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 Dining

30/08/2019

The Beauty Inside:460日走過浮華大地,學會旅遊不是逃避而是更看清現實

#Inner Beauty #Travel #背包客 #希臘 #香港 #何文田 #新加坡

  生活在玻璃高樓、水泥叢林中的你,面對工作累積的壓力、都市緊湊的步伐,偶爾會有種想逃出去,遠離繁雜喧鬧的衝動。

 

 

  一個身材嬌小、聲音響亮的女生背著行囊,從自己的家—愛民邨出發,可以去多遠、可以去多久呢?她,梁芷靈Catharine,用460日走過浮華大地,踏遍34個國家,80個城巿,其中還在德國森林度假村當廚師,「廚職背遊」感受不同地方最貼地的文化。

 

 

  第一次背遊要說到她在英國讀書時,認識了許多歐洲的朋友,16、7歲就一人帶著背包遊走世界不同地方,流浪數個月,甚至一年半載。好奇心作崇,「究竟我一個人帶著一個背包,可否去幾百日旅行呢?」就選擇了台灣作為試點,也當是熱身,為460日背遊作好準備。

 

 

  「有些人覺得去旅行是逃避現實,上班很辛苦便去旅行放鬆一下,但是有時去旅行反而令我們面對現實。看見世界各地有許多不同的事在發生,如何將學到的東西帶回自己心愛的地方呢?」在路上她遇上許多世界級「旅遊達人」,例如獨自徒步橫越蒙古的背包客、20多歲就窮遊世界年半的裸辭愛爾蘭銀行家等,背遊一年半載在歐洲是家常便飯,原來我們的「正常」跟別人眼中的「正常」是不一樣。現在去旅行方便得多,機票平、通訊快、搵路易,只在乎我們願不願意跨出第一步,嘗試新的旅行方式。

 

 

  由何文田坐車去新加坡,又由希臘坐車回港,踏遍34個國家,80個城巿,當中最深刻的回憶,是在德國森林渡假村當廚師的日子,認識了敘利亞、法國、德國和巴西的同事,以及來投宿的背包客。「自己住一間樹屋,每星期要烹調幾百人份量的自助餐,在香港打工時從來沒想過自己會用廚師這個身份去賺旅費,又在當時開始撰寫《廚職背遊》,多了專欄作家這個身份。」

 

 

  在新聞上看見敘利亞綿綿戰火,數十萬的人命傷亡,流失家園更多不勝數。她回憶起在德國打工時認識的敘利亞同事,正是逃亡的難民。剛來的時候他完全不懂德文,打開YouTube 播放影片,在難民營學習,幾個月就一口流利的德文,現在可以在德國生活、工作。「在新聞上看見有難民,有戰爭,但切切實實有一個人,有血有肉在我面前,現在成為我的朋友,是非常不同的感覺,其實有許多事跟我們很近,差在我們有沒有踏出去接觸它。」

 

 

  生活是一種選擇,選擇過甚麼樣的生活,過得平庸或者轟烈都由自己掌控。出發之前有句說話很打動她,就是「lf you never go, you’ll never know.」就是說世界有許多可能性,「我現在打算到英國做老闆開店,其實是因為我一個機緣巧合下當上廚師,我才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沒有去過何文田坐車到新加坡,我未必會再有信心行得更遠。」

 

460日的旅行,行裝越輕便越好,Catharine 隨身攜帶朋友在英女皇後花園撿到的四葉草,喻意幸運、旅途順利。

 

  過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期待著週六、日的假期,一刻喘息的空間,看花開花落並不會接觸到這些可能性。先有第一步,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接觸新事物,下一步的步伐就更見清晰,有新的啟發,告訴你可以走一條跟你以往與別不同的路。

 

  她去過旅客都想探秘的異域摩洛哥,每日都是聖誕節的芬蘭,同時也去過那些我們聽了也未必知道在哪的地方: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科索沃、摩爾多瓦……走過浮華大地,看盡各種文化,Catharine 還是會選擇香港為居住的地方。

 

  她誠然曾想過移民,當看到香港特首、高官的家人都持有外國護照,就想去了解究竟移民有多吸引呢?在外地有心愛的人和工作,或是想換個氣候、族群去生活,就只有移民才做到。但是如果移民是為了逃避,這個地方有很多問題就選擇離開,她就覺得去到哪裏都一樣有問題。移民本是沒有問題,問題是抱着一個怎樣的心態。

 

  「我生於香港不等於就要留在這裡生活,關係在於這裏你認識的人,你經歷過的事,有朋友、家人,是這些關係令你繼續喜歡這個地方。即使社會有許多紛爭,我反而覺得要積極去解決問題,不是有問題我就選擇離開。」

 

 

  訪問不久,她便起程到英國開小食店,過後也會回港,回到一直生活的地方—香港。在最後編者問她,覺得10年後香港會是怎樣?「會是一個你外出、乘車不會那麼擠迫,供樓會更加輕鬆,小朋友有快樂的童年,無論你最愛的人是男或是女,你也可以跟他結婚,我希望未來的香港會是這樣。」這個願景相信也道出不少人的心聲,未來的事從來無人知曉,但當生命當中有一件令你有著滿腔熱情的事,就應該去做。人生最遺憾的事,從來不是那些做過而後悔的,而是那些想做卻遲遲沒實行的事。

 

Credits

Photograph/CWing Li, Daren Cheng

Video/Daren Cheng, Tim Ip, Catharine Leung

Video Editing/Tim Ip

Graphic design/YeeChing Lee, Kathy Wan

 

 

12/06/2024

30出頭又怎樣?重新審視家庭、愛情、事業和人際關係,是30歲的重要課題

#Inner Beauty #30歲 #山本文緒 #單身 #etnet30週年特輯 #etnet30 #31歲又怎樣 #Love Philosophy

  稍早前,DIVA編輯小姐告訴我經濟通即將迎來30歲生辰。真的很巧,30這個歲數在我心裏有個非常特別的意義,身邊每有好友步入30歲,我也會給她們送上同一份小禮物。想一想,不如就趁經濟通的大日子,我們一同來分享這份心意!

 

  老實說,我的30歲並沒有很順遂,當時正因家父病逝,我辭掉了工作留在家裏陪伴母親;整整一年,我都在哀痛莫名和省吃省喝的低氣壓之中度過。可幸的是,我當時找到了這一本書——《31歲又怎樣》,作者是已故的直木獎得主山本文緒女士,吸引我的是這一句:「為了遇見31歲更好的妳而寫」。我問自己,來年真的可以變好嗎?

 

我,31歲。

還在猶豫自己究竟是「只有31歲」,還是「已經31歲」。

明明知道「該成熟一點」、「該找個穩定的工作」、「感情也該定下來了」。

可是我一點也不想做決定,31歲又怎樣?

 

  讀到這段簡介,也讓我原地呆住。的確,世界逼使我們成長,到某個歲數若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戀情,人就不淡定了。書裏記載了31個發生於31歲的故事,當中包含了戀愛、工作、婚姻、外遇、家庭、人事,穿插於不同情緒和心理狀態,例如幸福、逃避、妒忌、害怕、無奈等等。當我們以為自己「只有31歲」,似乎尚有任性的資格,旁人卻提醒你「已經31歲」,做任何事情都不可再如此莽撞。

 

  我尤其喜歡書裏一個名為《孤僻》的故事。在大企業上班的31歲女子,每日逼不得己要跟同事打交道,但性格愈來愈孤僻的她寧願戴上耳塞工作,甚至推卻所有無謂的社交,決心斬斷與她無關的一切。

 

  「不喜歡就不喜歡,我從來不曾祈求別人的諒解,我也不是靠大家生活。我只在覺得好笑的時候發笑。想到這個世界這麼簡單,我笑得合不攏嘴。」

 

  是你的寫照嗎?小時候不敢離群,彷彿有同伴才有安全感;到某個年紀,我們竟然開始有了社交潔癖,漸漸想從不必要的人際關係之中抽離。話雖如此,到圈子愈縮愈小,我們心底裏還是有一點不安,反問自己是不是太過孤僻,這樣下去都怕要變成孤獨老人了。

 

  也許《孤僻》只想讓我們反思隨心做自己的可能性,不管你懂或不懂。

 

  《三十一歲》是非常貼題的一個故事。男生的爸爸於49歲時第三度結婚,與先前兩次同樣,娶的女人剛好都是31歲,他問老爸這是故意還是巧合?「你們不覺得三十出頭的女人很棒嗎?漸漸有了主見,做事也果斷,這個年紀既可以重新開始,也可以站在起點上。」老爸真有見地。

 

  人們總說「30歲後時間溜得特別快」,雖然偏離科學,但某程度上我也頗同意這個說法。當我們想做的事情特別多,自然覺得時間不夠用,連同累積而來的閱歷、自信也會讓人閃閃發亮。

 

  無論30歲過得順不順遂,我們也有權利去盼望遇見更好的自己。

 

  31個故事,難以逐一分享,所以我才喜歡把這本書作為朋友們30歲的小禮物,願經濟通和讀者們都能擁有充實難忘的一年。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