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車
27/05/2021

導引按蹺,未病先防

  中醫養生學發展積累千年,養生實踐經驗及養生理論凝練出一套有效養生實踐的基本原則,達到卻病延年、健康長壽的目的。

 

  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疾病發生之後再進行治療,即使痊癒,對健康都有所損傷,有的還要留下後遺症或殘障。中醫養生學強調「治未病」,作為預防疾病的發生,是保持健康、延年益壽至關重要的環節,更是中醫「思患而防」的重要哲學底蘊。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自先秦朝代已有系統地整理出一套完整的養生理論,從生活養生,衍生出飲食養生、神志養生、起居養生、三因養生等方式,發展到傳統運動養生等不同範疇。到漢代,更在脈絡針灸的基礎上,發展出普及通行的養生技巧,推拿按摩養生法,讓一般人在不用藥物、缺乏器具的情況下都可做到養生延年的功效,這套名為「導引按蹺」的功法,就如我們現在理解的推拿學一樣;更有甚者,這功法可以依人體經脈腧穴推拿按摩,作為氣血疏通、五臟調養、精神調適等方法,調理人體生理至最佳狀態。

 

導引按蹺

 

  早於秦漢,按摩養生法已被整理成一套保健養生動作,古稱「按蹺」;而通過運用雙手和肢體的技巧,配合按摩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從而達到防病保健、養生延年的目的,構成導引按蹺的基礎理論,現在普遍歸納為保健推拿按摩。 

 

  歷朝記載導引按蹺的有關古籍曾散失近千年,導引按蹺的完整範本出土也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情,從古墓古物發掘出來,後經中國中醫研究院重新整理編制,成為現代中醫學的一門獨立學科「針灸推拿學」;今天中醫推拿已經不單止作為保健養生的一種方式,更被推展成為國民祛病強身的一門專科。傳承中醫益壽延年的基本理念,該學科已被列為國民從小學開始研習的養生健身課堂之一。

 

  我們試從推拿部位養生開始,逐步探討穴位按摩、經絡養生到五臟調養,達到個人能力可及的「治未病」養生境界。

 

推拿養生常用部位

 

  中醫養生學常用的基本養生部位共有十一處,分別為:揉太陽、點晴明、揉丹田、摩中脘、搓大包、揉肩井、擦頸勞、搓勞宮、按腎俞、點環跳及擦湧泉。

 

  這裏先從首四項瞭解其動作和手法:

 

  1、揉太陽用兩手中指端,按兩側太陽穴旋轉揉動,先順時針轉,後逆時針轉,各10-15次。具有清神醒腦的作用,可以防治頭痛頭暈、眼花視力下降。

 

(圖片來源:《古法艾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下一頁:繼續看推拿部位和手法

 

  2、點晴明用兩手食指指端分別點壓雙睛明穴,共20次左右。具有養睛明目的作用,可以防治近視眼、視疲勞。

 

(圖片來源:《古法艾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3、揉丹田將雙手搓熱後,用右手中間三指在臍下3寸處旋轉推拿50-60次。丹田,道家認為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宮所在處。養丹田,可助兩腎,填精補髓,祛病延壽。常行此法具有健腎固精、改善胃腸功能的作用。

 

  4、摩中脘用雙手搓熱,重疊放在中脘穴處,順時針方向摩30次,然後再以同樣手法逆時針方向摩30次。中脘位於肚臍(神闕穴位置)與胸骨劍突下連線中點,居於人體中部,為連接上下的樞紐。常習此法,具有調整胃腸道功能的作用。

 

(圖片來源:《古法艾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推拿養生注意事項

 

  推拿時除思想必須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鬆。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注意推拿力度先輕後重,輕重適度。因為過小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過大易產生疲勞,且易損傷皮膚。推拿手法的次數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推拿後有出汗現象時,應注意避風,以免感冒。

 

  參考資料:中醫養生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