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車
03/10/2024

平衡力

  平衡力(Equilibrium, Balance),能自動調整並維持身體穩定姿勢。平衡可分為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靜態平衡指人體處於某種特定姿勢時保持的穩定狀態,如站或坐等姿勢。動態平衡指人體在坐、站等姿勢的轉換運動時,能重新獲得穩定狀態,可自主恢復身體平衡的能力。

 

  老年人機體的各個器官功能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退、感覺遲鈍、行動遲緩、反應差。當身體同時進行多種動作,需要維持穩定和其他動作相互配合時,便會容易失去平衡。

 

  1、體重與姿勢穩定性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性,研究發現肥胖(BMI≥30)的老年個體比健康體重的跌倒風險增加了31%。人體必須有足夠的肌肉力矩,以保持身體直立和姿勢穩定性。控制肥胖和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必要的。

 

  2、前庭器官是指在耳蝸的前級部位,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是人體對運動狀態和頭部空間位置的感受器官。帶氧運動如太極控球可以促進有氧代謝,提高腦部血液流量,使大腦的前庭器官功能得到提高,增強身體重心在水平位移中的穩定性,持之以恆,能增進練習者的平衡能力。

 

  3、本體感覺是指肌、腱、關節等運動器官在運動狀態時產生的感覺,是直立時維持平衡的一個重要的感覺回饋來源,本體感覺在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太極拳增進膝關節的穩定性,提高膝關節的本體感覺改善下肢平衡能力;健步走是一種速度介於散步和慢跑之間的有氧運動,是極好的本體感覺訓練。

 

  4、老年人下肢伸膝肌力較差者,平衡功能也較差,一般人體軀幹控制能力與平衡力密切相關。有效的肌肉力量訓練,可提高人體在非穩態下的控制能力,增強平衡能力。肌力訓練是提高平衡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下肢和核心肌群的訓練有利於平衡能力的改善。

 

  5、視覺在靜態平衡和姿勢控制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靜態站立中,睜眼比閉眼時對下肢非對稱負荷更小,對修正頭部和軀幹的相對位置十分重要。改善視覺可以提高平衡能力,改善家中照明,可減低老年人在家中跌倒的風險。

 

  6、精神類藥物、心血管藥物、降糖藥、非甾體類抗炎藥、鎮痛劑、多巴胺類藥物、抗帕金森病藥及複合用藥等,都可引致病人頭暈、乏力、共濟失調,影響患者的平衡能力。把藥物減少到四種或更少,可降低跌倒的風險。

 

  7、口腔健康及牙齒的咬合狀況,與身體平衡能力相關,部分或完全咬合不良會導致平衡能力的下降。而牙齒數目≤19顆未佩帶假牙者比牙齒數目≥20的老人有更高的跌倒風險,主因為咀嚼肌系統的本體感受,影響了頭部姿勢的穩定判斷。

 

  維生素D較低的人,服用特定製劑補充維生素D,能有效降低跌倒的風險。另心臟抑制型頸動脈過敏的患者,安裝雙腔起搏器後,跌倒機率減少了三分之二。

 

  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與年齡、體型、前庭器官、本體感覺、肌力、視力、藥物因素,口腔衛生等都有一定的關係,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力,就必須從多方面、綜合考慮,才能達到預防跌倒的防治效果。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