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車
16/12/2021

心血管疾病食療(下)

  前文講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補養,最佳方式是通過食療食補做起,並列出滋陰類、壯陽類、益氣類等12種不同類別的補益食品;今期繼續從另一角度,與大家分享心血管疾病的飲食調護和情志護理。

 

  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在中醫學分類中,按身體氣血虛實來辨證施膳便超過百種餐單,下面選用的藥膳餐飲,以一些比較常見的幾種作為參考,而使用者個人的體質經過中醫師辨證為實,可作為食補防治之用。

 

飲食調護

 

(一)冠心病

 

  冠心病屬中醫「胸痹」範疇,以氣血瘀阻為主要病機,飲食調護選擇具疏利通導的食物。如具活血化瘀的山慈菇、韭菜、山楂、鱖魚、螃蟹、月季花、薔薇花、玫瑰花、桂花、桃花等;具理氣行滯、通陽散結的刀豆、茼蒿、檳榔、桂皮等。

 

1、 心脾氣虛痰瘀阻絡證:飲食宜健脾益氣化痰、活血通脈,如燉服三七紅參瘦肉、陳皮泡服,也可用黃芪、黨參、山藥、芡實煲雞湯,服食期間不宜食蘿蔔,忌食辛辣或生冷寒涼,肥膩之品。

 

(iStock圖片)

 

2、 氣陰兩虛痰瘀痹阻證:飲食宜益氣養陰、化痰祛瘀通脈,每天可用西洋參煎水代茶飲、玉竹麥冬燉瘦肉、陳皮泡服,常服菊楂决明飲、雙耳湯等。

 

3、 氣虛血瘀阻絡證:飲食宜益氣、活血化瘀通脈,如紅參瘦肉水、三七煲雞、紅花瘦肉水、丹參黃芪煲瘦肉以及山藥粥、紅棗小米粥等;雞湯、魚湯及乳製品、豆製品等亦有療效。

 

(二)高血壓

 

  高血壓屬中醫的「眩暈」範疇。高血壓病多屬熱證,飲食調護宜偏凉,而陰虛陽亢者,本著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多選用滋陰的食物。葷腥食品以水產、海產為好,此類食物不膩不滯,無生熱痰之弊。其中蜆、干貝、紫菜、比目魚、海蜇、烏賊等滋陰益腎功效強,對高血壓患者尤其有益。

 

(iStock圖片)

 

1、 肝火亢盛證:飲食宜平肝熄火,如天麻川芎白芷魚頭湯、三絲芹菜、天麻鯉魚、西瓜决明茶、旱芹車前草瘦肉湯、銀菊茶、菊花粥、海帶薏苡仁蛋湯等。忌肥甘厚味以及動物內臟、公雞肉、豬頭肉等動風之品,戒煙酒及辛辣刺激之物。

 

2、 氣虛痰濁證:飲食宜健脾益氣化痰,如山藥黃芪黨參瘦肉粥、糖漬金橘等。忌食油膩和肥甘厚味、生冷、煙酒等物,以防助濕生痰。

 

3、 陰虛陽亢證:飲食宜滋陰潛陽,如山藥桂圓肉燉水魚、銀耳紅棗羹、百合蓮子羹。戒煙酒及辛辣、油炸助火刺激之物。

 

4、 陰陽兩虛證:偏陰虛者,宜平肝疏風、補腎養陰,如菊花泡茶、冰糖酸醋飲、加味生地粥、黃芪當歸蒸牛肉、海蜇粥等;忌食海鮮、羊肉、辛辣之物。偏陽虛者,以補腎助陽、溫補脾陽為主,如核桃仁粥等。

 

(三)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中醫學上主要因先天不足、外邪侵入、情志內傷及年老體弱所致,氣血陰陽受損,臟腑功能失調,血脈通行受阻,水濕瘀血內停而發為本病。常見症狀是氣短或喘促、咳嗽、心悸怔忡、心胸痹痛、納呆、下肢浮腫。飲食調護以易消化、營養豐富的膳食為主,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食品,控制鹽的攝入。

 

1、 氣虛血瘀水停:飲食宜益氣活血、化瘀利水如三七薤白雞肉湯、黨參薏苡仁丹參煲瘦肉等。

 

2、 陽虛水泛瘀血阻絡:飲食宜溫陽利水、活血祛瘀通絡,如附子粥、杜仲黃芪瘦肉湯、三七薏苡仁煲鯽魚湯等。

 

3、 氣陰兩虛:飲食宜益氣養陰,如蓮子百合煲豬瘦肉、五味子麥冬燉豬心等。

 

4、 氣陰兩虛血瘀:飲食宜益氣養陰、活血祛瘀,如花旗參三七飲、黃芪丹參煲瘦肉。

 

5、 氣陽兩虛血瘀:飲食宜益氣溫陽、活血祛瘀,如人參三七燉雞、歸參黃鱔湯等。

 

下一頁:飲食及情志護理

飲食護理

 

  日常飲食護理在心血管疾病的控制中非常重要,由於飲食習慣受到種種習俗與認識的影響,往往千差萬別,需要多次強化才得見收效。而飲食宜有節制,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不宜過飽。

 

1、 加強營養補益氣血多用蓮子、桂圓、大棗、山藥、甲魚、銀耳、百合等,水腫者要限制水鹽的攝入,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烈酒、煙、濃茶、咖啡等刺激性物品。

 

2、 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如以素食為主,適當增加粗纖維食品,如新鮮蔬菜、水果、玉米製品等。

 

(iStock圖片)

 

3、 體虛者可配養血安神八寶粥(原料:芡實、薏苡仁、白扁豆、蓮子、山藥、紅棗、桂圓、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實證者則多配用重鎮安神之物,如黃連、生地黃、當歸、甘草等。

 

4、 胸痹患者宜益氣、活血化瘀通脈,如紅參瘦肉水、三七煲雞、紅花瘦肉水、丹參黃芪煲瘦肉等。

 

5、 心力衰竭患者宜益氣、活血化瘀利水,如三七薤白雞肉湯、黨參薏苡仁丹參煲瘦肉等。

 

6、 眩暈患者宜平肝熄火滋陰食療,如天麻川芎白芷魚頭湯、山藥桂圓燉水魚、銀耳紅棗羹、百合蓮子羹等。忌肥甘厚味,動物內臟、公雞肉、豬頭肉等動風之品,戒煙酒及辛辣上火刺激之物。

 

7、 心悸患者宜益氣溫陽、益氣補血、養心安神,如人參粥、參附粥、桂圓蓮子粥、龍骨粥、珍珠末小米粥、甘麥大棗湯、黑木耳大棗湯等。

 

(iStock圖片)

 

情志護理

 

  情志不遂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穩定情緒,保持精神寧靜,避免抑鬱憂傷或緊張激動。思慮過度傷脾,氣滯加重血瘀;情緒穩定,血行暢順,病情才可受控。

 

内文資料輯錄自:

《本草綱目》

《中醫食療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中醫藥膳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老中醫黃春林教授驗案-心血管疾病防治》(廣東科技出版社)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