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古董投資秘笈 - 費吉
12/11/2019

古代青銅鏡有可「炒」之處嗎?

#Art & Culture #古董 #古董投資 #古董買賣 #古董收藏 #青銅器 #炒賣

  最近一位行家給我電話,叫我有空去他的店舖看一塊特別的唐鏡。古代青銅鏡我買賣過不少,保守估計在一百塊左右,由戰國至唐,唐以後的青銅鏡大部份只是歷史價值高,藝術和市場價值偏低,我從來很少沾手。

 

  青銅鏡起源於約四千年前的齊家文化,從墓葬出土的實物所見,只是鏡面略為抛光,鏡背並沒有紋飾,比較粗糙。此後,青銅鏡的鑄造一直沒有停止過,到唐代達到高峰。

 

A large ‘Moon and Prunus’ bronze mirror, Southern Song

Courtesy: J. J. Lally & Co.

 

  市面上的青銅鏡幾乎全是出土文物,亦因此或多或少都有銅鏽存在,傳世品我沒有見過。

 

  鑑定普通靑銅鏡並不複雜,因為是模鑄,所以花紋大同小異,因此主要是看銅鏽。現代的高仿青銅鏡,花紋已仿到十足,但銅鏽造假,始終存在破綻。

 

  有人認為「黑漆古」、「綠漆古」不算是銅鏽,而稱之為水鏽。無論如何,「黑漆古」、「綠漆古」銅鏡可遇不可求,市場價格亦比「白鏡」、「黑鏡」高得多,這麽多年來我只曾擁有過兩塊,都是小鏡,最後都送了給兩位老師作玩賞之物。

 

漢代銀平脫鏡(大部份銀片已經剝落) Courtesy: J. J. Lally & Co.

 

  除非是特別工藝製造的縷空鏡、金銀平脫鏡、透光鏡等等,普通青銅鏡一直以來的市場價格都不昂貴,價格主要取決於是否頭版、圖案、大小、狀態、外觀,由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是民間收藏家易於負擔的出土文物。最近十年八年,我見過造工精美的新仿金銀平脫鏡,鏡是舊的素身鏡,所以有真銅鏽,金銀平脫是後加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提高售價,但破綻不少,主要是漆、金、銀片看上去太新。

 

  上述行家給我看的原來是直徑二十多公分的龍紋「白鏡」,他說是頭版,我用十倍放大鏡細看,圖案果然是清晣銳利,但我認為頭版之說並非一定準確,因為它亦可能是二版、三版、四版銅鏡。大部份古董商都是這個樣子,圖案稍為清晣便說是頭版,其實他們自己也不清楚。無論如何,狀態、外觀一流、直徑二十多公分的龍紋「白鏡」並不常見,以青銅鏡來說算是一級貨,但我一聽到價錢幾乎即刻掉頭走。

 

  我說太貴,行家批評我已經跟市場脫節,還問我知不知道一塊「五山鏡」可以賣多少錢?

 

  保利去年尾拍賣兩塊「五山鏡」,但兩塊都流拍,因此估值不能作為市場價格的準則。一塊直徑17公分的戰國四山四獸鏡兩年前以400多萬人民幣成交,同樣不能作為市場價格的準則,因為水份太多、人為造價的味道太濃。

 

  普通的青銅鏡,在一般古董店已可見到,但這些青銅鏡只有收藏價值,並沒有投資價值,除非收藏家滿足於十年升値半倍的回報。大價青銅鏡,一般收藏家在市面上見不到,就算見到也可能礙於眼力、財力,不敢落手,那麼如何搞收藏、投資?眼力夠但財力不足,可以藏養藏;即是先購入一些普品,摸熟青銅鏡的市場運作模式和價格,再釋出手頭上的藏品,再以賺到的利潤加上本錢買入一些比較高檔的青銅鏡,藉以提升藏品的質數。大前提是買入的青銅鏡一定是真品!

 

  眼力、財力皆高的收藏家可以直接購入頂級青銅鏡,來源不外乎信譽良好的古董商和拍賣行。在中國大陸,青銅鏡市場炒風熾熱,假貨又多,並不是入貨的好地方。

 

  我始終認為,青銅鏡可以作為投資工具,但長遠來說回報不會太高,而短炒、長炒皆不宜,除非是非常特別的青銅鏡。

 

07/08/2024

「各位觀眾,我係楚原」楚原電影回顧展:選映 26 部作品,見證香港電影的演變與突破

#楚原 #回顧展 #電影節 #鮮浪潮 #鮮浪潮焦點影人 #粵語長片 #經典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Movie #Art & Culture #Artcation

  今時今日,再說楚原(1934-2022),我輩成長階段印象猶深仍是90年代的時裝處境喜劇《卡拉屋企》,楚原叔表現鬼馬,喜感十足,帶動劇情氣氛,原來那時候他才正式轉至幕前演出數年;然後鏡頭一轉,2018年獲頒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一番感人致辭,讓人肅然起敬,提醒大家,楚原本是位電影導演,畢生執導近130齣電影,數量驚人,對香港電影發展貢獻重大,順藤摸瓜,徐克的「錯摸」及王家衛的「角色轉換」也深受其影響。最近鮮浪潮舉辦回顧「各位觀眾,我係楚原」楚原電影回顧展,選映 26 部作品(與4部參考作品),透過分享討論,順道好好給楚原電影風格定義。

 

 

  原名張寶堅的楚原,父親是著名粵劇小生及粵語片演員張活游,1956年投身電影圈,初期以拍攝粵語片為主,也會編劇,看開幕電影《紫色風雨夜》,喜見楚原遺孀眉姨(南紅)現身,並分享她跟楚原在片場玩的經歷,當時秦劍是導演,楚原是副導,縱使去了「玩」,但轉頭給秦劍說得出該轉用哪個鏡頭,記憶力驚人,不久秦劍便讓楚原升任導演,繼續發揮所長。

 

 

  《紫色風雨夜》(1968)是套嚴肅文藝片,引導藝術創作與商業市場的關係討論,反映楚原「尋找自我」的創作思考,但不失娛樂元素,找來蕭芳芳及曾江代表Swinging Sixties,配謝賢跟南紅自50年代開始的「情侶檔」,描繪兩女一男的三角戀,而電影中兩場大型歌舞,有點像《紅菱艷》(The Red Shoes, 1948),楚原喜歡看不同類型的電影,也看得多,融合實景與廠景,把歌舞活學活用「挪移」到自己電影裏,跟希治閣式在片頭自我介紹一樣,突破當時既定的香港電影風格。

 

 

  由此可見,回顧展選片也多元,反映楚原電影題材豐富多樣——嚴肅及通俗文藝片、喜劇片、懸疑片、歌舞片、俠盜偵探片,甚至寫實家庭倫理片等無不涉及並嘗試突破「傳統框架」。時代因素所致,楚原從粵語片過渡到國語片、武俠片,一度跟李翰祥、胡金銓、張徹合稱「四大帥」(或「邵氏四大導演」),再到粵語港產片(包括梅艷芳、張國榮主演的《偶然》、梅艷芳的《公子多情》),事業數度起落,見證香港電影業的興衰與演變。

 

 

  楚原名作如《七十二家房客》、《可憐天下父母心》、《玉女添丁》、《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楚留香》及《白玉老虎》等,印證楚原多元導演功架,但我另選了妙趣橫生、調度豐富好有喜劇pitch、南紅喜感滿滿演出的《糊塗太太》(1964),與夾雜希治閣與melodrama又結構完整的《冬戀》(1968,依達原著),一面鏡子讓人想起Jean Cocteau的《Orpheus》,照出「轉換」——1968年雖已是粵語片越趨式微的一年,但楚原仍然交出三部出色作品(《冬戀》、《紫色風雨夜》及《玉女添丁》),足證訊息含金量高之餘,也說明楚原真箇看了很多外國電影類型。

 

 

  「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能而悔恨,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楚原憑藉其執導的各類型電影,注入個人色彩,印證其才情巧思及志向,正如他說,「明天總比昨天好」——但沒有昨天的好,哪來明天豐碩的果實——所以,儘管各自面對時代矛盾及磨蹭,各位觀眾,不妨感謝楚原。

 

 

「各位觀眾,我係楚原」楚原電影回顧展

日期:26/7-18/8/2024

戲院:百老匯電影中心

購票: https://www.cinema.com.hk/tc/movie/special/37?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Very Peri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est #北宋汝窯器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