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十月】戴鐵線Bra、食黃豆製品增乳癌風險?醫生拆解6個乳癌迷思
很多女性對乳癌聞之色變,因它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平均每15名婦女就有1位一生中曾患乳癌!雖然是常見癌症,但不少女性都未必了解,甚至道聽途說而萌生各種有關乳癌的誤解。適逢「國際乳癌關注月」,請來癌症基金會執行委員會成員、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曾詠恆,拆解坊間常見乳癌迷思,加深大家對乳房健康的認識!
1. 戴胸圍會否增加患乳癌機會?
胸圍是女性必不可少的衣物,有助承托乳房,然而多年來一直有傳言指穿戴胸圍或者含鐵線的胸圍會壓迫乳房的淋巴系統,從而積聚毒素引致乳癌。曾醫生指兩者並無關係,或許只是胸圍帶來的壓迫感而產生的誤解。
編輯追溯傳言源頭,一本1995年由人類學家出版的醫療人類學書籍《Dressed to Kill》曾進行實驗,指出長戴胸圍增加乳癌風險,然而其不嚴謹的實驗設計為人垢病,大大影響結果可信度。事實上,美國癌症協會曾援引2014年一項涉及1,500名女性的研究,證實穿戴胸圍與乳癌並無關係,打破這個流傳多年的迷思!
戴胸圍不會增加患癌風險,反而能避免胸部下垂。
(iStock)
穿戴胸圍不會增加患癌風險,相反不戴胸圍就有可能使胸部下垂,曾醫生指普通女性、發育女生,尤其是乳房尺寸較大、患中央肥胖的女性,都需要胸圍承托乳房。至於含鐵線抑或無鐵線的胸圍,哪者對乳房較好?曾醫生則指現時沒有文獻明確指出,只要穿戴舒適就可。
近年興起運動胸圍,曾醫生表示無論普通或運動胸圍都有一定的承托力,適合運動時穿戴;而部分運動人士偏好運動胸圍,因其物料乾爽吸汗,而且彈性高,較能支撐身體做一些幅度大、需伸展的動作,大家運動時可視乎個人喜好而選擇。
至於睡覺時是否需要戴胸圍?曾醫生指其實可以不戴,減少胸圍帶來的不適感,影響睡眠質素。如果穿戴過緊的胸圍睡覺,有機會妨礙轉身及放鬆身體,使呼吸不暢順,甚或壓迫至淋巴腫脹。
2. 食用含雌激素的食物如黃豆製品、雞肉,會否增加患乳癌風險?
豆腐、豆漿等黃豆製品含豐富大豆異黃酮,有指會刺激癌細胞生長,增加乳癌風險,但同時,坊間亦有指豆品能抗癌,到底哪種說法才對?
曾醫生指現時未有足夠研究證實黃豆製品增加患乳癌機會,毋須因而避吃;實際上黃豆製品有護肝作用,對身體有益,至於能否抗癌,仍需待學者進一步研究。同樣地,現時亦未有證據指雞肉會增加乳癌風險,但常吃高脂肪食物如雞皮、快餐,容易因缺乏運動引致超重、中央肥胖,增加患癌機會,醫生不建議多吃。而若長期服用含雌激素避孕藥、荷爾蒙補充劑,醫學上就有直接關係指其容易導致乳癌。
多年來有關黃豆製品與乳癌關係的爭議很多,曾醫生指本地有學者正研究黃豆製品能否抗癌,仍待進一步的研究。
(iStock)
除了不良飲食習慣致肥和增患癌風險,長期酗酒、吸煙都是乳癌高危因素。其實預防乳癌與大多數癌症一樣,都需從生活習慣著手,均衡飲食,勤做運動,每星期運動5日,每次一小時,已能降低患癌風險。
3. 乳房愈大,患癌機會愈高?
曾醫生指乳房大小非患癌成因,超重或中央肥胖等才會增加患癌風險;一般超重人士,尤其是中央肥胖婦女的乳房普遍較豐滿,才會令人誤以為乳房大的女性是高危群組。
亞洲人的乳房尺寸平均而言較西方人小,但病發年齡卻比西方女性提早近10年,病發年齡中位數為57歲。曾醫生指一般亞洲女性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社會文化都有所影響,如生活壓力、飲食習慣、遲生育、從沒餵哺母乳等,都可以是其中一些患癌因素。
4. 早來經遲收經與患乳癌有沒有關係?
女性荷爾蒙會刺激乳癌細胞生長,早來經或遲收經的女性雌激素水平較活躍,受荷爾蒙影響的時間較一般女性長,因而有較高的乳癌風險。香港女性平均收經年齡約50歲,如果直至約52至53歲仍未停經,就應求醫;而若初經早於10至11歲,都有較大風險。
年齡只是乳癌其中一個患癌風險,維持健康生活習慣、定期進行檢查,都有助預防乳癌。
(iStock)
5. 是否只有上年紀的女性才會患乳癌?
雖然年紀愈大,一般而言身體有更多時間讓不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患癌的機會率亦因而提高,但年齡只是患癌的其中一個因素,年輕婦女亦有一定患癌風險。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0年最新發佈的數字,2018年本港近半個案集中在40至59歲女性身上;但乳癌不是只針對年長女性,曾醫生指也有20歲、30歲的個案,大家不要自恃年輕而掉以輕心。
6. 做過乳房整形手術(如隆胸)患乳癌風險會增加嗎?
進行胸部整形,在乳房置入外來物,曾醫生指引致癌症的情況不多,但確有相關個案,有機會導致非霍奇金淋巴瘤或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這兩種罕見的淋巴癌。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癌症基金會執行委員會成員及香港乳癌研究組召集人
曾詠恆醫生
(受訪者提供)
香港癌症基金會每年十月透過「粉紅革命」支持乳癌患者,定期還會推出專為乳癌患者設計的瑜伽班,藉運動紓緩抗癌的身心壓力,照顧患者身心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