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11/05/2020

【疫情小總結】專家歸納5個因素影響各國疫情,運氣是其一?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持續超過5個月,這一場席捲全球的疫症,打破很多我們以往的認知:以為疫情會如沙士一樣在夏天結束,但南半球、東南亞國家亦錄有個案;以為疫情會重創落後地區,卻是歐美等大國成重災區;又或以為實行封城鎖國是控制疫情的要訣,有些地方「佛系抗疫」都只錄得零星病例。各地疫情各異,到底為何病毒在某些地方更為活躍?

 

  《紐約時報》訪問廿多位專家,包括傳染病專家、衛生部官員、流行病學專家和學者,嘗試歸納各地疫情各異的因素,包括人口年齡、文化差異、氣候和及時的封城政策,最後還有——運氣。

 

 

1.人口年齡

 

  年輕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股優勢,在病毒面前亦不例外,專家發現疫情相對輕微的地方,其人口年齡亦較低。他們認為年輕人免疫系統較強,即使受感染,病情亦較輕微甚至無病徵。另一方面,新冠肺炎對長期病患如高血壓、糖尿病和痴肥患者較為致命,大部分年輕病患健康狀態較佳,較少人有長期病,他們的死亡率亦因而較低。

 

  以泰國為例,當地衛生部官員指,20-29歲年齡層的患者人數最高,但他們通常只有輕微病徵;而近日疫情急速上升至二萬多宗的新加坡,大部分確診者為外地移民,年輕且強壯,染病後甚至毋須入院接受治療。相反,歐洲其中一個疫情重災區意大利,國民年齡中位數超過45歲,死亡病患的平均年齡約80歲,可見病毒對年輕人較為「手下留情」。但亦有例外,專家指出日本擁有全球最高齡人口,但死亡人數僅500多人。 

 

 

 意大利為歐洲初期疫情爆發最嚴重的國家,該國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現為全球第三多。

圖為意大利民眾排隊進入超市購買場面。

(Wikimedia Commons 圖片)

 

2.文化差異

 

  這幾個月聽得最多的字詞除了「新冠肺炎」本身,「社交距離」大抵是另一疫情關鍵詞。流行病學專家指有些地區早在新冠肺炎前,已將社交距離融入風俗文化,因而在疫情爆發之際,提供一定的保護效用。

 

  專家舉例指泰國人和印度人,會在一定距離外雙手合十打招呼時;而在日本與韓國就會鞠躬示好;而亞洲地區如日韓,本身就有戴口罩的習慣,令主要靠飛沫及接觸傳播的新冠肺炎,爆發時相對規模較小。療養院、安老院在西方是高危爆發場所之一,多人染病而亡;專家指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較少療養院,在風俗文化上主要同年邁親人同住,某程度減低療養院爆發疫情的危機。

 

亞洲地區大多習慣生病時戴口罩,香港在疫症初期已「全民戴罩」。

 

 

3.氣候

 

  依地理條件分析,病毒在處於冬天的國家如美國、意大利較為流行,而在較為溫暖炎熱的非洲國家則較少病例,似乎病毒耐不住炎熱天氣?一眾研究員則指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炎熱如亞馬遜地區都錄有病例。

 

  哈佛大學傳染病動力學中心總監估計,夏天天氣有機會可緩和疫情,但單憑炎熱氣候,未能帶來明顯的疫情放緩或使病例顯著下跌。但專家指天氣熱都有其好處,起碼民眾不會困在狹小密集的地方,願意花更多時間在室外地方逗留,減少病毒傳播。

 

4.及時的封城政策

 

  為了減少人口交流,多國封城鎖國,「禁足」國民;世衛指封城連同禁止宗教活動和體育觀賞活動,顯然有效防止新冠肺炎蔓延。如中東地區,早期大規模關閉清真寺、神殿和教堂,有效阻止疫情大規模爆發;但在重災區伊朗卻是例外,該國自出現第一宗個案後一個月,才開始關閉一些大型神殿,但為時已晚,令新冠肺炎迅速蔓延全國。然而有些國家反應緩慢,封城封到「漏洞百出」,疫情卻很輕微;例如柬埔寨與老撾,僅推行少量維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兩國卻已近三周沒有新增個案。

 

封城政策減少人口聚集,令多國逐漸控制疫情。圖為封城下的巴黎鐵塔。

(shutterstock)

 

  封城看似很有效,但專家指出當中隱憂:在一些缺乏社會保護網的地方,大部分人從事「非正式經濟」(informal economy),如小販、黑市勞工等難受政府規管的經濟活動,即使政府實行禁足、關閉商店等政策,這些措施亦難以長時間維持,當比較維持社交距離與養活家庭,他們會選擇後者。

 

5.運氣

 

  以上因素對某些地方適用,某些卻不,專家都同意沒有單一原因影響新型肺炎的傳播,一般而言都是各種因素混合而成今日各地的「疫情成績表」;有些專家更指出,「運氣」是另一原因。

 

  即使在同一文化及氣候條件下,如果出現「超級傳播者」或有帶菌者現身多人聚會,疫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就如早前停泊在日本、造成超過600人受感染的鑽石公主號,又或韓國新天地教會大邱市的一名女信徒,令當地疫情從最初少於一百宗,一個月內暴升至七千多宗。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