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話
15/11/2019

【秋燥來襲】秋冬為皮膚急解渴!從益氣生津、滋陰養血着手

  香港的「季節感」總是來得遲,明明已立冬,我們才剛感受到秋意。這幾天氣明顯清涼,濕度驟降,身體內外都會受秋燥影響。我們最先察覺的是皮膚變化。對於抗秋燥,中醫有甚麼方法和食療?

 

踏入深秋,皮膚會明顯變得乾燥繃緊,甚至膚色暗啞、細紋增多。(iStock圖片)

 

沙漠肌的元兇

 

  為何踏入深秋,皮膚立即出現乾燥繃緊,甚至顯得膚色暗啞、黑眼圈加深、細紋增多?站在醫學角度,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保護內臟組織免受外界刺激,皮膚原貌的保存可以透視內臟的盛衰。《黃帝內經》認為「肺主皮毛」,強調皮膚和肺的關係密切相連,故常言「有諸內必形諸外」。秋季以燥邪當令,燥邪易傷肺傷津,傷津令體內水分流失及血液流暢度下降,皮膚變得乾燥及暗啞;傷肺令肌膚及毛髮粗糙,導致皮膚出油,毛孔粗大,形成細紋。

 

中醫認為,秋冬燥邪最易傷肺傷津,影響肺部功能,繼而容易咳嗽、口鼻乾燥等問題。

(iStock圖片)

 

滋陰養血,為皮膚補水急救

 

  中醫學早有「津血同源」之說,想要理想的土壤,離不開勤奮灌溉和施肥。女子以血為本,一生經歷經、帶、胎、產的生理特點,不斷地耗損陰血和陰液,所以女性任何時候都很需要滋陰生津。另外,秋冬燥邪極易侵犯人體而傷津耗陰,阻礙肺部功能,繼而出現咳嗽、口鼻乾燥、皮膚乾裂脫屑、毛髮粗糙等症狀,故「益氣生津、滋陰養血」是秋季美顏絶不可缺的重要一環。

 

  日常飲食方面,建議可多選擇葡萄、蘿蔔、銀耳、百合、玉竹、麥冬、蜂蜜、秋藕、杏仁、薏米、阿膠、蛤蜊、海參、鮑魚、石斛、生地、乾貝、牛奶、桑椹、雞蛋、鴨、黑木耳等,以滋陰潤燥,使肌膚回復水潤美白。

 

(iStock圖片)

日常飲食中有不少食物可助滋陰潤燥,水果類可多吃提子;另杏仁、百合等都有滋潤作用。(iStock圖片)

 

食療推介:玫瑰桃花紅棗茶

材料:桃花5克、百合5克、玫瑰花5克、甘草4克、去核紅棗2粒。

製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加材料和適量清水,以大火滾起,熄火焗15至20分鐘即可。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蜂蜜或紅糖。

功效:養陰和血,排毒美肌

注意: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腸,用後有機會引起輕瀉,孕婦及小孩忌用。皮膚偏乾者可選擇加入蜂蜜調和,膚色蒼白者可選擇調入紅糖。由於個人體質不同,建議服用前先請教專業人士。

 

註冊中醫師林綺桐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小在中醫的氛圍下長大,對養生課題特別有研究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