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14/06/2023

日本福島計劃將核污水排出大海!海產會直接吸收輻射污染物?教授拆解4大迷思︰要與魚生說再見?揀食物要「分散投資」?

  自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福島核電廠出現核洩漏,如何處理核污水一直是爭議不斷的話題。不過日本政府計劃於今年將核污水排到大海,而且正以淡水試用排海設備!那麼香港人最愛的日本進口的食物是不是都會受核廢水污染影響?吃了這些食物後會否致命?即睇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教授點講!

 

核事故 ︳香港禁止福島部分食物進口!鄰近邊啲縣市食品都要有證明書?

 

  自核事故發生後,本港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開始限制日本5個縣的食物進口,包括福島、千葉、群馬、茨城及栃木。福島的水果、蔬菜、奶、奶類飲品及奶粉在這十多年間更是完全禁止進口,而其他食品,如港人至愛的水產有輻射證明書則可進口。不過大家放心,食安中心亦會抽取食物樣本進行輻射檢測,一旦超標則無法進口!因此,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食安中心現時對規管日本進口食物的安排:

 

【福島】

 

1.    水果、蔬菜、奶、奶類飲品及奶粉:禁止進口

2.    冷凍或冷藏野味、肉類及家禽、禽蛋,以及活生、冷凍或冷藏水產產品:如附有輻射證明書,准予進口

 

【千葉、群馬、茨城及栃木】

 

1.    水果、蔬菜、奶、奶類飲品及奶粉:如附有出口商證明書及輻射證明書,准予進口

2.    冷凍或冷藏野味、肉類及家禽、禽蛋,以及活生、冷凍或冷藏水產產品:如附有輻射證明書,准予進口

 

(圖片來源:食物安全中心)

 

下一頁:食物輻照技術是甚麼?對人體有害嗎?

 

核事故 ︳輻射食物 vs 輻照食物技術!兩者都對人體有害嗎?

 

  大家可能都會紛紛擔心自己日常吃到的食物會否同樣有輻射在內,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副教授方麗影博士表示,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到的食物其實都可能受過輻照加工才推出市面,但不用擔心,這並不是輻射污染。食物輻照技術,是指食物在廠房被運送時,被送入一個以鈷-60及銫-137發出伽瑪射線能量源的密封輻照室加工,我們經常吃到的馬鈴薯、士多啤梨都會接受食物輻照技術,目的是殺菌、抑制酵素以延長保質期等,大多都只是輻照食物,與輻射不同,並不會對人體有害。

 

(圖片來源:Unsplash)

 

下一頁:排放核污水邊種食物最受影響?人體識得自動排毒?

 

核事故 ︳排放核污水邊種食物最受影響?人體識得自動排毒?

 

  輻照食物與受輻射污染的食品完全兩碼子的事,前者並不會危害健康,但日本政府一旦把核污水流放大海,港人最愛的日本海產,甚至陸上食物來源,如蔬菜、動物肉,進食後又會不會引起疾病及致命呢?

 

  方博士解釋,若核污水真的排放入大海,當中的殘存物將隨時間慢慢被稀釋,到時其影響力及濃度也會漸漸減弱、踏入半衰期,最後才完全無害。「雖然把核污水排到大海無疑能慢慢稀釋濃度,不過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甚至長達100年」,而直接受影響的就是海產類,而來自陸上的產物如蔬菜、肉類等的影響相對間接,通常視乎灌溉或動物飲用的水有沒有淨化處理,又或者飼料有否受輻射影響。

 

  那麼海產將受到最大的核污染?即是以後要與魚生說再見?並不是!假如吃了受污染的食物,核的殘存物會間接傳染到人體,不過不用過分擔心,方博士強調:「人體的肝臟是有自動排毒功能,只要不是攝取過量,以及多喝水,我們的身體都能自動排出這些殘餘物,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年紀老邁、年幼的人,以及肝腎功能較差的患者都不宜多吃,因為化解毒素的能力較差,吸收過多核的殘餘物,又未能排走的話,有機會演變成癌細胞。

 

(圖片來源:Unsplash)

 

下一頁:排放核污水邊種食物最受影響?人體識得自動排毒?

 

核事故 ︳點揀食物先可避免過度吸收核污染物?

 

  雖然不用完全避免進食日本進口食品,但方博士亦提醒:「即使進口食物已通過輻射檢測,但抽取樣本亦難以做到百分百準確,選擇食物時要『分散投資』,例如喜歡吃魚生亦不可天天吃,每次分量亦不能過多,萬一有輻射殘餘物,亦不會令身體有太大負擔」。另外,她亦分享個人經驗,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會盡量選擇一些活海鮮進食,因為一些打撈時已死亡或冷藏的水產難以知道其死因,不能確保與輻射無關,因此選擇新鮮的海產及有品質保證的餐廳會比較理想。

 

(圖片來源:Unsplash)

 

核事故 ︳人會否在日常生活中吸收過量輻射?吸收過多輻射有沒有解藥?

 

  當年聽到核事故發生,很多人都怕了輻射,會擔心照X光、經常使用微波爐、電子產品會吸收過多輻射等,但其實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輻射都不會構成健康威脅,就連放射科的醫護人員,只要穿上含鉛保護衣亦可有效隔絕輻射。即使一般人接觸到輕量的輻射污染物,只要更換衣物及洗澡便能清除。方博士亦強調:「雖然接觸過多輻射會增加患癌風險,亦未有解藥,但大家都毋須過分擔心,因為在日常生活並不會攝取過多輻射污染物」。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副教授方麗影博士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