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26/04/2019

【街頭急救】人人都是「任何仁」!學懂處理5個夏日常見意外

  提起急救,第一時間想起消防處的「任何仁」,還有他的「AED口訣」︰「左手,右手,直手,擺係心口。深度,深度,5cm嘅深度……」這個從取名上已鼓勵所有人加入救人行列的吉祥物,自面世後的確令不少人留意多了急救知識。但現時本港市民的急救知識薄弱,距離成為「任何仁」還有一段距離,仍需惡補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意外處理方法。天氣轉趨炎熱,愈來愈多人進行室外活動,易生意外,是時候裝備自己,化身「行走的急救站」,隨時伸出援手!

 

出血

 

  夏天陽光充沛,即使平日不愛運動的人都會想到戶外鬆一鬆筋骨,但平日少運動,突然動起來,稍有不慎可能受傷出血。別以為出血一定是小事,不理會傷口就會自動止血,其實處理不慎可致細菌感染,到時就「手尾長」了。

 

1. 使用身邊乾淨的物品按壓傷口,不一定要用急救包內的敷料,用衣服、手、毛巾等,都可幫助止血或減慢流血;

2. 如果出血情況嚴重,應報警求助;

3. 持續按壓傷口,直至救護人員到達。

 

(網上圖片)

 

Tips: 

 

-除了按壓傷口,一些小型的割傷和擦傷,都可沖洗傷口,除去污物;但若出血嚴重,則不宜沖洗,以免沖走已成形的血凝塊,惡化出血情況。

 

-如果傷口有異物,不應強行移除,因為異物可以堵塞傷口,阻止血液流出,反而可以在異物周圍加壓包紮,固定傷口。

 

拉傷/扭傷

 

  享受夏天的最好方法,一定是做室外活動,行山、打籃球、踢足球……但在享受戶外活動時,少不免會拉傷、扭傷;雖然對常做運動的人而言,這些只是「小傷」,但處理不當可能為肌肉、關節留下後遺症,影響日後的活動。

 

(網上圖片)

 

緊記RICE口訣︰

1. R(Rest)︰不要嘗試移動或拉直受傷部位;

2. I(Ice)︰用冰袋冷敷患處,減輕腫脹和痛楚;

3. C(Compression)︰用繃帶固定傷肢在受傷的位置;

4. E(Elevation)︰在不加劇痛楚的情況下,抬高傷肢。

 

Tips:

 

-如果沒有冰在身,可以毛巾包裹冷凍的物件,再敷在患處20分鐘

 

骨折

 

  當做運動時,尤其一些會有身體碰撞的運動,可能會出現骨折。骨頭碎裂聽起來很可怕,但可幸的是只要受傷後處理得及時和正確,骨頭就可儘量回復原本的形狀。

 

(網上圖片)

 

1. 鼓勵傷者用手、軟墊或衣物固定傷肢,減輕痛楚,避免加劇傷勢;

2. 如果傷勢明顯變形,或傷者感到劇烈痛楚,應致電999,將傷者送院;

3. 確保傷處固定,等候救護人員到達。

 

Tips: 

 

-如果傷肢骨折或變形,不要試圖在現場復位,應該由醫生處理,不然可能造成更大傷害。

 

中暑

 

  夏天太陽毒辣,長期置身室外易得熱疾病,尤其要注意可致命的中暑,患者體溫可飆升至40度以上,身體會因持續的高溫而導致器官衰竭,死亡率高達五成!由於中暑是可致命的病症,當有人出現中暑症狀,除了一定要報警,降溫處理亦很重要。

 

(網上圖片)

 

1. 檢查患者是否中暑,患者會皮膚發紅、灼熱和乾燥;亦可能神志不清,出現嘔吐或發燒情況。

2. 確定患者得中暑後,立即致電999,請求醫療支援。

3. 在等待救護車期間,應將患者移至陰涼地方,幫他脫去緊束的衣物,並為他降溫。

4. 最佳降溫方法是將患者浸入冰水中;若無冰水,可向患者淋冷水,再交替用乾濕毛巾抹身。

5. 如患者清醒,給予少量冷水慢慢飲用。

 

Read more: 【漫遊山野】中暑與熱衰竭篇︰避開死亡陷阱!中暑急救五步曲

 

不省人事

 

  在街上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如果沒有任何拯救步驟,患者的生存機會每分鐘降低7-10%,所以拯救不省人事的患者必需爭分奪秒。可惜根據2016年的調查,在發生緊急事故時,只有21%受訪者願意施行心肺復甦法(CPR),少於五分一人願意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協助患者。難怪「任何仁」要出手,教大家救人貼士!

 

(網上圖片)

 

1. 致電999求助;

2. 將患者頭部後仰,避免舌頭後墜,阻塞氣道,然後把臉貼近患者鼻孔,檢查有沒有呼吸,並觀察患者胸部有沒有起伏;

3. 若患者有氣息,將他側臥,頭部後仰,令舌頭不會後墜,並方便血液和嘔吐物從口流出,保持氣道暢通;

4. 假若患者已沒有呼吸,應立即做CPR,在胸部正中用力向下按壓,持續按壓,直至AED到達現場;

5. 當AED到達後,啟動AED並跟隨AED的語音指示,為患者進行電擊,或進行CPR。

 

Tips: 

 

-當患者沒有呼吸,如果有信心可以進行人工呼吸的話,可以每做30下CPR後,就做2次人工呼吸。若沒有信心,施行CPR已經對患者有很大的幫助了。

 

-現時全港大部分港鐵站、大型商場、康文署設施等地方都配備AED,若想詳細知道AED機的具體位置,可下載「Capheart 急救心」,了解全港所有設有AED機的地點。

 

    「任何仁」的出現,以另一形式向公眾教育AED的重要性和用法,雖然「任何仁」的形象超出大眾的想像,但以「另類」形式令大眾對應急處理有所了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起碼在街頭發生緊急意外時,除了報警外,任何一位行人都有能力進行CPR,使用AED機,協助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在香港,心臟驟停的存活率僅有2.3%,每44宗個案,只有1人可存活至出院,存活率比亞洲其他地區低,反映出香港對於心臟驟停的急救教育不足。

 

        近年坊間愈來愈多急救課程,令大眾更易接觸到急救知識,以便發生意外時救人、自救;甚至有機構舉行急救班,培養員工的急救能力。例如外賣平台Deliveroo與紅十字會合作,為旗下送餐專員推出急救班,以便他們在送餐時可施以援手。外賣車手、步兵在全港各地送餐,當他們兼備急救知識時,有如一個個流動急救站,在救護車到達前可先施予初步的醫療處理。除了機構的急救培訓,紅十字會都有推出急救APP,內有多種意外的處理方法和常見疑難,以便沒有急救知識的人都可以得到指導處理意外。

 

下載方法︰AndroidiOS

 

外賣平台Deliveroo與紅十字會合辦2小時急救班,外賣專員可學到處理哽塞、暈倒、出血、使用AED機等急救知識。

(Deliveroo提供)

送餐專員會配備一個小型急救包,內有基本急救用品,方便隨時施以援手。

(Deliveroo提供)

 

         各式各樣的方法推廣急救文化,目的都是希望人人能夠成為「流動急救站」,隨時施救,所救的不一定是陌生人,當身邊的家人、朋友出現意外,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他們存活下去的關鍵,急救從來都是一件切身的事。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