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話
22/03/2022

疫情下咳嗽觸動神經!中醫:咳嗽分外感和內傷!6款止咳食療,簡單、有效仲好味!

  世上有三種東西是蔵也藏不住的,愛、窮困和咳嗽。隨著本港新增新冠確診患者仍逹到每日以萬計,死亡數字每天數以百計,令巿民生活提心吊膽,即使一聲「咳嗽」也份外緊張。近日,更出現不少杯弓蛇影的現象,有巿民因在公共場所忍不住咳了兩聲而被打。所謂「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註冊中醫師張立彤表示,咳嗽可以由很多種因素所導致,咳嗽可以是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症狀之一,也可以與傷風感冒無關。今期就來探討!

 

五臟六腑皆可令人咳

 

  咳嗽,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西醫學角度,咳嗽是呼吸系統病變的常見症狀,包括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疾病,均以咳嗽為主症。中醫學則認爲,咳嗽一般可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外感咳嗽根據病因之不同又分為風寒、風熱、燥熱咳嗽;內傷咳嗽分為痰濕、痰熱、陰虛、陽虛咳嗽。外感咳嗽一般較易治癒,而內傷咳嗽則較難根治。

 

  咳嗽是作為機體的一種生理性自我保護性反射,能產生衝擊性的呼氣流,有助於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異物和病原體。因此,治療咳嗽應根據不同病因,對症治療,不能見咳止咳。外感咳嗽以解表為主,兼顧止咳;內傷咳嗽以調整體質,針對不同病因進行調治,對促進內傷咳嗽的根治是很重要的。

 

6款分型止咳食療

以下是張醫師建議的分型止咳食療︰

 

外感咳嗽的分型與食療

 

風寒型:咳嗽頻作,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喉癢不痛,或見頭痛、發熱、惡寒等,苔薄白或白膩

食療:杏蘇薑糖飲

材料:北杏仁、紫蘇葉、桔梗、生薑各10克、紅糖15克

製法:將北杏仁搗爛,生薑切片,與紫蘇葉放煲內,加水適量,煮開2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紅糖溶化即可。每日1劑,分2至3次服完,熱服為宜,連服3天為一療程。

 

 

風熱型:咳嗽頻劇,咽喉疼痛,咳痰稠而黃,咳吐不爽,並且有頭痛、鼻流黃涕、口渴、身熱等。

食療:桑菊杏仁飲

材料:桑葉、菊花各12克、桔梗、北杏仁10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桑葉、菊花、北杏仁放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煮沸後再煮20分鐘,去渣取汁,再加入冰糖,煮沸即可。每日一劑,代茶頻飲,連服3~5天。

 

 

下一頁:內傷咳嗽分型與食療推介

 

內傷咳嗽的分型與食療

 

痰濕型:咳聲重濁,痰出後咳減輕,痰多黏稠,每於早上起床或進食後痰多咳甚,舌苔厚膩

食療:陳皮化痰飲

材料:陳皮5克、厚樸6克、橘紅6克、茯苓10克、甘草4克

製法:加清水適量,煮沸後再煮30分鐘。

 

肝火型:上氣咳逆陣作,咳時面紅目赤,咽乾口苦,痰滯喉難出,量少質黏。情緒波動易怒。舌紅苔薄少津

食療:降火夏枯草茶

材料:夏枯草12克,佛手9克,桑白皮9克,冰糖適量

製法:加清水適量,煮沸後再煮30分鐘。

 

陰虛型:乾咳爲主,咳聲短促,間中痰有血痰口乾咽燥。伴潮熱面紅,體型消瘦,舌紅苔少

食療:冰糖雪耳蘿蔔

材料:白蘿蔔一個(約500克)、雪耳1至2個、南、北杏仁各10克、冰糖適量

製法:雪耳先用溫開水浸泡l小時發脹後,去雜物;將蘿蔔洗淨,去皮切塊;其他材料洗淨,與冰糖放入燉盅內,加水適量,隔水蒸2小時即可。每日分2次溫服,經常服食效果極佳。

 

陽虛型:咳嗽反覆發作,遷延難愈,痰多色白清稀,惡寒肢冷,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潤

食療:栗子瘦肉湯

材料:栗子(連殼連衣)半斤、黨參12克、乾薑9克、陳皮1片、蜜棗4粒、瘦肉12兩、生薑3片、鹽少許

製法:栗子洗淨,開邊;瘦肉洗淨汆水,切塊;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清水8碗,用文火煲1至2小時,加鹽調味飲用。

 

香港註冊中醫師張立彤,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士。平素強調臨床診治時,藥療、針灸、推拿、導引與食療並舉,令患者開心接受而有效之療法。個人推崇藥王孫思邈對治未病的思維,重視前人的寶貴經驗,但尊古而不泥古。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