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03/04/2020

【發燒疑問】幾多度算發燒?低燒代表病情不嚴重?邊種探熱方法最準確?

  平時發燒,很多人習慣隨便食些退燒藥、貼退熱貼,或者瞓一覺出一身汗,讓身體自動退燒;但近期一發燒,所有人都緊張不已,皆因擔心患上新型肺炎!雖然發燒是很多疾病常見的病徵,但家庭醫生劉浩濂表示,不是每種發燒我們都能靠自己的方法紓緩,有時即使是輕微發燒,也有機會導致嚴重後果!

 

何謂發燒?

 

  人體正常溫度是一個範圍,受時間、運動、體質等因素影響,每人都會有些微偏差,但大約都是圍繞37°C(98.6℉);而當體溫超出正常標準,一般達37.5°C(99.5℉)或以上,便屬發燒。發燒常見於受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疾病、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接種疫苗後等情況,但因為成因廣泛,醫生不會單憑發燒去判斷是否患病,診症時還需觀察其他病徵,了解發燒的原因。

 

低燒=病情不嚴重?

 

  發燒分為高燒與低燒,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會以為低燒代表病情不嚴重,毋須看醫生,但劉醫生強調這是錯誤的概念!尤其當嬰兒或小童發燒,即使是低燒都可能是嚴重病症的訊號!

 

(iStock)

 

  低燒一般指體溫達38°C至39.3°C,成人若發低燒毋須過分擔心,一般多休息與補充水份已能紓緩,但嬰兒一旦有輕微的發燒,家長就須馬上求醫,尤其是小於3個月的嬰兒。劉醫生解釋因嬰兒不懂表達自己的不適,他們的病情亦惡化得很快;再者按身高體重比例計算,兒童的身體表面面積比成人大,他們發燒時散熱會較快,同時失去水份的比例亦較高,容易出現脫水,因而需要急切的治療。而當他們成長至3-6個月,家長未必需要過分擔憂或急於求醫,可先觀察子女有沒有出現如疲累、心情煩躁等病徵,若體溫達38度就需求診。至於6個月至2歲的兒童,若發燒至38.9°C,並有呼吸道病徵或肚瀉亦須馬上看醫生。

 

  當體溫升至39.4°C或以上,就屬高燒,有一定危險性,無論成人或兒童都必須求醫。

 

下頁睇不同探熱方法

 

邊種探熱方法最準確?

 

  無論發燒是甚麼成因所致,當察覺到身體有異樣,都應用體溫計確認體溫,並盡早求醫。近日出入食肆、大廈都要停一停步,量體溫後才能進入;很多機構都使用紅外綫額頭溫度計,「掃一掃」額頭就能探測到溫度,但原來醫生診症時並不會使用,到底額探方式有多準確?

 

(iStock)

 

  量體溫方法眾多,劉醫生指真正能反映實際體內溫度的只有口探、耳探與肛探。至於香港常用的額探與內地所用的腕探,都只能探測到皮膚的溫度,容易受環境、出汗等因素影響,未必與人體溫度相同。劉醫生指因額探結果不夠精準,醫生在診斷時不會採用,較常用於篩查方面,因其毋須接觸人體,在傳染病肆虐期間能減低傳染風險,使用時亦方便快捷。

 

Read more: 【探熱須知】防疫勤探熱:口探、耳探、額探、腋探、肛探邊種最準確? 

 

  一般而言體溫高於37.5°C就屬發燒,但不同的探熱方式的發燒標準都會有所差異。傳統上會以口探的37.5°C為標準,耳探與肛探的參考度數比口探標準高0.3-0.6°C,即平均38°C;而額探與腋探就比口探標準低0.3-0.6°C,即大約37°C就算發燒。劉醫生指雖然額探的發燒參考度數大約為37°C,但不同機器的標準會有些微差異,建議使用時參考說明書內的標準。

 

  額探方式的準確度雖比不上其他量度方式,劉醫生認為都有一定的指向作用,他提醒使用者當採用額探方式量度出異常溫度時,應再用較準確的方法(如耳探)確認實際體溫,增加準確度。此外,應避免在運動後馬上量度體溫,量體溫時亦應除帽,避免增加體溫誤差。

 

 

不同量體溫方法有不同的參考度數,量度前應參考有關標準。

 

下頁看退燒方法

 

退燒藥、退熱貼有用嗎?

 

  發燒時身體會感到不適,或會感到疲累、失去胃口、肌肉痛、頭痛等,很多人都會食退燒藥或者用退熱貼令身體盡快退燒。劉醫生指這些方法都只能紓緩發燒帶來的不適,未能真正根治疾病,即使退燒亦不代表痊癒,例如患上流感後體溫回落至正常溫度,但仍覺疲倦的話,即未完全康復,仍需接受治療。

 

  醫生診斷病因後,未必所有發燒患者都需服用退燒藥;若需服用,必須依據醫護人員的指示,因為有些退燒藥成分若攝取過量,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切勿以為服用得愈多退燒藥就能康復得愈快!

 

  撲熱息痛(Paracetamol)是退燒藥其中一個常見的成分,劉醫生提醒無論成人或兒童,都不應該服用過量,有機會影響肝功能。成人建議分量每日不多於8粒500微克的藥丸(大約4克);而兒童就需按體重與年齡服用不同分量,因此劉醫生不建議家長為子女自行購買退燒藥。若半夜發燒而又不能求診怎麼辦?劉醫生指如果不是高燒而又沒有其他嚴重病徵,家裏有之前醫生處方的退燒藥,在諮詢過醫生意見後,都可讓子女服用。

 

  至於每家每戶必備的退熱貼,劉醫生就認為成效有限,因退熱貼只能吸去皮膚表面的熱力,令人感覺涼快,卻未能針對疾病作出治療。使用退熱貼後,再用額探方法量體溫時,會因額頭表面溫度降低而出現退燒的假象;當用在嬰兒身上更有機會出現危險,因嬰兒睡覺時多郁動,退熱貼有機會移位,遮到口鼻,導致嬰兒窒息,劉醫生不建議家長讓嬰兒使用退熱貼。

 

 

(iStock)

 

關於發燒的三個迷思

 

  關於發燒,老一輩常言:發燒燒壞腦、焗一身汗能退燒、發燒可增高……劉醫生指這些講法都沒有根據,有些更是錯誤的!

 

1.發燒會燒壞腦?

 

  劉醫生指其實並不會「燒壞腦」,只是以前的人將腦膜炎的後遺症,誤當成發燒的後果,因為腦膜炎會導致高燒,患者在康復後有機會出現智力問題,所以「燒壞腦」其實是疾病導致的結果,而非病徵所致。

 

2.焗一身汗能退燒?

 

  劉醫生並不建議這樣做,若讓發燒患者穿過多的衣服或蓋多張被子,有機會阻礙身體散熱,令患者愈燒愈高;反而應該穿著鬆身且較單薄的衣服,讓皮膚經汗水帶走熱力,達到降溫效果。

 

3.發燒可增高嗎?

 

  劉醫生指這純屬誤會,兒童與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時容易生病和發燒,剛巧這段時期身體增高較為明顯,所以才會產生「發燒可增高」的誤解。

 

家庭醫生劉浩濂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