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相信
19/04/2022

出現「他汀不耐受」要停藥嗎?

   他汀類藥物是一種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在全球廣泛使用已逾30年。其主要功效是減少肝臟製造壞膽固醇,可有效降低血液裏的壞膽固醇多達五成。不少大型研究皆證實,每降低1mmol/L壞膽固醇,可減心血管疾病風險約兩成至兩成半。但因不少媒體報導,服用他汀類藥物或會產生嚴重及永久性副作用,令一些病人對此特別抗拒,甚至自行停藥。或許病人沒有想過,自行停藥會令心血管疾病及其併發症風險飆升,後果嚴重。

 

  儘管有研究顯示,服用他汀類藥物能有效減低三至四成心臟病發或中風風險,可是很多高風險人士都因擔心服用他汀類藥物藥物後會出現「他汀不耐受」的情況而妄顧心臟病發或中風風險,寧願選擇放棄治療。究竟何謂「他汀不耐受」?「他汀不耐受」是否常見?

 

  他汀不耐受,即服用他汀類藥物後產生如肌肉酸痛、肝酵素升高等副作用。典型因他汀類藥物引起的肌肉不適主要影響大肌群,如肩膊、手臂、臀部或大腿等,出現疼痛、抽筋、乏力,有時會周身不舒服。副作用最常見是服藥後二至四週出現,大部分病人的症狀均屬輕微及短暫。綜合全球不同的研究,出現他汀不耐受的機會約一至三成。而本地曾發表一項相關研究,逾900名他汀類藥物服用者中,約一成半有他汀不耐受。不過,近期又有研究指出,他汀不耐受情況被過度高估,實際情況可能只接近一成。

 

  如病人疑似因服用他汀類藥物而出現身體不適,醫生會先研究症狀會否因其他原因引起,例如因過量運動而引起的肌肉酸痛。除此之外,醫生也會評估他是否屬於高風險群組,並嘗試改變其風險因素:如維他命D缺乏症,就補充維他命D。若經醫生臨床診斷後發現有關身體不適是由服用他汀類藥物引起,醫生會先為病人停藥二至四星期,看看症狀有否消失。不良反應消失後,會為病人調減他汀類藥物的劑量或處方另一品牌的他汀類藥物。研究發現,約六、七成重服他汀類藥物人士並無再出現副作用。這意味著因服用他汀類藥物所帶來的不適是可被逆轉的。實質的他汀不耐受情況亦未必如研究所指高達三成。

 

  而因應個別人士的他汀不耐受情況,醫生會使用非他汀類的非一線藥物作替代治療方案。第一種是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可減壞膽固醇一成半至兩成。第二種是PCSK9抑制劑,可減壞膽固醇五至六成。

 

  總括而言,自行停藥帶來的心臟病發或中風風險絕對遠高於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副作用的風險。因此,如服用他汀類藥物後出現不適,切勿自行停藥,應跟主診醫生溝通,醫生自會有策略應對,為病人設計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心臟科專科翁思宇醫生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