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孩子背後—隨著時代巨輪勇進
繼聖誕和新年的節慶食品、禮物、和活動後,我又著手來年的活動大計。這時卻接到一位執行委員會成員來電,說看完最近的活動報告後,提出我是否太寵孩子,因為她當年的聖誕節也很難得吃大餐,第一次離港是因為要到國外升學﹗我忍不住回應:此一時彼一時啊,我的祖父母輩還會為破舊衣服補丁呢,現在又有多少人會縫補舊衣?我們不能、也不應以過去的標準套用在現今的孩子上。
(由作者提供)
在我之前服務的醫療社福機構有一位善心的捐贈者,自六十年前開始,每逢聖誕節都會捐贈梳打餅及鐵罐裝的雜錦餅乾予留院病童。從前是親身送至醫院,近年因為捐贈者年邁,改由司機代勞,但捐贈的餅乾款式還是一樣。然而,如今的病童卻不吃梳打餅及雜錦餅,而醫院也因為個別病人的健康及管理方面的考量,不再接受類似的食品捐贈。又正如過往政府所提供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僅評估兒童的智力、視力及聽力,如今評估的內容已包括自閉症譜系障礙、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及其他特殊需要。時移世易,社福機構的服務也必須與時並進,配合服務對象現時所需和政策的改變。
當我們的機構於1957年成立時,創辦人只為兩位無家可歸的少年提供棲身之所,後來我們為宿生提供的服務延伸至三餐一宿。時至今日,我們希望宿生三餐溫飽、有安居之所,處理他們的情緒及行為問題,讓他們有機會發掘及發展個人的興趣及潛能,有不同的體驗和經歷,擴濶視野,激發思維。我們要了解現今孩子所需,亦盡力尋找資源去達到服務指標。
然而,我們的資源畢竟有限,不止是金錢上,更在人手安排上,令我們有心無力。例如在過去的聖誕假期中,有一位14歲的宿生參加了一個為12歲以下孩子而設的聖誕派對,因為當日院舍部分同工需帶宿生看醫生或參與其他常規興趣班及活動。以前發生類似情況時宿生或許可獨留在院舍,但隨著保護兒童的法例推進,如今卻不能,以免宿生發生任何意外。再者,一切供給均講求延續性,正如滑板班已舉辦了兩期,我們仍在積極尋找第三期課程的贊助者,因為舉辦滑板班其中一個原因便是訓練宿生持之以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樹立榜樣,讓一切服務得以延續,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
人生價值隨著時代轉變,過往的經驗,有時反而變成阻礙。時代變了,現今的孩子物質比以前豐足,因此我們更需要滿足他們的精神生活。事實上,在缺乏原生家庭的長輩及同輩親友的引導及陪伴,宿生們已經比朋輩欠缺許多。今年是龍年,所謂龍有九子,且各有不同,我們必須有彈性地應對每位孩子的個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