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25/08/2020

【全球首例】「IT男」康復4個月後二次感染!袁國勇團隊:病毒會如感冒般持續存在

  香港第三波疫情肆虐數月,昨日(24日)的確診人數終於回到個位數,而政府亦宣布即將放寬防疫措施,如延長晚市堂食至晚上9時等。當大家以為本港疫情漸見曙光之際,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研究發現,本港出現全球首宗新冠病毒患者康復後受二次感染的個案,即代表每位康復者都有「復陽」機會!究竟,染病後會產生抗體嗎?抗體能維持多久?需要注射疫苗嗎?一齊睇下《臨床傳染病》期刊上的研究論文點講!

 

全球首個「重複感染」個案

 

  本港一名 33 歲的「IT男」在今年 3 月底確診感染新冠肺炎(#564),4月中康復出院。之後,他在8月中到英國及西班牙旅遊後回港,在機場接受檢測再呈陽性;消息一公布,即引起「復陽」的猜測。因此,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就病人兩次感染的病毒樣本進行對比,發現兩個樣本的基因排序有多處不同,例如在 9 種蛋白中發現氨基酸差異。因此證實「IT男」身上的並非之前的病毒殘餘,而是「重複感染」,更屬全球首宗文獻紀錄個案。

 

網上圖片

 

  袁國勇表示,患者在首次感染時有出現呼吸道徵狀,而第二次感染時並無病徵,是由外地返港在機場做病毒檢測時,才發現受到感染。他說,這名患者第二次入院時,驗血結果顯示炎症反應指標較之前高,即是出現急性感染;而他在第二次感染期間,原先血清內沒有抗體,到確診第5日就有抗體。

 

康復者抗體或僅維持4個月

 

  研究團隊指出,大多數新冠肺炎康復者都有血清中和抗體,所以過去普遍認為患者康復後就不會受到感染。但團隊發現,有證據顯示部分患者的抗體水平,可於數月後「逐漸下降」;個別患者在康復期間,呼吸道分泌物內的病毒RNA數量水平仍然高,屬可驗出陽性結果的水平,這種情況可以長達3個月。只是以往不曾就這些情況進行病毒基因排序,不了解是患者長時間釋放病毒,還是被另一種新冠肺炎病毒株感染。

 

  研究團隊內的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表示,「IT男」在8月歐遊時感染了當地流行、帶有D614G基因變異的新冠病毒,返港時病毒量高、周期閾值(CT值)26.69,當時沒驗出任何抗體,直至住院5日才驗出IgG抗體;換言之,他自4月14日出院,抗體4個月內消失。不過,因為免疫系統的記憶細胞成功引發抗體反應,壓抑病徵,並於5日內產生抗體。

 

網上圖片

 

  他指,研究結果可以推論,人類的新冠肺炎抗體可以短至只有4個月保護力,就如流感病毒一樣,很可能要定期打針才能預防。港大更為部分新冠肺炎康復者檢驗中和抗體水平,同樣發現3個月內抗體水平可以跌2至3級,甚至跌至量度抗體的基線水平。

 

注射疫苗有用嗎?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各國都加入了研發疫苗的競賽,但現在出現了全球首宗「重複感染」個案,注射疫苗真的可以控制疫情、杜絕再次感染嗎?

 

  袁國勇及其研究團隊相信,免疫力只會在人體維持一段短時間,因此建議康復者日後也要接種疫苗,及要遵守控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同時,團隊認為,不能排除疫苗保護期非常有限,但因正在研發的疫苗涉多個種類,需要視乎刺激身體產生抗體的能力,才能判斷疫苗的真正效用。不過,他們表示,不論疫苗能力如何,市民要有心理準備,新冠肺炎仍然可以像其他引致感冒的冠狀病毒一樣,「持續在全球人群中存在」。

 

網上圖片

 

資料來源:《臨床傳染病》期刊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