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車
27/01/2022

新冠疫病康復治療

  踏入2022,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席捲全球,不少人認為這種變異毒株不會重症化,殺傷力有限,可以當作流感甚至普通感冒看待。然而部分專家跟進新冠疫病康復者的癒後身體變化,發現有四分之一患者疑似出現一種可能影響終身工作能力的可怕後遺症。

 

冠病腦霧

 

   「冠病腦霧(Covid Brain Fog)」的症狀包括:失憶、思維混亂、注意力難集中、頭暈和遺忘日常詞彙等令人困擾的認知症狀。

 

  英國ZOE公司的新冠病毒研究小組,歸納出Omicron五大症狀,除了鼻水、頭痛、疲勞、打噴嚏等,與普通感冒相似的現象之外,每4個人之中,就有1人會出現「腦霧」(Brain Fog)的症狀。

 

(iStock圖片)

 

  「腦霧」常見症狀包括:失憶、思維混亂、注意力難集中、頭暈和遺忘日常詞彙等令人困擾的認知症狀,而失智症就是腦霧的初發徵狀。

 

  日本岐阜大學腦神經內科學的下畑享良教授表示,腦霧過去主要是出現在後遺症,倘若症狀長期持續,以後將有許多人會深受這個病徵所苦。下畑教授指出,千萬別以為這個Omicron不會造成重症就掉以輕心。

(資料來源: Omicron多屬輕症不用怕? 這一後遺症恐致終身無法工作

 

缺三種腸道細菌

 

  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高達76%新冠患者康復後6個月內出現至少一種症狀,最常見症狀包括疲倦、記憶力差、脫髮、焦慮和睡眠困難;俗稱「長新冠」後遺症,即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數周至數月後出現持續症狀不適;研究還顯示患病後的腸道細菌失衡與出現「長新冠」的風險息息相關,當中更缺少了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腸道細菌,研究人員認為可透過調節腸道內的細菌,減少新冠肺炎後遺症出現及促進患者康復。

 

下一頁:中醫康復治療

 

中醫康復治療

 

  中醫在治療溫疫上,非常注重康復者在病癒後的身體狀況,適時進行康復治療,以防身體出現嚴重後遺症,影響日常生活。

 

  1、主要表現:乏力、氣短、咳嗽、胸悶、心悸、失眠、納差、嘔惡等。

 

  基礎方劑: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白术15克、南北沙參各9克、麥冬15克、陳皮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9克、知母12克、丹參15克、浙貝母15克、赤芍15克、桔梗9克、防風9克、甘草6克、炒三仙各9克、山藥15克

  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2、正虛邪戀證:發熱已退,口苦,咽乾,胸脅苦滿,煩躁,焦慮,眠差,咳嗽,或有黃痰,噁心納差。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或弦數。

 

  推薦處方:柴胡9克、黃芩15克、桂枝9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煅龍骨15克(先煎)、煅牡蠣15克(先煎)、西洋參9克、北沙參15克、法半夏9克、陳皮9克、六神曲9克、茯苓15克

  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3、痰瘀阻絡證:胸悶,胸痛,動則氣短,乏力,咳嗽。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澀弱。適用於重型、危重型恢復期患者,肺功能損傷或肺部CT有纖維化表現。

 

  推薦處方:黃芪15克、黨參9克、麩炒白术9克、南沙參9克、北沙參9克、麥冬15克、陳皮9克、茯苓15克、法半夏6克、丹參9克、浙貝母3克、水蛭3克、土鼈蟲3克、甘草6克、炒山楂3克、炒六神曲3克、炒麥芽3克、山藥9克

  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資料來源:國家衛健委發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

 

(iStock圖片)

 

下一頁:防疫食療茶飲方

 

防疫食療茶飲方

 

  新冠疫情下,可參考一些藥膳食療方,進行膳食調養,增強體質,收防疫的效果。建議食材如紅腳艾及艾頭、五指毛桃、牛大力、枇杷花、雞骨草、枸杞頭、粉葛、冬筍、嫩薑等

 

食療方

 

1、陽虛者,可選用紅腳艾頭可以與雞肉、豬脊骨、豬扇骨煲湯食用。

2、平素易咳嗽者,目前時節可以選用枇杷花、白扁豆與雞肉、豬脊骨、豬扇骨煲湯食用。

3、熬夜多、有咽喉炎,屬濕熱體質者,可以選用雞骨草、枸杞頭、粉葛與雞肉、豬脊骨、豬扇骨煲湯食用。

4、體質偏寒濕者,可選用嫩薑炒菜,或醃製成糖薑等食用。

5、體質偏氣虛者,可選用五指毛桃、牛大力與雞肉煲湯食用。

6、體質偏陰虛者,可選用南沙參,冬筍與豬瘦肉,雞肉煲湯。

 

茶飲方

 

1、防感茶一:枇杷花羅漢果茶

材料:枇杷花3克,羅漢果3克,木蝴蝶3克,烏龍茶3克,甘草2克

功效:防燥潤肺,生津潤喉。烏龍茶屬半發酵茶,介於綠、紅茶之間。不寒不熱,溫熱適中,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同時配合羅漢果潤肺、木蝴蝶利咽喉、甘草和胃。另外,枇杷葉、花均可入藥,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等功效。

 

2、防感茶二:老薑桑葚紅茶

材料:老薑3克、桑葚3克、紅茶3克

功效:滋養防寒,兼顧補腎。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同時配合桑葚補肝益腎。

明代李時珍稱:「薑可蔬、可果、可藥。生用發散,熟用和中。久服去穢氣、通神明、散風寒、止嘔吐、化痰涎、開胃氣、解百毒。」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亦常佩戴生薑預防病邪的侵襲。

(資料來源:惠州市疫情防控組辦公室印發《惠州市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保健指引(第二版)》)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