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一分鐘閱讀 - 李怡
10/06/2016

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

#Reading

  前文談到英國經濟學家修馬克的一段話,現介紹一下修馬克在40多年前出版的書《小即是美》。

 

  修馬克1911年生於德國,1930年以羅德學者身份到英國,於牛津大學研習經濟學。稍後,這位22歲年輕人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授經濟學。

 

  由於對只有理論而無實際經驗的學術界有所不滿,修馬克毅然投身商界、農界及報界,二次大戰期間,他重回英國牛津大學,繼續以往的學術生涯,在1946至1950年間擔任英國駐德國管制委員會的經濟顧問。往後幾年,他針對農村發展問題的建議更是被許多外國政府視為徵詢學習的目標。修馬克於1974年獲頒勛爵,1977年逝世。

 

  《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於1973年出版,初版時沒有受到注意,銷售量非常一般,但每一季都有穩定的成長,終於十多年後,這本書及其瑯瑯上口的書名變成家喻戶曉。不同國家數不清的人們被這本書深深啟發,對其主要觀點印象深刻,而有意在他們自己的家鄉或工作地點多盡心力。

 

  《小即是美》這本書指出:對於人生來說,工作有3個關鍵功能:一是給人們提供一個發揮和提高自身才能的機會;二是通過和別人一起共事來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識;三是提供生存所需的產品和服務。

 

  大多數人,都認同上述第三種功能,即為了生存,我們需要金錢去購買產品和服務,而工作就能為我們帶來金錢。但實際上,上述三功能中的第一、第二功能也很重要,即使不比第三功能重要,至少也一般重要。

 

  如果沒有發揮和提高自身才能的機會,那不會是好工作,不會是你樂於去做的工作。你會乏味地重複指定的動作,而不具有任何挑戰性。

 

  如果只是單獨去做,而沒有與人一起共事,那麼這種工作也會讓你越做越自我中心,感到孤獨、寂寞。儘管世界上有些工作是孤獨的,比如寫作,但因有讀者的回應,所以也不是與世隔離的工作。

 

  修馬克論證,人類整個生活所犯的主要錯誤,就在我們繼續虛耗無可復原的自然界資源,並將它成為我們經濟增長和收入的方法。在一片機械化及「移動資本」以追逐更廉價勞力成本的時代,在鼓吹充份就業聲中,修馬克提出了唯一的另類選擇,就是「可持續發展」。這不是一本講環境保育的書,而是一本經濟學的書!現代社會鼓勵消費,追求無止境的經濟成長,而《小即是美》提出不同的經濟觀,修馬克在這個領域的觀念是一項新的權威。

 

  在眾生喧嘩的經濟學領域中,我們習慣接受許多討論解決貧富差距及發展均衡社會的聲音,抽離了人性,經濟學者用慣有的冰冷聲調討論著社會的經濟現狀。

 

  修馬克以他深厚的經濟學涵養為基礎,從獨特又精闢的觀點切入,鋪展出全然不同的宗教與人文視角,透視了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困境,並提出有效的思路解決問題: 揮別對巨大企業的崇拜迷思,讓小規模發揮大能量! 

 

  這是一部充滿生存力及原創力的作品。是「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不錯,要把人當回事,而不是把人當成一顆小小的螺絲釘……精密的分工,早已把人切成碎片,人們賺到了錢卻失去作為一個人的「整體感」。

 

  修馬克指出未來世界的出路,是要把我們的工作,消費,回歸到成就身為一個人類該有的責任與價值。「綠色經濟」將不只是救地球的特效藥,更是「工作使人完整」的康莊大道。

 

  台灣翻譯這本書時加了個副題:「M型社會的出路」。M型社會,是日本趨勢學家大前研一提出的概念,是描述日本社會由原來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頭大、中產階級逐漸消失的社會。這個概念也被形容為台灣與香港等地的社會現況。實行小而美的經濟,鼓勵社會對於工作,除了追求生存所需的功能之外,也要兼顧發展自我和與人共事這兩個克服自我中心功能,從而改變兩頭大而中產消失的趨勢。

 

  這是一部充滿生存力及原創力的作品。副標題是「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直指經濟學的核心問題。作者修馬克在40年前所寫的每件事今天看來仍一樣適切,而當代經濟學者及政治人物仍舊一如既往地拒絕將它列入考慮事項。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小即是美》

作者:修馬克

由   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02/08/2024

3本關於巴黎的讀物,感受一席流動的、過期的、疲累的巴黎饗宴

#Reading #閱讀 #巴黎 #巴黎侍者 #巴黎記 #流動的饗宴 #于堅 #Art #艾德華.奇索姆 #海明威

  2024年的奧運會,讓本就發光的巴黎繼續成為焦點。關於巴黎,我們總是有不同的想像——從轉角處飄來的咖啡香味、塞納河畔的夕陽西下,還有那酒館中的男男女女,左手拿著酒杯、口裡叼著香煙,歡聲笑談著……

 

  巴黎,是一座不少人都嚮往的城市,那裡溫存著一顆老靈魂,如旋轉木馬般閃過世間的浮華與美好。海明威曾在《流動的饗宴》中如此描述巴黎——「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除了親身感受巴黎的笑與淚,不如也沉浸在文字中,從作家們的視覺出發,探一探這座流動的城!

 

圖片來源:Unsplash

 

《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

 

 

  《流動的饗宴》是海明威的一本回憶錄,回憶三十年前的自己,坐在巴黎街頭的咖啡廳初嘗作家生活;回憶與第一任妻子在巴黎度過的歲月;回憶曾經那段很窮卻很快樂的日子……回憶總會因為回到一個地方而忽然被勾起,甜的、哭的、酸的、辣的均不自覺浮現在腦海裡,帶點模糊,卻又無比真實,就如海明威最後寫下的遺憾:「後來,火車沿木柴堆開進車站,我又看見了站在月台上的太太。這時我心想:我多希望在我只愛她一個人時就死去。」

 

《巴黎記》

于堅

 

 

  《巴黎記》是中國詩人于堅到巴黎的朝聖之作。書裡那句「到巴黎去,這是一種世界性的欲望。」的描寫,直白的勾勒出他也如大夥般,帶著滿滿的幻想來到巴黎。本以為巴黎與其他大都市一樣,是璀璨的,是未來的,卻發現巴黎是不動的、是老舊的。他形容巴黎是過期的——這個世界沒有哪座城市會像巴黎一樣,崇尚19世紀的「過時而致命」的美學,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出如此濃烈的「過期」味:「過期的宴會、過期的地下道、過期的電線桿子、過期的牆壁、過期的情人、過期的柱子、過期的表白、過期的牆垛、過期的劇本、過期的臺階、過期的座位、過期的雨篷、過期的孤獨和憂鬱」。而他所感受到的「過期」味也是巴黎在新與舊之間的互補與融合,它沒有盲目的跟隨,而是神秘而又獨立的延續過去與未來。

 

《巴黎侍者》

艾德華.奇索姆

 

 

  英國作家艾德華.奇索姆(Edward Chisholm)筆下的《巴黎侍者》則帶觀者以另一個視覺看待巴黎這座城,潛進巴黎的餐廳,看形形色色的人間過客。經歷金融海嘯的衝擊下,艾德華帶著期待從倫敦來到巴黎,然而巴黎並沒有給他一個夢舞台,看著存款即將見底,他只能和許多人一樣,到餐廳端盤子。「這是一種深入體驗巴黎、遠離同鄉、自學法語的方法,如今回想,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證明的方式,我能掌控人生,當自己故事裡的主角,而不是金融危機中的被動受災戶。」在艾德華的筆下,那疲累、黑暗、危險也是巴黎的一面,他的故事不僅是他的故事,還是某一代人的縮影。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Very Peri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est #北宋汝窯器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