母按摩,增進兩代感情。也有學員藉此跟患病的母親破冰談心事,母親寬慰地享受按摩時,願意放開懷抱談論生死。
至於筆者怎也搞不好的按摩節奏,陳敏兒實在看不過眼,靈機一觸哼起緩慢的「Boom-Cha-Cha」嘗試引導,接近一秒一拍,筆者的動作終於放慢下來了。也是的,無論按摩還是照顧,不就像一闕雙人舞步,同樣講求心法,有時互梘倚傍,有時也要騰出內心空間,才能容納對方的感受和情緒,快慢有致,舞出獨一無二的照護旅途。
她示範呼吸練習。先把雙腳平放,放鬆身體,接着專注於呼吸,去連結內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