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10/11/2021

Hand Cream出動!消委會:平價NIVEA保濕力媲美名牌!6款高分推介 + 醫生分享5個搽潤手霜貼士

  踏入秋天,天氣非常乾燥,很多人都習慣用潤手霜滋潤皮膚,減少雙手因天氣乾燥而出現龜裂。重溫消委會年前公布潤手霜保濕測試結果,發現近8成本港有售的樣本表現理想,唯少量樣本減少水分流失的表現較遜色。另有8款樣本驗出含可致敏香料成分,呼籲對香料敏感的消費者需小心選用。接受測試的潤手霜價錢相差甚遠,售價$24-$210不等,保濕效果卻各異,到底哪一款最「抵用」呢?

 

  是次測試由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ICRT)統籌,邀請白人女性試用潤手霜樣本兩星期,測試潤手霜的「保濕效能」和「減少水份效能」。測試的50款潤手霜樣本,當中13款在香港有售。結果發現,8成樣本的總評分達4至4.5分,整體表現平均,而當中表現最好、兩項測試均獲5分的潤手霜為「KIEHL'S高效能潤手霜」,總評分為4.5分。

 

  很多人認為產品價錢愈貴,效果愈好,但消委會發現並不一定。是次測試中,價錢最平的「NIVEA Nourishing Care Hand Cream」($24)與最貴的「Aesop尊尚芳香護手霜」($210),總評分均為4分,兩者保濕效果相約,但價錢卻相差8倍!

 

NIVEA的潤手霜「性價比」最高,但含有6種可致敏香料成分。

 

  13個本地樣本中,當中11個聲稱適合「乾燥」、「十分乾燥」或「粗糙」雙手的潤手霜,有2款在「減少水分流失」效能方面表現一般,只有2分,分別是「L'OCCITANE乳木果潤手霜」及「EOS Evolution of Smooth潤手乳霜(蘭花香草)」。很多潤手霜會標榜24小時保濕,但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不會在使用潤手霜後全日不沾水,這些聲稱實質意義不大,認為消費者毋須因而特別選購相關產品。

 

 

  潤手霜是常用之物,但消委會檢視產品標籤,發現有8款樣本含有至少1種可致敏香料成分,有機會令敏感人士出紅疹,引發皮膚炎、哮喘等過敏反應;當中來自德國的「卡蜜兒Kamill強效滋潤護甲潤手霜」的標籤列出最多,多達10款可致敏香料成分!消委會建議有皮膚敏感的消費者需小心選用相關產品。而對香料敏感的人士,可選用「Eucerin抗乾燥深度滋養手霜」,它是本次測試中,唯一一款不含香料、不含可致敏香料成分的潤手霜。

 

「卡蜜兒Kamill強效滋潤護甲潤手霜」保濕表現不錯,但含有最多可致敏香料成分,皮膚容易敏感人士宜慎用。

「Eucerin抗乾燥深度滋養手霜」是本次測試中唯一不含香料、不含可致敏香料成分的潤手霜,濕疹人士適用。

 

下頁︰皮膚科醫生分享潤手霜貼士

  

  秋冬季節,幾乎人人都有一枝潤手霜旁身,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分享一些使用潤手霜的貼士:

 

1. 潤手霜可塗抹在臉上嗎?

 

  陳醫生指潤手霜和臉霜雖同為滋潤之物,但因為我們經常洗手,又常接觸刺激物,潤手霜一般會較為滋潤、黏膩,如以潤手霜取代臉霜塗抹在臉上,容易堵塞毛孔,引致暗瘡。

 

2. 身體乳液可以取代潤手霜嗎?

 

  基本上身體所有地方都可以使用身體乳液,但因為雙手比起身體其他地方更需要水分,如單以身體乳液取代潤手霜,或未必夠「潤」。

 

3. 易出手汗的人塗抹潤手霜後會覺得特別黏膩,他們適合使用潤手霜嗎?

 

  可選購具抑制出汗效果的潤手霜,並且每次搽上薄薄一層,搽上多次,這就可以減少手部黏笠的感覺。

 

 

4. 隔多久需塗抹一次潤手霜呢?

 

  由於水、番皂、洗潔精等物質會洗去皮膚表面的油脂,令皮膚脂質不夠,容易爆拆或敏感,最好每次洗手後都搽潤手霜保濕。很多人以為只有秋冬天氣較乾,才需搽潤手霜,陳醫生指其實一年四季都應帶備潤手霜,因為雙手常接觸刺激物,潤手霜可減低皮膚乾燥而引致的敏感。

 

5. 秋冬季節應如何選擇潤手霜?

 

  秋冬手部皮膚較為乾燥,容易被外來刺激物入侵,引致爆拆或敏感,陳醫生建議可選用含神經酰胺(ceramide)的潤手霜,神經酰胺可修復皮膚屏障,阻擋外來物質之餘,更可鎖著雙手水分。另外,甘油、透明質酸、乳木果油等成分,都有保濕效果。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