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08/07/2020

【疫情反彈】第三波殺到!醫生拆解防疫漏洞:防疫心態要回到數月前!

  原本近三周沒有本地確診個案,大家都認為疫情真的緩和了;惟上周末起本港疫情現反彈,短時間內在多區出現感染個案,確診病例從昨日(7月7日)的14宗增至今日的24宗,當中本地感染由9宗急增至今日的19宗!疫情來得猛而急,衞生防護中心在記者會上更形容本港正處於「第三波疫情」!有本地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認為近日病例急速增加,正響起警號,建議政府盡快堵塞邊境檢疫漏洞、重新檢視現有防疫措施,必要時應讓學校提早放暑假甚或重啟在家工作。

 

  本港昨日(7月7日)新增9宗本地感染個案以及多宗初步確診,患者偏布多區,連學校、安老院舍亦告失守。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分析指,短時間內現大量個案,在傳染病學角度而言屬不尋常警號;這些個案同一時間在多區爆發,反映不同地方都有傳播鏈以及存在多個感染群組,部分個案更找不到感染源頭,情況令人擔憂。

 

  對於現時的防疫漏洞,作為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有何睇法和建議?

 

1. 獲豁免檢疫人士:病毒檢測屬最基本

 

  雖然本地確診數字近日急增,但曾醫生指並非突如其來,社區其實早已形成一定數量的隱形傳播鏈,而這些傳播鏈是無法透過現有的防疫措施檢測得到,有機會與邊境檢疫政策現漏洞有關

 

(shutterstock)

 

  現時有9類人士從海外抵港後獲豁免強制檢疫,包括機組人員、船員、公職人員、學術專家等,他們毋須接受強制檢疫或進行深喉唾液測試。惟過去一周有貨機機師及貨船船員確診,有機會將病毒帶入社區。曾醫生坦言聽到有9類人士獲豁免感詫異,他認為即使這9類人士毋須接受強制隔離,起碼每位入境人士都需作病毒檢測,了解他們入境後會否有機會散播病毒。食物環境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晚公布最新的防疫政策,宣布今日(8日)起所有機組人員抵港後需在亞洲博覽館進行深喉唾液測試;而船務人員來港前需接受病毒測試,持陰性結果才能豁免14天檢疫。

 

2. 家居檢疫人士:不應自行看醫生

 

  早前有強制家居檢疫人士確診後,感染同住家人,再經她傳染給一位私家診所護士,反映現行家居檢疫機制現漏洞。曾醫生表示香港地少人多,難覓地方作檢疫中心,在家居進行檢疫在所難免;但提醒家居檢疫人士的同住家人,可行的話應盡量搬離住所,如若同住亦應避免共用設施。他們若感不適,應先聯絡衛生防護中心,不應自行看醫生,以免增加社區傳播風險。衞生防護中心亦應主動為同住家人進行抽查和檢測,確保病毒不會經他們帶入社區。

 

  曾醫生續指,即使社區形成一定數量的隱形傳播鏈,如若市民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都不一定會出現社區爆發;但社區感染個案急速上升,反映現有防疫措施寬鬆,大眾防疫心態亦現鬆懈,政府需留意未來7至14日,或需收緊早前放寬的限聚令、食肆營業限制等。

 

3. 學校復課影響大:應提早放暑假?

 

  對比早前兩波疫情,是次連學校、安老院舍都告失守。多間學校接連出現學生、教職員或他們的密切接觸者的確診個案,曾醫生指疫情初期學校沒有錄得如此多個案,因當時正值農曆新年,反映出有上學與沒上學對疫情的影響可以很大。現在已是七月,他認為幼稚園、小學及低年級的中學生可提早放暑假,減少學生聚集。

 

4. 院舍爆發後果嚴重:相關人士宜做恆常檢測

 

  而安老院舍多位長者、職員受感染及初步確診,都是一大防疫警號。安老院舍環境相對封閉,是次錄有個案,有機會經探訪者、職員或可外出的院舍長者,將病毒帶入院舍。在疫情嚴重的國家,安老院舍一旦出現爆發,對醫療體系易構成巨大壓力,因長者受感染後出現器官衰竭、併發症機會高,死亡率亦較其他年齡群組高,對深切治療部的需求大;曾醫生擔心如果院舍爆發的話「很大鑊」,尤其當每一區都出現院舍患者,直言可癱瘓深切治療部。

 

  面對高危群組爆發危機,曾醫生建議需為高危群組做恆常病毒檢測,如院舍、學校、紀律部隊、醫護人員等,因他們本身感染風險高或需服務市民,一旦受感染可牽連甚廣。醫生指做法可參考英超聯球隊,當地球會為進行比賽,每隔5至7日為球員做一次檢測,確保他們不受感染,本港亦可為這些高危人士定期進行檢測。

 

(shutterstock)

 

5. 公私營醫療系統:合作加大病毒檢測量

 

  堵截疫情,除了靠防疫措施,還需依靠病毒檢測,及早抽出社區內的隱形傳播者。政府自推出實驗室監察計劃以來,截至上月16日,累計進行約30萬次病毒檢測,半年以來平均每日約測1,700次,曾醫生批評檢測數量過少,遠遠低於港大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建議的每日7,500至10,000個測試。他指近日私家醫院及私人化驗所為「港版健康碼」推出檢測及化驗服務,政府應藉此加強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推高每日檢測量;私營醫療系統每日可分擔約二千多個測試,如若政府提供資助,鼓勵更多市民主動進行檢測,可盡早將隱形傳播者抽離社區。

 

6. 市民:重返數個月前的防疫心態

 

  香港過去半年雖有數次較大的本地群組感染,如打邊爐家族、佛堂群組、酒吧及樂隊群組等;每次出現群組爆發後,市民防疫意識都會提高,短期內都能抑制本地個案出現。惟隨著防疫措施放寬,市民防疫多月後現疲勞,未必如之前般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社交距離,曾醫生指大家需「重回數個月前的心態」,做好個人防疫措施

 

Read More:【緊急備忘】香港爆第三波疫情!終極齊全個人防疫懶人包

 

  是次陸續有食肆出現感染個案,員工、廚師、食客,甚至僅吃外賣、沒有到過餐廳的人士都受感染。餐廳一向是高危感染場所,食客脫下口罩進食和交談,病毒有機會經飛沫傳播,曾醫生奉勸市民未來7至14日應減少外出進食,或有限度外吃,因未知侍應或廚房工作人員會否帶有病毒。如要到餐廳進食,亦應等到進食前一刻才脫下口罩,進食時亦避免交談,避免「搭枱」等。

 

  防疫政策方面,曾醫生認為政府應認真考慮現階段應否重啟在家工作、削減康樂及文娛設施服務、收窄50人限聚令等等。曾醫生強調第三波疫情能否短期內受控,取決於政府能否果斷地執行以上措施、修補現有防疫政策的灰色地帶、衛生防護中心能否果斷追截感染源源、提升每日病毒檢測量等等,全部都會影響本港未來一至兩周的疫情發展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

(受訪者提供)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