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時裝延想 - Nadia Tang
26/04/2016

日本的古典文學時尚

#Art & Culture

  在京都待了個多星期,該去的寺廟,神社、展覽館幾乎都一一遊遍,感嘆日本人保留傳統的那份用心,自是不須多言,在眾多景點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莫過於宇治的「源氏物語博物館」。在旅遊書稍為看了一下簡介,得知日本有過極為輝煌的文化盛世,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平安時代,而《源氏物語》正於這個世代而生。於是出發去博物館前略做了一點資料搜集,發覺這部古典文學作品與中國《紅樓夢》竟有一點相似,充滿古典藝術之美,好奇的思緒一旦被打開,靈感便源源不絕。

  《源氏物語》由紫式部所著,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故事主角為天皇桐壺帝之子,因天皇不希望他捲入宮廷鬥爭,因此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又因其予人光明燦爛之感,故美稱為光源氏。整部作品共有十帖,以圍繞著他和一系列女子的愛情展開,描寫風花雪月的浪漫愛情,以及優雅浮華的貴族生活。光源氏終身都在追求如自己母親一般的理想女性,後來尋尋覓覓,痛苦不堪,在經歷世事後遁入空門,出家為僧。

  日本的平安時代,王朝貴族文化濫觴,四季幻變,人言物語,一顰一笑,無不充斥著古典的藝術的美。平安時代貴族女性們所穿著的十二單,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專屬禮服。「衣服要交疊穿著到十二分」,所指的是「超越十分般地足夠」,穿搭在身上的服裝重量越重,便愈華美,有傳言說最重還達至10公斤,並需因應季節而搭配上美豔色調,彼此間各個相互爭奇鬥艷。妝容方面,則需畫上紅白鮮明的艷妝,戴上長髮下垂的假髮,據說頭髮長度平均都在3米以上。而貴族男子就有狩衣、束帶、衣冠、直衣等種種名目,後面還有一條拖地的 「長裾」,最長可達5米。這樣華麗卻誇張厚重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了現代的日本。例如日本現代女性最正式的禮服──大振袖,各種基本配件就不下十五件,衣服從裡到外有四層之多,基本相當於一套簡化版的十二單,而重量也達到8公斤左右……

  這樣的傳統到了現在自是不可接受,但所有演變都基於歷史、時代變遷,日本人對細節的講究,對任何事情都力求完美,正正因為他們的過去,哪怕是一個小細節,日本人都會匪夷所思的做出別致的情調來。日本語中,有個詞語叫「物哀」,描寫一種哀傷的情調。這個島國地方狹小,時常受到天災及周圍等威脅,所以對於任何事,他們都會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到盡量完美,他們這樣的一個民族,精神強大得令人敬佩。最近發生的地震很可怕,希望他們可以儘快重新振作,繼續把最好的一面向這個世界展示。

 

12/07/2024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法國百年時尚》:華麗外衣下的法國文化、歷史與意識形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Art & Culture #服飾展覽 #法國百年時尚 #法國文化 #法國 #展覽 #Artcation

    在電影《俊俏誘情人》(Bel Ami)中,有一句這樣的對白:「在巴黎,寧可沒有床,也不能沒有禮服。」可見,禮服於巴黎人心中,不僅僅是一件服飾,還像徵著更多。


    繼「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特別展覽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再次為另一個關於時尚的特別展覽拉開了帷幕。「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由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合主辦,亦是巴黎博物館最全面的法國歷史服飾收藏首次於亞洲亮相,涵蓋近400件十八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華麗精美的法國服裝、珠寶與配飾。

 

展覽現場


    展覽分為五個部分,「絢麗宮廷」(1770 – 1790年)、「理性與感性」(1810 – 1830年)、「傳統與創新」(1850 – 1860 年)、「雍容華貴」(1880年)和「美好年代」(1890 – 1910年),按時序回顧1770年至1910年代的法國男女服飾的歷史。

 

展覽現場


    以十八世紀的法國宮廷禮服為主的展區「絢麗宮廷」,展示了當時宮廷服飾的奢華和雍容,帶著強烈的階級和地位。服飾充滿著細節,宮廷男裝更有設計師和刺繡師專門為其進行刺繡裝飾;而當時流行的宮廷女裝則多以柔和的色調為主,如粉色,綴以蕾絲、絲帶和花卉。而展區「理性與感性」則展示了法國服飾與歷史之間的緊緊相扣。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帶來了審美取向的變革,由當初富麗堂皇的宮廷服飾轉變為樸素、低調的風格。直到拿破崙·波拿巴上任後,華麗的宮廷服飾捲土重來,此時出現充滿古典主義的高腰裙、泡泡袖、緊身胸衣等代表性服飾,而緊身胸衣所塑造的細腰也成為了當時女性所追求的輪廓。

 

法式女士禮服
法國,約1770年
絲綢
路易.威登協助購藏,2015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 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套裝(法式男士禮服:外套、馬褲、背心)
法國,約1785‒1790年
絲綢、棉、金屬
1890年購藏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6081.ABC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在展區「傳統與創新」中,可以看到「鋼箍裙撐」的出現,這使裙子重量大大減輕,而這股熱潮更延伸到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十九世紀晚期的禮儀,女士們每天需要更衣數次,以配合不同的場合和社交禮儀。在展區「雍容華貴」中,還可以看見有「高級訂製時裝之父」之稱的查爾斯.弗雷德里克.沃斯的設計。

 

裙撐
或為法國,約1860年
棉、金屬
由法國服裝藝術聯盟存入,1995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UF 92-010-6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長裙
查爾斯.弗雷德里克.沃斯(1825‒1895年)
法國,約1885年
絲綢、鯨骨
富蘭克林.戈登.德克斯特夫人捐贈,1920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22014.E.1-2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整個展覽,除了代表著身份地位的華麗禮服外,還有一樣東西貫穿其中——就是緊身胸衣。中國古代有纏足文化,為的是「三寸金蓮」;而法國想必就是緊身胸衣。它既是美麗的象徵,也是代表著痛苦,女士們追求的纖纖細腰也伴隨著呼吸的困難。在一系列服飾旁,還可以看見一些扇子,以及隨身佩戴的香料盒,為的就是透過內力的香料從而達到提神的功效。展覽所展出的不僅僅是服飾珠寶的設計,而這些服飾背後,還反映了整個年代、世紀的歷史、文化與意識形態。

 

緊身胸衣
或為法國,1865 年
棉、鯨骨
由法國服裝藝術聯盟存入,1995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UF 70-22-2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戒指、香料盒
或為日內瓦,約 1840 年
金、琺瑯
艾伯特.金夫人遺贈,1966 年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40895
©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攝影:尚.托朗斯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

日期:即日起至10月14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門票:請查詢官網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