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相信
06/04/2021

不斷進步的技術 - 血管支架

  通波仔手術自1990年代開始普及,當時的技術較為簡單,主要是以氣囊撐開血管,以解燃眉之急。惟取走氣囊後,血管便會恢復故態。為鞏固血管結構,醫學界便發明以支架去撐起血管,不過支架位置容易有細胞增生,大約有三成以上患者於術後出現此問題,導致血管再度堵塞。

 

  為解決細胞增生問題,醫學界研製出藥物塗層支架,亦即於支架表面塗上抗增生藥物,阻止細胞增生,這就是第二代支架。雖然藥物塗層支架的抗增生效果不俗,然而藥物須以聚合物幫助黏附於支架,聚合物卻可導致血管發炎。因此,第三代支架便應運而生,亦即現時最常用的可溶性聚合物支架——於植入支架後一段時間,聚合物便會漸漸溶化,減低發炎情況。

 

  後來醫生發現難以控制支架的分解表現,而且可溶性支架相對厚重,未能完全貼服於血管壁,因此現時仍以可溶性聚合物支架為主導。由此可見,每種新發明也要不斷經歷考驗,才可見真章。目前科學家仍在改良可溶性支架的金屬物料,或許未來又可重新應用。

 

  另一方面,通波仔技術也愈更精湛,例如現時醫生已可從小至2至3毫米的血管伸進導管。以往遇上嚴重鈣化血管,須先刮走鈣化面,避免氣囊無法擴張內壁,但過程易令血管受損。現在則採用超聲波技術,將血管鈣化物震裂,無需直接接觸血管面,大大減低手術複雜性。

 

  以往較複雜的冠心病手術,都要以搭橋方式進行,但隨著通波仔手術日益進步,愈來愈多複雜個案可用通波仔代替,讓患者有多一個選擇。但要留意的是,手術成功不代表一勞永逸;假如患者沒有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血管仍會繼續累積膽固醇,其他血管位置都會有機會出現堵塞。另外,血管亦有膨脹極限,如須進行多次通波仔手術,亦可影響之前已植入支架的位置,增加手術難度。

 

心臟科專科何國棟醫生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