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05/08/2020

【食得安心】街市疫情大爆發!一文睇晒買餸防疫8部曲+網上買餸平台推介!

  本地新冠肺炎個案雖有放緩迹象,但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在昨天的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紅磡街市和土瓜灣街市分別出現多宗確診個案,累計逾12名工作人員中招,當中更有一半個案涉及魚檔。今次的「紅土街市」疫情大爆發,令人聯想到武漢、北京及大連海鮮市場過往的境況,擔心香港街市甚至超市會變翻版。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難免要到街市或超市買餸或日用品,不想將病毒帶回家,不妨參考以下幾個在街市或超市購物時的注意事項和防疫方法啦!

 

袁國勇教授:街市爆疫情有5大可能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到街市現場視察後表示,擔心情況與內地街市爆發類似,已在魚檔包括在砧板、冰和污水渠等,取環境樣本,市場內的動物,包括貓隻也會送往檢疫。袁國勇還歸納出5大可能導致疫情在街市魚檔發生之主因:

 

1. 病毒於低溫環境潛伏再傳播

 

  袁國勇指新冠病毒可於攝氏4度環境下長時間存活,故不排除有確診者進入街市後隨地吐口水,病毒及後隱藏於濕冷環境,再透過直接接觸感染人類。

 

2. 經海產傳染

 

  由於魚類海鮮屬涼血動物,袁國勇認為病毒經魚類傳播機會微,屬可能性最微之傳播途徑。

 

網上圖片

 

3. 員工落場聚餐「人傳人」

 

  部分街市職員會於1至4點「落場」時間,往街市3樓聚餐飲食,期間如有隨低口罩就可能發生人傳人情況。

 

4. 空氣傳播機會微

 

  袁國勇指視察後發現街市內通風良好,認為空氣傳播可能性存在但機會不高。

 

5. 由「街市貓」傳播

 

  街市內或有貓隻生活,故不能完全排除病毒由貓帶入街市,再於魚檔散播。

 

圖片來源:Marcel Heijnen

 

Read more:【疫情反彈】日常防疫不鬆懈!重溫回家「開門10件事」,徹底消毒!

 

做好手部衛生、謹記煮熟食物!

 

  袁國勇在視察兩個街市後向記者表示,土瓜灣街市比紅磡街市整潔、通風好且室內亦有冷氣,認為引致疫情出現最大可能仍為直接接觸或飛沫傳播,提醒市民光顧街市前後必須做好手部衛生。他亦強調,大家毋須過分擔心病毒經海產傳播,只需在食用前將海鮮徹底煮熟即可安全進食,即使海產在購買時已受病毒污染都不會經過進食感染人類。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公報

 

 

下頁即睇街市購物的防疫貼士!

 

  由於紅磡、土瓜灣兩個街市爆出多宗確診個案,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將會關閉這兩個街市進行大清潔和消毒;而衞生署在早前亦為多個人流較多的街市安裝體溫探測系統,以加強防疫效果。雖然如此,街市始終是大家常到的地方,而且人流密集,難免會擔心中招;加上人人怕去街市,轉陣超市購物,超市亦有機會成為爆發點。限聚令下人人要留家煮食,如何買得安心?參考以下幾個街市、超市防疫小貼士,好好保障自己吧!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公報

 

5個在街市、超市購物時的小貼士

 

1.消毒超市手提籃或推車手柄

  很多超市、新式街市都有提手提籃或推車給大家使用,以方便購物。但由於這些物件是共用的,建議大家在使用前先清潔手提籃或推車的手柄,如用酒精噴霧、酒精濕紙巾等方法消毒,又或使用時用紙巾隔著手與手柄,減少直接接觸。

 

2.小心凍櫃門柄

  袁國勇指,新冠病毒在濕凍的環境下的生存時間會較長,而街市的凍肉檔、魚檔可能屬於高危位置。其實不論超市還是街市,都有各式的凍櫃,大家有機會要打開凍櫃拿取產品,這時就有機會將黏附在門柄的病毒帶到自己手上。建議打開凍櫃時用紙巾輔助,而摸過門柄後應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網上圖片

 

3.減少「左揀右揀」、到處摸 

  在買餸時,大家都喜歡拿起不同的食材、蔬果等左看右看,有時摸一摸包裝,有時按一按外表,確保貨品無損壞、夠新鮮才會買。但正正因為貨品被不同人摸過,表面有機會依附著病毒,所以在疫情期間,應盡量減少到處亂摸貨品,看到合心儀的食品後就「買定離手」;碰過貨品後亦應避免接觸口、鼻與眼睛。

 

4.減少買壽司、沙律等未經煮熟食物

  現在不少新式街市都設有熟食區,由街頭小食到壽司手卷、沙律都有,大家都喜歡買回家開餐。買熟食前,要留意周圍環境或保存、製作食物的地方是否乾淨整潔,如果食物曝露於空氣中,就最好不要買。至於壽司及沙律,本身屬高風險食物,在預備食物、貯存的過程中,不知道製造者有沒有戴口罩與手套,衛生狀況未必理想,容易滋生或帶有病菌,在非常時期亦要小心選擇。

 

網上圖片

 

5.盡量以智能支付

  紙幣、硬幣多人接觸,又難以消毒清洗,有機會是病毒溫床,建議大家在非常時期多用智能支付方式,減少使用現金。其實不少街市在翻新後都設有八達通、手機支付等交易方式,都算方便。另外,記住用信用卡、八達通、手機付款時,避免直接接觸拍卡機,以免將病菌從拍卡機表面轉移到卡表面或手機上!

網上圖片

 

Read more: 【超市補給】揀貨周圍摸、排隊付款增傳染風險!醫生分享6個安全購物貼士

 

下頁即睇回家後的防疫貼士!

 

3個買餸回家後的防疫貼士

 

  在人來人往的街市購物,當然有一定風險,但其實買回家的食物、產品都要小心處理。在病毒滿天飛的日子,大家都要本著「做多步無蝕底」的原則,在買餸或購物回家後,都要比以前做多一些清潔步驟,以免把街市或超市中的病毒細菌帶回家!

 

1.清洗環保袋

  大家都習慣自備環保袋購物,但在外出買餸期間,我們的環保袋有機會被街市的污水、雜物碰到,有時又會因為太重而把環保袋到處放,這樣會使環保袋內外都充滿看不見的細菌。因此在每次買餸回家後,都應用清水加梘液擦拭清洗環保袋,再晾乾收好。

 

iStock圖片

 

2.回家後清潔貨品表面

 

  超市、街市的貨品經多人雙手接觸過,大家回到家後一定要將貨品表面清潔乾淨才放入雪櫃及廚櫃。無論是罐頭、醬料、用保鮮紙包好的蔬果、急凍食品等,這些金屬、玻璃及塑膠表面,都要徹底擦拭乾淨。大家毋須用酒精,只要用普通一塊濕布加入洗潔精或梘液已可,亦可將產品放在清水下沖洗乾淨,確保乾淨後才放入櫃內貯存。

 

iStock圖片

 

  而袁國勇教授亦曾在港台節目《鏗鏘集》上教授洗水果方法,就是用梘液搓洗水果,並浸在攝氏72度或以上的水約15秒,即可100%殺菌。

 

3. 用家中玻璃器皿裝食物

  現在很多食物的包裝盒都設計到像「儲存盒」一樣,看似方便,但其實食物包裝盒由運送過程到在街市擺賣,都有機會黏附著大大小小的病毒細菌。所以不應該把包裝盒當成「儲存盒」,更避免內裏的食物碰到包裝盒外部;因此應該棄掉外盒,轉用家中清潔的玻璃容器裝起食物。

  

網上圖片

 

下頁即睇3大網上買餸平台推介!

 

同場加映:3大網上買餸平台

 

  自從出現街市爆發後,大家都怕到人多的街市或超市,雖然街可以唔出街,但飯就總要吃,那不如考慮轉用網購食材平台,這樣就可以足不出戶買到新鮮食材啦!編輯為大家找來3個買餸APP和網站,讓你一機在手就可以由糧油雜貨買到外國直送蔬菜,仲有本地生猛海鮮!除了方便,這些平台還可透過Apple Pay付款,避免洩露信用卡資料予商家,安全性相對高。

 

1. 本地高質有機農產品:Jou Sun早晨

 

  「Jou Sun早晨」是本港最大的本地農場直送平台,在平台上,可從50個本地農場及進口商選購超過1,500種貨品。平台標榜「新鮮」,很多農場直送的食材都可以在收割後12小時內送到府上,保證買到最當造、最有質素的食物;當中包括有機蔬菜、新鮮水果、海鮮肉類、麵包、急凍食品、雞蛋、飲品、醬料等一應俱全。

 

 

  平台會在每天晚上8時截單,大家只要買滿$200就能享有免運費服務,但就要兩日後送到府上;如果買滿$400則享有「尊尚送貨」服務,最快翌日送到,愈買得多材料愈快送上,愈新鮮!

 

 

 

2. 專賣本地優質質海鮮:《本地魚菜直送》

 

  《本地魚菜直送》可算是近期熱門的買餸App,它是由本港蔬菜統營處及魚類統營處合作製作的手機應用程式,集中為大家提供各式本地優質魚、有機水產、新鮮本地有機、信譽蔬菜及水耕菜苗,那大家就不用擔心在非常時期到街市魚檔買海鮮啦!

 

  大家只要在平台買滿$200即可免費送貨,門檻相對其他「買餸App」低;送貨時間則因應不同地區而定,魚菜統營處在接到訂單後會以電郵與買家確認柯打,送貨前運輸部同事亦會回覆送貨時間,非常有責任心,可以一試!

 

《本地魚菜直送》下戴點:

https://apps.apple.com/hk/app/id781295872

 

 

3. 「素貨」之選:Green Common

 

  近年愈來愈多人選擇食素,不少素食餐廳、超市應運而生,當中最為人熟悉的就是Green Common。其實Green Common除實體店外,亦設網購平台,讓各為素食者可以安在家中選購不同的素食產品;平台上有各式各樣的素食產品,例如新豬肉、植物奶、即食急凍餐、純素零食等等,可以睇足一日!

 

各式素食產品,應有盡有,總有你需要!

當中亦有不少即食急凍食品,懶人必備!

 

  大家只要購物滿$400,就可以享用免費送貨服務,請注意,每張訂單只限單一送貨地點呢!

 

Read More: 【疫境生活】精選5大網上買餸平台,足不出戶買到本地農產品、生猛海鮮!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