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的主軸是心靈陪伴
兩星期前的文章提到,儘管我及我的團隊很努力,但事實是給宿生們明白我們依然不能夠給他們一個真正的「家」。文章刊登後我收到一些意見,指我所引用的例子只針對硬件,如家舍的配置及格局,但「家」應該更著重內心感覺。
他們的意見固然是對的,但配置及格局卻直接影響「家」的氛圍,例如房門裝有玻璃窗令宿生感到私隱缺乏保障,這些都是他們必須妥協的地方。有讀者更提出,香港的住宅普遍細小,也沒有私隱可言。這個說法也是對的,然而,「家人」之間的互動又如何?
舉例說,我們的兒童之家設有正家長、代家長及家舍導師,也有照顧宿生的保姆,但宿生卻是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也是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長。他們有些注重整潔,有些生活態度散漫;有些喜靜,有些愛熱鬧;有些做事有條理有計劃,有些卻習慣「臨急抱佛腳」、「見步行步」,大家能想像這些不同性格的年輕人住在一起的境況嗎?若他們是有血緣的兄弟姊妹,也許會互相包容和忍讓,或是由父母作出「裁決」,一錘定音。但在家舍的宿生卻都是陌生人,爭執起來互不相讓時,家舍的「家長」卻不可能以自己是「父母」為由作最後決定;而宿生們因為沒有血緣關係,需要長時間才願意妥協或讓步。
再看細節,大家會在家中冰箱擺放的飲料和食品貼上自己的名字嗎?在家舍卻是必須的,因為沒有貼上名字的食品和飲料會被視為「公用」,不見了也怨不得別人(就算是貼了也有機會被「借」用),有家舍為了避免因為冰箱貯存問題而發生爭執,甚至會劃分清楚各宿生可擺放的位置。這些都是在家不會發生的狀況。
(由作者提供)
更重要的一點,是家人的「組合」。香港人普遍組織「小家庭」,即一對夫婦只有一個小孩,若祖父母住得近,小孩甚至得到4個大人的照料。這是我們家舍所不能做到的。儘管我們的同工也愛宿生,然而因為人手有限,每位同工除了日常的工作外,需要負責照顧多位宿生,每位宿生所得到的關注自然比一般家中居住的孩子少得多。
孩子需要生理上「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更需要心靈上的支持如成年人的陪伴或為他們樹立榜樣。因此我們的宿生更渴望的,其實是同工與他們相處的時間。有一位16歲的女孩曾告訴我,她最享受的是與家舍正家長「談心」的時候,因為她覺得朋輩都不夠成熟。有部分宿生更表示與其在物質上獎勵他們,他們更希望同工能多花時間陪伴他們。當有需要時同工能與他們傾談,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支援和慰藉。活動雖然重要,但那種開心和興奮很快就會過去,心靈上與他們同行才是宿生們所需要的。
宿生的基本需要,我們滿足了,且盡力做得更好;他們心靈上的渴求,我們聽到了,也盡力滿足他們。儘管我們未能為他們提供一個「家」,卻願意像「家人」一樣,守護他們,伴他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