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古董投資秘笈 - 費吉
01/12/2015

大哥仁的不傳之秘

#Art & Culture

     前一陣子看完佳士得的預展後,肚子有些餓,但又不想光顧會展昂貴的餐廳,於是乘的士去到上環華樂冰室飲下午茶。

 

     參觀預展我喜歡自己一個人去,可以靜心欣賞珍品,不受騒擾。幾年前一個美女跟我說她從未參觀過拍賣預展,問我可不可以帶她去見識一番。我倆去到預展會場後,相熟的跟不相熟的行家、收藏家都跑來跟她搭訕,弄到我們甚麼都看不成,白白浪費了一個下午。

 

     去到華樂冰室坐下不久,一個口沒遮攔的行家走進來,大刺刺地坐在我的座位對面,叫我請他飲下午茶。

 

     請他飲下午茶所費無幾,但此人的話匣子一打開便口沫橫飛,說個沒完沒了。

宋代  定窰童子枕  日本美術館藏

     「嘿,你老知不知道大哥仁最近好大手筆,花了一億買了一間只有五年歷史的東京拍賣行,加入混水摸魚的行列?」他一臉不屑地道。

 

     「不知道。」我沒好氣地回答。

 

     「嘿嘿,一個烹茶掃地出身的小廝,幾十年間水鬼升城隍,做到一間拍賣行的老闆,靠的是甚麼?」他問。

 

     「靠的是甚麼?英雄莫問出處,你又無謂眼紅別人的成就啦。」我答道。

 

     「嘿嘿,他是英雄?大哥仁現在很吃香,在國內大班徒子徒孫跟出跟入,習老師前習老師後親熱地叫,卻不知此人盡是呃神騙鬼的把戲,在古董界臭名遠播,大陸人真是瞎了眼!」

 

     「真的嗎?這個我倒不知道。」我答道。

 

     「誰說不是,遠的不說,最近他的外甥在美國用幾萬美金在邦瀚斯拍了一件乾隆粉彩筆山,拿到老牌英國拍賣行出貨,拍賣行竟然將它放上封面作重點推介,最終以差不多一千萬港幣拍出,小小一只乾隆粉彩筆山有甚麽特別,拍賣行竟然重點推介,當然是大哥仁跟拍賣行『打龍通』,齊齊劏客啦!」他續道。

 

     我逗他說話,接口道:「這是你的陰謀論,堂堂一間老字號,不會串同古董商劏客罷?」

 

     他愈說興致愈好,口沫橫飛的道:「你老有所不知,拍賣行串同古董商劏客,也不是新鮮事物,其實,這樣子劏客也不算最離譜,起碼貨是真貨,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釣,比這個更離譜的劏客技倆,嘿,你知道是甚麽?」

 

     「甚麽?」我忙問。

 

     「大哥仁是定窰專家,不是說他的學術成就,而是說他是賣假定窰的專家,哈哈哈!」他道。

 

     「你別瞎扯啦,難道他的假定窰可以過到『熱釋光分析』這一關?」我沒好氣的道。

 

     「嘿嘿,我幹麼瞎扯?你老見過成雙成對的定窰持笛、吹笛牧童未?」他問。

 

     「我倒沒見過。」我接口道。

 

     「著,何止定窰持笛、吹笛牧童你老沒見過,還有定窰釋迦佛、阿難尊者、迦葉尊者、一對對不同型態的童子枕、婦人枕你老都沒見過,對不對?」他得意忘形的問。

 

     「沒見過並不表示世上沒有,或者大哥仁發掘了一個宋代定窰窰址,又或者發掘了一個宋代大墓,內裏全是定窰海內外孤品也說不定,誰知?」我答道。

 

     「嘿,你老心存厚道,怪不得你吃得開。我聽說大哥仁串同牛記鬼妹出術,送從其他定窰殘片鑽取的樣本到英國做『熱釋光分析』,代替從那些海內外孤品鑽取的樣本,不知是真是假?」他續道。

 

     「不知便不要亂說,這是很嚴重的指控。」我不耐煩的道。

 

     「本來大哥仁賣假定窰劏客,神不知,鬼不覺,但雞蛋那麼密都孵出雞仔,收藏家竟然找一個中國大陸的『紙上磚家』寫論文,之後出版了一本精美圖錄,行家瞧見,無不嘩然,有些『拍案叫絕』,有些嗤之以鼻!」他一臉不屑的道。

 

     「不是我眼紅別人揾大錢,我問過幾個老外大行家,他們瞧見定窰海內外孤品的圖片,只是微笑,這就不言而喻。大哥仁高明的地方就是賣給同一個收藏家的貨不是全假,而是有真有假;他也不是一下子出貨,而是分十年八年慢慢出貨,以免引起懷疑,真高招!」他意猶未盡的道。

 

     我看看手表,原來已經差不多下午六點。一頓下午茶吃了差不多兩個小時,華樂亦要上鋪,我唯有埋單走人。

 

27/06/2024

港樂《漂泊的荷蘭人》及《歡送梵志登音樂會》:一段旅程的結束便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音樂會 #香港管弦樂團 #梵志登 #歌劇音樂會 #Art & Culture

圖片來源:IG@hkphilharmonic

 

  假若沒有目標和終點,人們還會否願意去冒險?開展了一段旅程的人都往著自己目的地進發,他們也或許是相信著某一個遙遠的傳說,而為了印證它是真實存在的,才讓自己編寫這一個漂泊的冒險故事。開展或結束一段旅程都需要一份勇氣,知道在甚麼時候需要休息和停歇、知道在甚麼時候需要全速前進,一段旅程的結束是象徵著另外一段旅程的開始。在我們找到了目標以後的旅程,才是屬於一次華麗的冒險。由梵志登指揮的香港管弦樂團在過去的兩個星期於香港文化中心,分別為觀眾帶來華格納的著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及擔任香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歌劇音樂會:梵志登 | 漂泊的荷蘭人

 

圖片來源:IG@hkphilharmonic

 

  荷蘭指揮家梵志登以《漂泊的荷蘭人》作為卸任前指揮的最後一齣歌劇,或許亦代表了他在香港管弦樂團的十二年光景。《漂泊的荷蘭人》以德國詩人海涅的故事作為靈感,在劇中描述一艘受到詛咒在海上漂流的船隻,最後因為船長荷蘭人獲得了堅貞的愛情而得到解脫。歌唱家在沒有服裝和佈景下,以涵蘊著不同情緒的歌聲呈現在船上的爭執和牽絆。香港管弦樂團在第一幕中,以一種利用布料之間的摩擦模仿風聲的樂器「風機」,來重現了海上驚濤駭浪的氣氛。由低男中音梅力根(Brian Mulligan)演繹的荷蘭人結合了渾厚的聲線與紅通的臉孔,反映出角色承受著厄運的激動和沮喪情緒。雖然這一場演出並不屬於華格納所提倡的整體藝術(Gesamtkunstwerk)概念,然而在沒有華麗的佈置和服裝下,香港管弦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荷蘭廣播合唱團、各位歌唱家與指揮之間的合作讓觀眾體驗到雨後的美景。

 

歡送梵志登音樂會

 

  《歡送梵志登音樂會》以作曲家龐樂思(OZNO)為了這一場音樂會創作的開場曲《龍之因子》 作為序幕,梵志登在場刊中寫道:「一路走來,是你們每一位觀眾陪伴我踏上這趟非凡旅程,共同分享了偉大音樂所帶來的深厚的喜悅。」香港管弦樂團接連演出了由觀眾所投票挑選的曲目,如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交響曲:第三樂章》及蕭斯達高維契的《第九交響曲:第一樂章》等,並在最後以帶有勝利氣氛的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第四樂章》作為結尾,彷彿呼應著此次音樂會的歡送主題。

 

  梵志登在2024/25樂季仍然會為觀眾指揮一系列的音樂會如《梵志登與牛牛》、《梵志登與赫德里希》及《梵志登與約臣兄弟》等,就像是《漂泊的荷蘭人》的故事一般,在一段旅程結束了以後,將會以一個全新的面貌踏上另一個旅途。人們在旅途中遇上不同的人,曾經一起走過的足跡都無法被磨滅。即使地上的痕跡消失了,我們的身影也會在別人的記憶裏迴盪。

 

節目詳情

 

歌劇音樂會:梵志登 | 漂泊的荷蘭人

2024年6月21日(星期五)7:30pm

2024年6月23日(星期日)3:00pm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https://www.hkphil.org/tc/concert/opera-in-concert-jaap-the-flying-dutchman

 

歡送梵志登音樂會

2024年6月25日(星期二)8:00pm

2024年6月26日(星期三)8:00pm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https://www.hkphil.org/tc/concert/farewell-to-our-music-director

 

香港管弦樂團 2024/25 樂季套票預訂:

https://www.hkphil.org/tc/what-s-on/2024-25-season/programmes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